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醫生:給孩子買鞋一定不能漏掉這個步驟
生娃後,隔三差五去逛各式各樣的母嬰店,成了寶爸寶媽們的一種習慣。
最讓人挪不動腳的,恐怕要屬寶寶的鞋子了。
一雙雙可愛到爆的樣子,分分鐘想讓人「剁手」。
然而
給寶寶選鞋子,只看顏值
你就虧了。
由於兒童的足部骨骼可塑性很強,一雙不合腳的鞋子就足以造成孩子
腳部畸形,比如扁平足、內八字、拇外翻等
。
鞋底材料硬,鞋型窄、後跟高、前蹺大的鞋
都可能造成骨骼畸形、足肌受損。
塑料、合成革等透氣性差的鞋
,會使腳處於悶熱環境中,引起足肌鬆弛無力,不足以支持足弓,導致平足。
鞋子雖小,卻直接關係到孩子的
雙腳健康及
良好走路姿勢的養成。那麼,一雙合適的鞋子究竟該怎麼挑呢?
挑鞋第一步:測腳長
長時間穿一雙不合適的鞋子,後果如同慢性自殘。
選鞋前,一定要先
測量
寶寶的腳型,包括大小、胖瘦、足背高低等。
將一張紙平鋪在地上,讓孩子將腳輕踩在紙上,用筆垂直將輪廓畫出,然後取腳後跟中點到腳最前點,這就是腳的長度。
挑鞋時,前頭應留出適當空間,可以讓寶寶將腳抵到鞋後跟處,翹起大腳趾,家長用手指按壓鞋頭,有一指空隙即可。
一般而言,一雙適合寶寶的好鞋子應滿足以下標準:
鞋頭:
圓頭、系帶式的鞋子比較適合寶寶。這類鞋子可以自由調節高度和寬度,鞋後跟有包口,能有效護住寶寶的腳。鞋面:
要透氣,避免悶腳、滋生細菌。鞋墊則應注重吸濕、排汗性。鞋底:
防滑,前1/3要柔韌、可彎曲,後2/3則應稍硬、不易彎折。這樣既能鍛煉足底神經發育,有利於腳趾抓地,又能充分發揮後跟的減震功能,避免創傷。
不同年齡段的挑鞋要點
發育期的孩子,腳長得很快,家長不需要買太貴的鞋,以舒適為主,並且
要
根據孩子不同學步時期的特點
選鞋,一旦不合適,及時更換。
7~12個月
爬行和初學走路的寶寶,協調性和穩定性較差,走路時腳抬得很高,落地很重,磕磕絆絆。
這個時期應給寶寶
選擇鞋幫、鞋面較柔軟的學步鞋,鞋底應具有一定彈性,鞋臉較深長
,能很好地包裹腳部,不容易掉下來。七八個月前,穿鞋的主要功能是保暖,以透氣、保暖性好、柔軟為主。有時,可以用厚毛線織的襪套代替鞋子。
1~3歲
此時是兒童足部發育較快時期,身體平衡機制還未發育完善,3歲後,跟骨開始骨化(形成或轉化成骨),足弓顯現出來。
這個階段選鞋除了注重輕便、柔軟、舒適,還要注意
鞋底應有一定摩擦力
,還應有一定的厚度和硬度。
4~6歲
兒童足部已經發育到成年人的60%左右,行走速度、步態也基本接近成年人。
此時,孩子下肢力量還不強壯,走路時足部推進力量較小,足弓出現,需要格外保護。
這一階段鞋的穩定性尤為重要,鞋後跟應具有一定硬度以達到穩定效果,保護踝關節。
鞋前部折彎區應與腳趾折彎位置對應,可減少走路時的蹬地受力。
若此階段孩子比較好動,足部發育過快,家長應注意觀察鞋子情況並及時更換。
7~9歲
小孩已掌握基本的運動行為,向學習技能性運動發展。這一階段,要為孩子多備幾雙鞋。
運動時選擇
穩定性
較好的運動鞋,日常生活選擇透氣性
良好的皮鞋或布鞋。此時,也應注意鞋的穩定性、後跟的支撐性和鞋頭的保護性。
10~15歲
孩子足部發育基本停止,骨骼長度基本接近成年人。但骨骼骨化和關節發育還在繼續,此時孩子的體重和運動量急劇增加,給踝關節帶來很大壓力。
選鞋時要看是否能保護跟骨、是否有
減震功能
。
這段時期孩子腳長得快,不少家長會選擇大一碼的鞋,但其
穩定性
較差,走路時腳會向前沖,造成損傷,或者因此形成內八字、外八字。
本期
母嬰智囊團
北京協和醫院骨科主治醫師
李
曄
北京服裝學院人體工學研究所副教授 姜蕾
編輯:畢可
版權聲明:本文為《生命時報》旗下「母嬰日報」(微信號:muyingribao)原創,未經授權謝絕轉載。
生命君開小號啦
更多實用、有料的育兒知識
請移步「母嬰日報」翻牌子
(ID:muyingribao)
※一個科學的性格測試:你是長壽性格還是癌症性格
※做個「無炎」女人,你需要知道這些……
※科學家:愛「嘮叨」的人心臟好!愛Ta就不要嫌嘮叨
※【嚴肅談性】揭秘女人一生的慾望變化
※餐桌上有6大「黃金比例」,吃錯的人請自覺面壁
TAG:生命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