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除了HTC,這家半導體公司也是「死」在王雪紅手上

除了HTC,這家半導體公司也是「死」在王雪紅手上

來源:內容由半導體行業觀察整理,謝謝。

昨日,HTC將其旗下的手機部門作價11億美元賣給谷歌的公司引起了網友的廣泛討論。作為智能手機的開荒者,HTC起了個大早卻趕了個晚集,這種將一手好牌打爛的做法,實在是另廣大網友惋惜。但其實你翻開HTC當家王雪紅的履歷了,發現死在她手下的還有一家半導體公司,那就是威盛電子。

曾是全球最大的主機板晶元組設計公司

威盛成立於1992年,是台灣的集成電路設計公司,主要生產主板的晶元組、中央處理器(CPU)以及繪圖晶元。曾經是世界上最大的獨立主板晶元組設計公司。身為一家無廠半導體公司(fabless),VIA主要在研究與發展他的晶元組,然後將晶圓製造外包給晶圓廠進行(例如台積電)。

1999年起陸續併購美國國家半導體旗下的Cyrix X86處理器部門、IDT處理器公司及S3 Graphics,跨入X86處理器及晶片組市場,公司長期聚焦在處理器、晶片組,以及嵌入式平台解決方面各項核心技術的研發。2000年,威盛的南北橋晶元組挑戰Intel,結果成功拿下全球市佔率一半,在台灣股市創下629元的天價,市值高達1兆8千多億,還有「台灣Intel」的稱號。

2000年收購IC Ensemble Inc.後,開始研發音效晶元。2001年,威盛訂出的迦南計劃(Project Canaan),兵分四路,進軍光存儲晶元、繪圖晶元、CPU與網路晶元,並且收購S3 Graphics的圖形部門。

2002年,威盛收購LSI Logic的CDMA2000設計部門,從而創建威睿電通有限公司(VIA Telecom)。到了2004年,VIA開始Isaiah處理器的研發工作。

談一下威盛的X86授權。

我們知道,Intel曾經將X86授權曾經給過很多很多廠商,然而這些廠商基本都不存在或者完全轉行了。除了AMD,也就只剩下VIA仍然在市場遊走。Intel對此咬牙切齒,曾經數次對VIA施加壓力,試圖讓其停止開發X86處理器(SIS也有了X86授權,但是沒有繼續開發,所以Intel當時在晶元組授權上百般為難VIA,卻對SIS十分開放),但是VIA卻始終沒有停止腳步。從VIA C3,C7再到Nano,VIA一直試圖殺入普通民用市場,並且有所斬獲。請注意,這些架構均為VIA自主研發,並非找Intel,AMD或者別的哪家購買的現成方案。

但2007年,VIA因新一代Intel授權無法順利獲取,決定放棄毛利低且成熟的晶元組事業,轉而聚焦於自家處理器平台,生產支持C7的晶元組。原有的三個事業部再度縮減為兩個。

晶元組無需說太多,VIA畢竟曾經是世界市佔率第一的晶元組廠商。即使到了今天輝煌不再(現在的主板晶元組,嚴格意義已經只剩下南橋了,更別提SOC化),但是其仍然能夠給自家的CPU適配自己研發的晶元組。這個優勢無疑是巨大的,因為這意味著,不必在一些問題上,受制於人。

GPU也攻城無果

上面我們提到,威盛的GPU,靠的是當年收了S3 Graphics。S3 Graphics的研發工作早早就在大陸紮根,Chrome 400/500系列就是大陸和美國的研發部門合作完成的。至於最新方面嘛……S3這幾年招人,都只在大陸招了。

國產的GPU方面,除了S3 Graphics,還有JM5400.JM5400因為沒有實際測評,所以性能不明。但是鑒於其走的居然還是PCI匯流排,我並不是很看好。至於S3 Graphics的產品,一向是能夠和同期A和N的中低端產品競爭的。從DeltaChrome S8到S18,再到S27以及440GTX/540GTX,其性能一直都還算過得去。當然,有一個共同特點,那就是功耗很低。相信如果把流處理器堆上去,也是大有可為。

S3 Graphics在Chrome 5400E之後一直沉寂,但是其一直在招人。而且一款前不久剛剛曝光的國產手機GPU——ZX5880,用的GPU,應該就是S3 Graphics研發的。

