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基於大數據的未來醫療!不找醫生就可初步診斷,或可改善醫患關係

基於大數據的未來醫療!不找醫生就可初步診斷,或可改善醫患關係

早些年,人們去醫院就醫,無論是買葯還是病情檢驗,都是醫生手寫病例;近幾年,醫院都在提倡電子化,提倡醫卡化,手寫病例越來越少。就這樣,家裡由一摞手寫病例變成一個卡包的醫卡通,醫療數據不能互聯,醫卡通費用不能通用,在某個醫院辦了醫卡通幾乎快變成一次性的卡片了。

最重要的是,患者的生病數據和診療數據丟失了,如果丟失了醫療數據,對患者來說,無疑是一個不好的消息,尤其是老年人。

9月9日,在上海梅賽德斯賓士文化中心舉辦了以共享造就更好未來 造就升級2.0為主題的「REMIX·共享未來」暢想未來大會,參會的都是一些共享經濟領域的大咖,共同探討共享經濟帶來的挑戰與機遇,引導人們觸及並參與創新共享經濟的未來。

樹蘭醫療首席執行官鄭傑也參與了會議,並對未來醫療進行預估,獲得了在場的各位企業領袖贊同。

鄭傑認為,未來醫療一定是建立在大數據基礎之上的,這個大數據包含具有類似特徵人群的醫療數據和個人從出生開始的醫療數據,這些醫療數據被儲存在某個載體里,當患者生病時,患者可以根據自己以往的醫療數據和類似特徵人群的醫療數據進行簡單判斷,甚至可以利用患者自己的專業特長,對醫療數據進行整理分析,幫助自己對病情癥狀做出簡單判斷,從而為自己是否選擇就醫提供適當依據,甚至連醫生對患者採取的治療手段都可以藉助醫療數據進行簡單分析,來幫助患者判斷是否合理。

鄭傑舉了幾個例子來形象化自己對未來醫療預估的概況,某IT業患者得了某種長期慢性病,該患者每天檢查某個數值,最後根據自己的專業特性,結合以往的醫療數據,該患者做出一個軟體,根據檢測值來自動判斷患者該做哪些檢測,幫助患者判斷是否需要到醫院就診。通過醫療數據和自己專業的結合,該IT業患者實現了對自己病情的專業個性化診治,並且這個診治自己親自參與了超過百分之六十。

在龐大的數據支撐下,結合個人所擅長,結合自身和類似特徵人群數據,當醫生和患者都讀懂並能分析病理的時候,未來醫療中的醫患關係或可以極大的改觀。那麼,你的擅長能否用到你自己未來醫療中呢?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鄭拼搏 的精彩文章:

TAG:鄭拼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