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教育局副局長的兒子跳樓自殺:拿什麼拯救你,我的孩子?
洞見
(DJ00123987)——不一樣的觀點,不一樣的故事,數百萬人訂閱的微信大號。點擊標題下藍字「洞見」免費關注,我們將為您提供有價值、有意思的延伸閱讀。
作者:熱可可
來源:遇見in飛凡心理
(ID: fei-xinli)
又一個鮮活的生命消失了。
9月7日,香港教育局新任副局長蔡若蓮的長子潘匡仁在家裡跳樓,從40多層的高空墜下,惜告身亡。
潘匡仁中學畢業於香港名校,之後赴海外留學,畢業後回港工作,熱愛音樂,會彈鋼琴,吉他,也喜歡運動,尤其是跑步和單車。
潘匡仁的母親蔡若蓮曾為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副主席,也曾任福建中學校長,2017年特首選舉換屆後,出任香港教育局副局長。
潘匡仁&蔡若蓮
這樣一位有為青年卻因為去年在單車比賽中受傷而罹患抑鬱症。
在他準備跳樓自殺前就被家中的外籍女傭見到,女傭曾阻攔他,並且也叫來保安制止,同時說服他回到自己的房間。
但後來又發現他把自己反鎖在房內,之後便發生自殺慘劇。
資深教育工作者的優秀下一代,以自毀的方式表達絕望,是不是對教育的最大嘲諷?
這樣的悲劇,發生在這樣的家庭,多少顯得更令人唏噓感嘆。
01
發生在2017年的以下事件,看得讓人觸目驚心:
2月15日,年僅14歲的上海市初一學生趙某某從小區高層跳下身亡。
2月16日,一名初二學生從學校5樓跳下,經救治暫無生命危險。
3月19日,瀋陽一名高三女生趁母親做飯跳樓自殺身亡,不到一天,同一小區又一名高中女生從4樓跳下。
4月5日,遼寧盤錦一個初中男孩跳樓身亡。
在中國,每年約有
10萬
青少年死於自殺。每分鐘
就有
2個人
死於自殺,還有8個
自殺未遂。北京大學兒童青少年衛生研究所曾發布《中學生自殺現象調查分析報告》,其中數據讓人心頭一顫——
5個
中學生中就有1人
曾考慮過自殺。
較上個世紀相比,青少年自殺率提高了
60%。
冷冰冰的數字後面,是一個個家庭揮之不去的傷痛。
02
當孩子自殺後,大家紛紛開始詢問「為什麼?」,想要抽絲剝繭找出原因。
影集《漢納的遺言》中,漢納自殺後,震驚與悲痛的父母親想要理解「到底為什麼她要自殺」。
於是,他們拜訪學校、翻閱漢納房間里的遺物,但卻發現,他們對於漢納的學校生活一點都不了解,甚至連她有哪些朋友都不知道。
心理問題常常是被用極端的方式呈現出來後,才被大家所察覺。
漢納自殺後,藉由她錄製的錄音帶,觀眾才慢慢了解到,原來她在自殺前承受了許多的心理傷痛——覺得自己沒有朋友、感受到孤單被背叛、被同學造謠是個「隨便的女生」、承受被強暴的創傷……
可惜的是,自殺前,她的父母、老師、學校諮詢師卻都沒有覺察出來。
我們能不能在孩子需要用自殺處理自己的困境前,就先幫助到孩子?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和共青團中央國際聯絡部聯合發布公告稱,身處變遷速度加快的社會,在17歲以下的兒童青少年中,大約3000萬人受到各種情緒障礙和行為問題的困擾。
其實我們現在的教育,基本上,並沒有徹底讓孩子認識世界的真相,認識真理,所以才引發那麼多壓力,跟悲劇。
青少年的單純與理想,同殘酷的現實一較量,沒有真正有效的理論方法去支撐,乃至方法,去轉變他的心境,無法將就的孩子,總會太過脆弱。
03
面對子女生活和學業壓力,以下有10條家長幫助孩子減壓的建議:
確保孩子至少每天8小時睡眠。
如果你的孩子常規性地不能在12點以前睡覺,應該儘快對他的學業或興趣班進一步的了解和適當的安排;
只允許孩子因為喜歡而非同學壓力而選相關課程;
課外活動主要是讓孩子通過做他們喜歡的事得以從課業壓力中解脫放鬆和學習團隊精神及人際交往能力。確保孩子不是僅僅為了增色簡歷而非個人愛好而選擇課外活動;
告訴孩子你愛他們本身,不是愛他們帶回家的成績。告訴他們,他們是你的命根子!告訴他們你每天都愛他們。告訴他們在他們以後漫長的生命旅程中會有更多的人愛他們;
告訴孩子不要用初高中的標準判斷自己在世界的位置。告訴他們"你比你想像的要更聯明有能力。你會在大學感覺很棒"。所以好日子就要來了;
帶孩子出去參加爬山、露營或其它戶外活動,這是減壓的好方法。男孩在共同活動如車裡或爬山時易於敞開心扉。睡前和餐桌上也是和孩子交流的好時機;
告訴孩子經歷挫折和失敗是好的經驗,它使你對克服它並從中走出來更有經驗和信心。所以擁抱挫折失敗吧,因為它使你強大,不要害怕它;
學會從朋友、父母、老師和其他成人那裡尋求幫助,這叫"有路子",高情商的重要特質。尋求幫助是聰明而非軟弱的表現;
通過活動、宗教等方式幫助孩子找到他們的熱誠,使之了解生命的目的;
每天至少花半小時坐在孩子邊上一起做事,或只是說說話。
看更多走心好文章
請長按下方圖片
識別二維碼 關注洞見
※你那麼優秀,別輸在顏值上
※女人其實不知道,這才是栓好男人的最佳辦法...
※你的手機里,住著一個人
TAG:洞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