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得之,馬上治之,終滅亡
元朝作為第一個少數民族統治的中原王朝,其幅員之遼闊,影響之深遠,為歷史之最。然而,這麼一個王朝,如曇花一現,在中國歷史上,算是短命王朝之一。有人說,因為它常年征戰,主要是對亞洲、歐洲的征服,致使國力下降,導致最後的滅亡。也有人把它的滅亡,歸結為農民起義的結果。
其實,從蒙古族的統治角度來說,應該是因為他們缺乏發展治理的能力,也可以說他們的漢化、中原化並不成功。「馬上得之,馬上治之」的治國理政思維,捆縛了他們,讓他們學習融合的能力下降。而這其中,對於經濟重心南移的應對失策,成為關鍵。
我們知道,隋唐以後,全國的經濟重心逐漸南移,由黃河流域南移到長江流域,整個過程一直持續到南宋。然而,元朝統治者並沒有真正重視這一點,除了前期忽必烈的一些應對性、恢復性的改革嘗試之外,後面的繼位者都是在吃他的老本。
元朝人口集中在江南三省達到五分之四,可見南北人口失衡之嚴重。況且,南北經濟差異不斷拉大,有「寒就江南暖,飢就江南飽,莫寒就江南暖,飢就江南飽,莫道江南惡,須道江南好」的說法。另外,南方豪富增多,兼并之風日重,元朝政令更是粗疏放任,難有一致。如此種種,使得南北方矛盾重重,階層矛盾不斷惡化。
元朝沒能有效把握經濟重心已經南移的事實,採取有效的治國方針,最後也是只能走向滅亡。「馬上得之,馬上治之」,確實要不得。正所謂,「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元朝的滅亡,給後世的清朝統治者提供了失敗的案例,讓他們有史可鑒了。
元朝溝通南北經濟之動脈
元朝疆域圖
元朝蒙古騎兵
※三國中,他心理承受能力之弱,讓人大跌眼鏡
※以貌取人,致親生兒子互相傷害
※以艷詩作答,以艷詩為復,不是才子佳人之間的情事
※打臉自己,後嘔血而死
※歷史上最風流的時代,男人「袒胸露腹、裸形於屋」
TAG:史學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