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東芝去哪兒大結局,晶元業務賣給大財團,蘋果鬆了一口氣

東芝去哪兒大結局,晶元業務賣給大財團,蘋果鬆了一口氣

9 月 20 日,東芝決定以 180 億美元的價格將晶元業務賣給貝恩資本,多個財團爭搶的收購案終於落下帷幕。

這幾個月以來,關於東芝這項收購案的新聞接連不斷,各家財團輪番上陣廝殺,還出現了「西部數據通過起訴東芝的手段來防止它將其內存晶元部門出售給其他競標者,然後再向東芝致信道歉」的搞笑操作。

在商場上,總有「幾家歡喜幾家愁」的事情發生,作為這次收購案的頭號種子選手西部數據,明爭暗鬥幾百回還是敗下陣來,氣急敗壞之下把東芝告上了法庭,稱:

這項交易是在沒有經過其同意下達成的。

好吧,作為一個不懂商業的人來說,這些大公司的官司不是我們一般人能看懂的。不過和西部數據跳腳的情況不同,此時的蘋果正鬆了一口大氣。

晶元業務這麼賺錢,東芝為什麼要賣?

首先我們得知道,東芝並不是因為晶元業務不好才選擇將其出售的,恰恰相反,晶元業務是東芝的搖錢樹,尤其是其快閃記憶體業務在行業里極具競爭力。

不過日本的綜合性財團都喜歡從事多項業務,就是用已經盈利的業務去資助有潛力但還沒開始掙錢的新興事業。

只不過這次東芝被人坑了。

幾年前,東芝通過其美國核能子公司西屋電氣以 2.29 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西比埃公司(Chicago Bridge & Iron)的核工程業務,在收購完成後,西比埃公司反而用各種營運資本計算方法反過來再宰東芝一筆,數額接近 60 ~ 100 億美元。

當初為了打消美國對東芝可能獲得西屋的獨有技術的擔憂,東芝承諾讓西屋獨立經營,幾乎撒手不管西屋的運作,然而出事了卻要東芝背鍋。

當時全球新一輪核電建設熱潮即將興起,核電是經濟又清潔的未來能源,儘管現在因為安全問題被大眾所忌諱、抵制,但未來,各個發達國家必然要依靠核電作為新能源。

因為這些事情,東芝的股價大跌,其股票甚至可能會被東京證券交易所摘牌。

到底是賣了賺錢的業務填補虧損,攤低成本展望未來;還是咬咬牙砍掉虧損的業務安於現狀?顯然東芝選擇了前者。

從東芝的業務看來,只有賣掉晶元業務才能填補這個近百億的大坑,才能繼續展望未來。便有了各大財團廝殺的故事。

蘋果為何摻一腳?

根據統計,目前在 NAND 快閃記憶體晶元市場里,三星的全球份額為 35% ,其次分別為東芝的 19% 以及西部數據的 16%,這三家公司加起來足足佔有快閃記憶體晶元市場的 70% 。

不難看出,為什麼西部數據為什麼那麼想拿下東芝的晶元業務,萬一拿下了,就占足了 35% 的市場份額,就可以和三星平分天下,這小算盤,美滋滋。

但這也意味著,快閃記憶體市場要被三星和西部數據兩家獨大了,這對於很多企業來說,並不是件好事情。眼看著西部數據準備用 174 億美元收購東芝內存晶元業務成功,一直不作聲的蘋果也憋不住了。

蘋果一直是東芝快閃記憶體業務的大客戶,萬一西部數據真的收購成功,那麼就集齊了閃迪(2015 年 10 月西數斥資收購了閃迪公司)和東芝兩張好牌,到時候蘋果在快閃記憶體方面的議價能力將會大大下降。

比如國產車企剛剛起步的階段,因為沒有自主研發發動機的能力,不得不向日本購買,不過只有發動機還不行,變速箱也得相應匹配。那時候的國產車企因為這樣被狠狠宰了好幾年。

蘋果還有個慣例,就是會對大型供應商提供資本支持或幫助建設生產線,以獲取穩定的零部件供應。這次貝恩資本的幕後玩家,除了蘋果還有富士康以及其他公司,富士康一直是蘋果的代工廠,終究是要看蘋果臉色吃飯的。

實際上,蘋果一直想擺脫供應鏈的牽制,尤其是三星。眾所周知,蘋果和三星有競爭關係,但同時又是合作夥伴。

這種亦敵亦友的關係就顯得非常微妙了。

一方面,三星作為硬體供應鏈大頭,和蘋果一直有合作關係。比如歷代 iPhone 的 CPU 要麼是直接用三星的,要麼是自己設計交給三星代工;內存(DRAM 和 NAND Flash) 三星也佔了很大一部分;還有屏幕,三星一直是蘋果的幾家供應商之一。

另一方面,同樣作為硬體廠商,三星不需要每時每刻看蘋果臉色,往往會把好的零部件先給自己用上。

比如這次 iPhone X 用的 OLED 屏幕就是由三星提供,在 iPhone X 之前,三星就已經推出過多款採用 OLED 屏幕的手機,為什麼 iPhone X 依然要等到十一月份才開始發貨呢?

一技術上確實還不夠成熟,二就是三星的產能跟不上。別忘了三星的旗艦手機也是市場上爆紅的產品,即使生產出來了,當然也是保證自己的產品能出貨再說。

從 iPhone 5 開始,蘋果就一直想著去「三星化」,比如把快閃記憶體訂單分給東芝、西部數據等等,當然了,一些關鍵的零件還得依靠三星的工藝,比如這次 iPhone X 上的 OLED 屏幕。

這也不難理解,蘋果對西部數據收購東芝晶元有這麼大的反應,甚至表示若西部數據收購成功,就不再採購其晶元。

Geek君有話說

就在前幾天,2017 蘋果秋季新品發布會後 iPhone7/7 plus/SE 等產品都紛紛降價出售,iPad Pro 的價格卻悄悄上漲,成為首款官方價格過萬的 iOS 設備。

此次 iPad Pro 漲價的主要原因是 NAND 快閃記憶體的價格上漲,而這次東芝被貝恩資本收購成功,說不定 iPad Pro 的價格就能降下來了吧。

樂觀點想,所有的 iOS 甚至 Mac 都有可能以更低的價格買到,這也算是我們吃瓜群眾看完這台戲後的福利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極客視界 的精彩文章:

早報:HTC 正式宣布:手機團隊以 11 億美元賣身谷歌
vivo X20發布,6英寸全面屏加臉部識別,售價2998!
眾籌排行榜 | 辦公室的「變形金剛」,讓你不再腰酸背痛
看片 | 偽裝成手機殼的電擊槍,能瞬間釋放800萬伏的電流,你敢用嗎
早報 | 民航局:將放開在飛機上使用手機等電子設備;蘋果CEO庫克:每天 3:45 起床 處理 700 到 800 份電子郵件

TAG:極客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