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最美好的時節,沒有之一

最美好的時節,沒有之一

?

《春秋繁露》中說:「秋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

古典中國人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作為四季的開始,而秋分則居於秋季九十天之中,平分了秋季,隨著氣溫逐漸下降,逐步進入深秋季節。

秋高氣爽的秋分時節,褪盡了酷暑的熱烈焦躁,也沒有春日的嬌羞敏感,更未到冬季的寒冷刺骨,空氣中帶著清新的稻香與白露的滋潤,令人內心平靜,開闊愜意。

碧空萬里,風和日麗,丹桂飄香,蟹肥菊黃,宜人的秋景,喜人的秋收,都為這個季節增添了迷人的魅力。

寂寥的清晨,晶瑩剔透的露珠緊緊依偎在樹葉草木上,一副溫婉可愛的模樣;夜間的菜園裡,草叢裡的蛐蛐、蟈蟈等秋蟲似乎也接收到了天氣變冷的信號,叫起來的聲音格外清亮。

靜候了一個冬季的儲蓄,一個春天的播種,一個夏天的醞釀,終於,在大地披上了金黃色的衣裳,這是一種不遜於春色甚至比春色更多了一種意味的美麗色彩。

農民趁著天朗氣清緊鑼密鼓的將收穫的果實扎進口袋裡,望著金黃的稻穀顆粒歸倉,享受著晨露與清風的親切問候,踏踏實實的幸福總是格外令人喜悅。

宋人有詩:「平分秋色一輪滿,常伴雲衢千里明。」漢語中「平分秋色」的成語,似乎也在另一個層面上肯定了秋景的絕對地位,而這至高的美好中,還蘊含著一種不爭不搶,平靜隨和的淡然與洒脫。

有意思的是,因為某種緣分,國際和平日,即世界停火日(9月21日),正巧在秋分期間。「國際和平日應成為全球停火日和非暴力日,並邀請所有國家和人民在這一天停止敵對行動。」

這不僅有勢均力敵、不分上下,平分秋色的意思,還警示交戰雙方在此休戰,以便救援人員為交戰各方提供人道主援助,給大家一個回歸和平的機會。

每一個收穫與平和的瞬間都來之不易,需要付出辛勤的耕種與巨大的代價,而維護這彌足珍貴的美景更是顯得至關重要。

對於每一個節氣,中國人都充滿了希冀與敬重,秋分尤其如此。感恩自然的習俗傳承了一代又一代,祭月、拜神、送秋牛、吃秋菜湯,人們在一項項獨具特色的秋分習俗中虔誠的祈禱闔家老少,平安健康。

「秋分到,蛋兒俏」與春分時節的習俗略有相似,秋分日這天,人們會選上一個光滑勻稱的新鮮雞蛋,輕輕地在桌子上把它豎起來。據說原因是在秋分這一天,地球地軸與公轉軌道平面處於一種相對平衡狀態,雞蛋比較容易豎立。

雖然「豎蛋」遊戲的失敗者偏多,但成功者也不少,而又有誰會刻意追求結果,簡單有趣的遊戲也為沉穩內斂的秋日增點了一種活潑的趣味。

古代中國人對於物候的感受是細膩的,儘管秋色美好,但他們知道,好景不長。

正如大地經歷了糧食作物的豐收後不得不面對一定時間的蕭條一樣,萬事萬物都必將走向繁華落盡後的寂寥,這就需要秋日來完成這由盛轉衰的平穩過度。

人們觀察此時的物候總結說:一候雷始收聲,二候蟄蟲坯戶,三侯水始涸。

在那個完全靠天吃飯的時代,人們對於大自然中的一景一物都分外關注與熟悉。在古人認為,雷是因為陽氣盛而發聲,秋分過後陰氣開始旺盛,所以就不再打雷了。

「坯」是細土的意思,由於天氣逐漸變冷,蟄居的小蟲開始藏入穴中,並且用細土將洞口封起來防止寒氣侵入。「水始涸」是說此時降雨量開始減少,到了秋季,天氣乾燥,水分蒸發快,湖泊與河流的水量變少,一些沼澤及水窪便處於乾涸之中。

可見,萬物都在收藏,都在為迎接寒冷的冬天做足準備。正如清代有詩人說:「遇節思吾子,吟詩對夕熏。燕將明日去,秋向此時分。逆旅空彈鋏,生涯只讀文。歸帆宜早掛,莫待雪紛飛。」

初秋的空氣涼風習習,倍感愜意,但隨著秋意的逐漸濃重,氣候越來越乾燥,很多人表現出不同程度的皮膚乾燥、咽干唇燥等癥狀。

再加上日照減少,氣溫降低,人們的情緒未免會有垂暮之感,故有「秋風秋雨愁煞人」之言。

秋分就是在提醒人們要重視內守,收神靜心,韜光養晦,以適應秋天容平之氣,對於絕大部分人來說,品上一杯茗茶,適量加強鍛煉都是此時不錯的選擇。

秋分時節,無論是物候現象,還是人身體的徵兆,都在提醒人們時間到了,要換一種活法,即進入到不同於春夏的另一種時空去,這個節氣的律令既是告別又是新生。

春生春種,秋收秋斂,以一種謙虛平靜的心態對待滿足人心的豐收時刻,不驕不躁,沉澱內斂。

告別了秋日的天朗氣清,又將迎接冬天的如約而至,平整土地,修繕房屋,修身養性,獨立無懼地靜候歲月的順其自然。

-END-

圖源網路侵刪致歉

編輯:進步文化 | 轉載聯繫後台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鴻HUNG 的精彩文章:

古樸有形千刀對,腹堂沾水引墨稠
千萬毛中揀一毫,翰墨傳情寫春秋
絲連歲月,錦若月霞,雍容詞調滿蜀中
流光溢彩,凝百家技法;燒結鍍金,展華國璀璨
傳承千年的苗疆奇術,藍靛中綻放雪色異花

TAG:鴻HU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