至此,我們不難發現,VIA並沒有指令集不能夠發展的問題(否則那些SSE2SSE3SSE4.1什麼的怎麼塞進去的呢)。當然,可能有人質疑AVX的問題,我發的圖中,是基於09年發布的Nano3000的架構。沒有AVX也很正常吧),也不會說被人扼住喉嚨(看看新聞,不難發現,Intel巴不得立刻就把那個X86收回來,然而它根本做不到)。其設計方案,為VIA自主研發(VIA的架構都是自己研發並且測試的,並非購買的別家設計方案。現在ARM的Cortex方案,就屬於直接買的那種。VIA這個很明顯不是),而且性能並非太差勁。

最重要的是,威盛具有自主研發GPU和晶元組的能力,同時自己也有CDMA(威睿電通),USB晶元(VIA VT6202,VIA VL805等),音效卡(VT1708,VT2021,VT1828S,VT1723等),網卡(VT6656,VT6103等)等多種外圍晶元的能力。VIA有能力為自己的平台適配絕大多數的外圍晶元,能做到這點的廠商,全世界是幾乎沒有的。

在這種情況下,威盛無疑是很適合作為自主可控平台的一個很不錯的選擇。王雪紅本人,也是相當可靠。而且「威盛中國芯」之名,當年也是很響亮的。

被Intel聯合絞殺,威盛黯然退出主舞台

王雪紅與巨人英特爾的戰爭,在對手以處理器搭晶片組聯合銷售策略,全面封殺威盛,逼著主機板廠們不得不「西瓜偎大邊」,再加上侵權官司的焦土戰夏,最後以失敗收場。

前面提到,Cher(王雪紅)還推出了迦南計劃,想要多角化翻身,把人才與賺錢部門切割出去,分散資源的結果,不但沒救起威盛,反而導致股價慘跌,背上了坑殺散戶的罵名。資深半導體同業說。

正因威盛的股價重挫,市場又一面倒的批評她,分割賺錢單位就是坑殺小股東,讓一向最重視小股東權益的王永慶,生前甚至還痛罵王雪紅不照顧小股東權益,相當不好。

回頭細看,在台灣商業史上,威盛電子是眾多因過度擴張而飽嘗苦果的企業之一。

一九九九年,獨霸全球晶片市場的英特爾,大意犯下一連串錯誤,威盛趁勢推出PC 133晶片組,橫掃四成市場佔有率,躍升為全球第二大晶片組製造商。

一炮而紅的威盛,順勢擴張,將觸角延伸到手機、光儲存、網路晶片等事業,員工人數瞬間增加三倍。

好景不常,侵權、竊取商業機密官司接踵而來,威盛連續兩年共虧損六十六億台幣,從此盛況難再。

量化分析的結果顯示,威盛由盛轉衰的1999~2005年間,威盛在美國被告時間與系爭專利最早優先權年平均相差高達13年;也就是說,大部分的專利訴訟中,威盛為了公司上市前、甚至公司成立之前就已存在的專利被告。

與Intel間知名訴訟(劉志明,2012)的系爭專利的最早優先權年也早在1991~1994,此時點威盛手邊也僅有個位數專利。威盛被成立前或成立初期已存在的專利所束縛,顯見威盛為此技術領域的技術追隨者。這些平均13年前的專利就像威盛出生前就已背負的原罪,無論如何都無法迴避。由此可看出,對技術追隨者而言,一開始所處的環境就是非常不利的;尤其威盛等大部分台灣公司仰賴外國市場,到了對手的地盤,台灣政府幾乎不能提供任何保護。

威盛不過面臨約30件專利相關訴訟就已遍體鱗傷。

現在的威盛電子抱上了上海政府大腿,成立了兆芯。因為有X86相關授權,國家給了一筆錢。對威盛來說,這應該也是個不錯的結局了。

因此對一個企業來說,如何把握好自己的專利,是發展的根基,這也是值得國內同行深思的。

今天是《半導體行業觀察》為您分享的第1403期內容,歡迎關注。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半導體行業觀察 的精彩文章:

台積電獨佔尖端製程,40nm以下營收遙遙領先競爭對手
Kirin 970引入HiAI,十年人工智慧研究的厚積薄發
多次求購Lattice無果,中國半導體海外併購大門或正式關上
延續摩爾定律,得依賴這八大技術
Nvidia擅於訓練,Xilinx和Intel長於推斷,誰會成為AI晶元大贏家?

TAG:半導體行業觀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