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深秋養生四大要領

深秋養生四大要領

寒露過後預示著天氣轉涼,此時節也是秋季到冬季的一個過渡時期。此時北方一些地區氣溫有時可降低到10℃左右,不耐寒的植物將停止生長,樹葉也逐漸變成紅黃色,大街小巷,漫山遍野,如火似錦,非常壯觀。景色雖美,但此時也常有冷空氣侵襲,因此深秋的養生保健非常重要。專家提醒大家,深秋養生要預防以下幾個方面。

深秋養生四大要領

防秋燥

燥邪容易耗傷人體津液,津液既耗,就會出現燥象,表現為口乾、唇乾、鼻干、咽干、舌干少津、大便乾結、皮膚干甚至皸裂。肺喜潤而惡燥,肺的功能容易受到影響,而出現鼻咽乾燥、聲音嘶啞、乾咳少痰、口渴便秘等一系列秋燥症。因此,秋季養生應多吃芝麻、蜂蜜、銀耳、青菜之類的柔潤食物,以及生梨、葡萄、香蕉等水分豐富、滋陰潤肺的水果。在起居上要早睡早起。早睡能養陰,早起呼吸新鮮空氣,以利舒肺,能使機體津液充足、精力充沛。

防受涼

深秋是呼吸系統疾病的發病高峰,常見的呼吸道疾病如過敏性哮喘、慢性支氣管炎、上感等。為預防這些疾病,首先要注意保暖,有哮喘發作史的人尤其要注意增減衣服,外出時可戴口罩,避免寒冷對呼吸道的刺激而發病。搓揉迎香穴(鼻翼兩側),練練呬(「嘶」音)字功等,都有助於我們預防呼吸道疾病。

深秋也是慢性胃炎和胃十二指腸潰瘍病複發的高峰期。由於寒冷的刺激,人體耗熱量必然會增多,新陳代謝相應也要增強食慾旺盛,食量增加,胃液及各種消化液分泌增多,必然會加重胃腸功能負擔,影響已有潰瘍的修復;再有氣溫較低,外出時難免吸入一些冷空氣,引起胃腸黏膜血管收縮,致使胃腸黏膜缺血缺氧,對潰瘍的修復不利,還可導致新潰瘍的出現。有消化道潰瘍病史的人,要特別注意腹部保暖及自我保養,切忌冷硬食物傷胃。

另外,深秋因天氣逐漸變冷,身體局部保暖不當,老年人極容易患「老寒腿」, 衣被要及時增加。喜歡穿裙子的女生們一定要護好膝關節,以免誘發關節炎。肩膀和頸部後方的大椎穴亦是寒氣入侵的主要位置,也要注意保護。所以關節一定要注意保暖,尤其要保護膝關節。

宜補秋

諺語有「補冬不如補秋」的說法,認為比起冬天的進補,秋補會更有效果。寒露過後一般是進補的好時候,此時大自然都處在一個向冬天過渡的階段,人類也應該適當地補充能量以健康地度過寒冷的冬季。不過從中醫的角度來看「葯補不如食補」,而且即使是葯補,也要根據個人的體質而定,不能亂補。在霜降前後可以吃一些生津潤燥、補肺固腎、和胃健脾的食物。「春天吃花,秋天吃果」,大家可根據各自身體狀況,選吃梨、蘋果、橄欖、白果、洋蔥、芥菜、大棗、芝麻、核桃、蘿蔔、白薯、山芋、山藥、藕、荸薺、蓮子、百合、蜂蜜、栗子等食物。此時應少吃寒涼的食物,如海魚、蝦、各種冷飲等,以免傷肺傷胃引發疾病。

穩情緒

涼燥之時萬物蕭條,由於陽光日照縮短,陰氣漸增,常帶有幾分 「蕭瑟秋風今又是」的感覺,給人增添幾分憂愁,人們的情緒也會隨之變得比較低落,特別是老年人易於出現心情抑鬱。提醒大家此時應該多到戶外走走,多曬太陽,保持樂觀積極的心態,驅散心中的陰霾,將抑鬱不舒的情緒宣發出來,或者進行一些體育鍛煉,如飯後散步、太極拳等。

深秋養生四大要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岐黃智慧 的精彩文章:

秋涼需防「老寒腿」
日子需要潤著過
初秋不適五對策
入秋漸涼泡泡腳 暖身祛病勝補藥
秋吃豆腐最滋補

TAG:岐黃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