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游有識人之明——日習論語第131天
雍也篇第十二
點擊在線收聽語音版
原 文
子游為武城宰。子曰:「女得人焉爾乎?」曰:「有澹臺滅明者,行不由徑,非公事,未嘗至於偃之室也。」
注 釋
武城:魯國的小城邑,在今山東費縣境內。
焉爾乎:語氣助詞,表示疑問。
澹臺滅明:姓澹臺名滅明,字子羽,武城人,孔子弟子。
徑:小路。
偃:姓言,名偃,字子游,亦稱「言游」、「叔氏」,春秋末吳國人,孔子著名弟子,「孔門十哲」之一。曾為武城宰(縣令)。
義 釋
《四書集注》:非公事不見邑宰,則其有以自守,而無枉己殉人之私可見矣。楊氏曰:「為政以人才為先,故孔子以得人為問。如滅明者,觀其二事之小,而其正大之情可見矣。後世有不由徑者,人必以為迂;不至其室,人必以為簡。非孔氏之徒,其孰能知而取之?」愚謂持身以滅明為法,則無苟賤之羞;取人以子游為法,則無邪媚之惑。
《四書蕅益解》:卓吾雲。真能得人。
《論語新解》:行不由徑:徑,小路可以捷至者。滅明不從。非公事未嘗至於偃之室也:偃,子游名。滅明從不以私事至。即此兩事,其人之品格心地可知。
今 譯
子游擔任武城的邑宰。孔子問:「你在當地有沒有發掘到人才呢?」子游答道:「有個叫澹臺滅明的人,他不走小路捷徑,如果不是為了公事,從來不到我這裡來。」
主 旨
子游有識人之明。
引 述
人與人之間,最好保持安全距離。因為害人之心不可有,而防人之心卻不可無。過分沒有距離,實際上就是分出距離的開始。這種物極必反的道理,千古不移。
為人民服務,不能只靠自己一個人,必須找到三五個得力幫手,組成有效的核心團隊。孔子問子游,有沒有發現人才?便是關心他能不能知人善任。
澹臺滅明這個人,做人做事都很有分寸。循規蹈矩,不喜歡走門路、拉關係,所以子游很賞識他。而孔子也從子游的答案中,相信子游有知人的能力,可以放心。
生 活 智 慧
(一)發現人才、善用人才,是身為主管的人,最為重要的工作。把舞台築好,讓好角色發揮長才,好好表演,這才是好主管。
(二)知人很難,必須從平日的言行舉止當中,仔細觀察,用心判斷。最要緊的,還是自己的評核標準,必須正確。
(三)主管的用人標準,決定領導的效果。有什麼樣的標準,就會產生什麼樣的關係,這是領導人自己必須承擔的後果。
建 議
培養知人的能力,建立自己的人際關係標準,並且從實踐中體會,逐漸加以修正。
別 裁
子游為孔子弟子,少孔子四十五歲,姓言名偃。他出去做官,在武城這個地方為「宰」——首長。回來看老師,孔子問他在地方上得到人才沒有?講到這句話要注意,從歷史可以看出,中國古代非常重視對後輩的培養。尤其在漢唐,對地方的人才,都經過慎重的選拔,並且視選才為重要工作之一。所以子游這個學生來看他,孔子的第一句話,就問他在地方上發掘到人才沒有。因為任何一個地方,任何一個時代都要人才。所以孔子第一句話就問這個問題。子遊說:「有個澹臺滅明。」號子羽,比孔子少三十九歲,相貌很難看。中國人常用孔子一句話,「以貌取人,失之子羽。」便是指此公的故事。在這以前他曾見過孔子,我們這位老夫子,這天不知道什麼事情心情不好,看見這個年輕人怪難看的樣子,並不太注意他,這位年輕人沒有好久就走了。不過他還是願意做孔子的學生,學問非常好,後來成為不得了的人物。歷史上記載:在南方,他和他的弟子們名動諸侯。他到哪裡,各國元首都歡迎他。而且他還帶有點英豪俠氣。子游在武城發現了,又介紹給孔子。所以孔子後來感嘆「人不可以貌相」,以外形去判定一個人才,往往會有失誤。孔子自己承認錯了。錯了就錯了,孔子非常勇於認錯。
子游向孔子報告,找到了一個叫澹臺滅明的人才。此人「行不由徑」——這句話照古人的解釋,是說走路絕不走小路。如比之現在的情況,不走小路,難道走大馬路?不被汽車壓死才怪——子游又說他從來沒有到我房子講過私話。對於漢代以來「行不由徑」解釋為「不走小路」的說法,(朱註:徑,路之小而捷者。)我不同意。古時候「徑者道也」,並沒有說必是小路,人光走大路,不走捷徑是笨蛋。難道是瞎子,小路不敢走,怕跌倒?那麼什麼叫「行不由徑」呢?我們剛才已經講過了,澹臺滅明後來帶了弟子,在南方一帶,遊說諸侯,名動公卿。他到哪裡,各國元首都對他重視。這個人有江湖豪氣,「行不由徑」是說他行事從表面看來,有時不依常規,不循常道,有點滿不在乎的味道,有如子貢那個「達」字的道理一樣。因為他「行不由徑」,所以孔子對他也看走了眼。言偃在這裡講他「行不由徑」,表面看來有違常規,但是他又發現澹臺滅明還有一個很大的長處——很講義氣,絕對無私,不是為了公事,從來不到子游的房裡來。因此,我認為「行不由徑」四字,當作此解。但我這個說法,也是「行不由徑」的。此舉實在並非故意,因為發現這裡面有些混淆不清,只好套用孟子一句話:「予豈好辯哉?予不得已也。」
TAG:日習經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