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家面對生死 那叫一個洒脫!
輪迴
文/陳堅
十九世紀的德國大哲費爾巴哈曾說過:「世上若沒有死,就不會有宗教」,這話若用在佛教上乃是最恰當不過的了。
如果世上沒有死(指人身之死)這回事,也許就不會有佛教及其存續與發展,至少佛教的作用,佛教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就會大打折扣,佛教就不會是現在的這種繁榮局面。
雖然從佛教史上看,佛教並不僅僅局限在死上做文章,它還有更為廣闊的精神空間和社會接觸面——若非如此,佛教亦難以繁榮。
但是,毋庸置疑的是,如何坦然地面對死,這是佛教給予世人的最大法寶,同時也是世人最想從佛教那裡得到的人生指導。
我們都知道,死是人生的底線,人人都會死,一律平等,誠如一偈中所說「死至無貧富,無勤修善法;無貴亦無賤,老少無免者;無祈請可救,亦無欺誑處;無捍格得脫,一切無免者。」
對於無人能免的死,人們本能地有一種畏懼,很難坦然面對。
然而,佛教卻能使人們免除對死的恐懼,這有禪詩為證,如唐末五代禪僧玄泰在感覺自己將西逝時,作一《遺偈》,曰:
今年六十五,四大將離主。
其道自玄玄,個中無佛祖。
不用剃鬚,不有澡浴。
一堆猛火,千足萬足。
好一個瀟洒的玄泰!
在他看來,死就死唄,何可足惜,付之一炬就是了。人本是「四大」和合而成,人死「四大」散,因而根本就沒有必要在臨死之前大肆張羅一番,「不用剃鬚」,也「不須澡浴」,一切任其自然。這首禪詩表現了一個覺者超然的生死觀,表現了一個悟道者的「真空有無觀」。
試想,一個「四大」和合的皮囊,哪還用得上凈身剃鬚,一堆猛火則「千足萬足」矣。人本自空,終於歸空,然而這個空卻不是斷滅空,而是玄之又玄的妙有。既然一切是空,又何談什麼佛什麼祖。僧人玄泰之於生死的瞭然態度,難道於世人沒有啟發么?
玄泰的《遺偈》表明了佛教坦然超脫、於死不懼、視死如歸的「死」觀。這樣的一種「死」觀在五代曹洞宗禪師重雲智暉的《辭世並戒門人偈》中亦得到了表現,該詩偈曰:
我有一間舍,父母為修蓋。
住來八十年,近來覺損壞。
早擬移住處,事涉有憎愛。
待他摧毀時,彼時無相礙。
重雲智暉禪師把「四大」和合而成的人身比作是一間父母為「我」修蓋的一座房舍,人之將死,就是屋舍將壞。屋舍壞了,「我」移個住處就是了;屋舍最終塌毀,「我」已「喬遷新居」,兩相無礙,何懼之有?以遷居來喻死,隱含著「生死不二」的無分別境界,因為,死只是遷,而不是滅,「我」從這兒遷到那兒,「我」依然還是「我」,這兒和那兒對「我」又有什麼分別呢?
可以說,玄泰的詩是從「四大皆空」的角度來表達佛教坦然超脫的「死」觀的,而重雲智暉的詩則是從「生死不二」的角度來表達佛教坦然超脫的「死」觀的,兩者殊途同歸。
修行
再看清代大悲禪師的《絕筆詩》,內曰:
道我狂時不是狂,今朝收拾臭皮囊。
雪中明月團團冷,火里蓮花瓣瓣香。
好向棒頭尋出路,即從業海駕歸航。
滿爐榾柮都煨燼,十字街頭作道場。
在這首詩中,大悲禪師連用四個比喻,將佛教坦然超脫的「死」觀表現得淋漓盡致。
首先,他把死比作是「收拾臭皮囊」而已,這是何等地平實啊!
其次,他把死後在火里焚化,比作是芳香四溢的「火里蓮花」,而不是凄涼的「雪中明月」,這是何等地樂觀啊!
第三,他把死屍焚盡消失比作是從「業海駕歸航」了,生前苦苦地從「當頭棒喝」中尋出路,而死後則順利地從業海遠航上西天,猶如「一行白鷺上青天」似地順暢,這是何等地愜意啊!
最後他把死看作是在人生的「十字街頭」作了一次道場,在這個道場中,香爐中的「榾柮」(gǔduò,燒掉一截的斷香)都全部焚盡了,一切圓滿成功,這又是何等的功德啊!大悲禪師的這首《絕筆詩》如此詳細形象地詮釋了佛教坦然超脫的「死」觀,堪稱此類詩作中的上品。
不但在古代的佛教作品中我們能看到佛教超然超脫的「死」觀,而且如果我們能經常翻翻當代的佛教雜誌,那麼我們也會發現許多表達這種「死」觀的作品。
比如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朴初先生示寂後,《叢林》雜誌(江西佛教協會主辦)二〇〇〇年第三期刊登了一首朴老臨終前寫的詩偈,曰:
生固欣然,死亦無憾。
花落還開,水流不斷。
我等何有,誰與安息?
明月清風,不勞尋覓。
毫無疑問,這首四言偈同樣明確地表達了佛教坦然超脫的「死」觀。看了上述這樣一些詩偈,讀者諸君,你對死是不是會有一種全新的看法呢?
佛教並不是象世俗的做法那樣把「死」描繪成一個人見人怕、充滿了青面獠牙的惡魔的地獄,而是把「死」描繪成一幅落花流水、清風明月的安詳、靜謐的水墨畫。
生死
在佛教看來,死不是地獄,但也不是天堂,所以面對死,既不必懼怕,也不要欣喜,須知死只是人生中無數平平常常普普通通的事情中的一件,跟我們平時的吃喝拉撒一樣平平常常普普通通。
因此,我們要以一顆「平常心」來對待死,大悲大喜地面對死都是與佛教背道而馳的。
每當看到釋迦牟尼佛安詳而平靜的慈容,我都會有這樣一種感覺:對死的恐懼已在這副廣袤而深邃的慈容中消失得無影無蹤了。
是的,佛教坦然超脫的「死」觀,其核心無疑應該是不畏死,說得通俗點,就是不怕死,但是佛教的不怕死與歷史和現實中所常見的種種殉道者的不怕死是有著本質區別的。
殉道者的不怕死是把死當作實現某種外在信仰的手段,而佛教的不怕死,則是一種人生圓滿的境界。
在佛教那裡,死既不是做另一件事的手段,也不是做另一件事的目的,而是人不可或缺的生命活動本身。
關注騰訊佛學 長享智慧清流
本文轉自《禪》刊,內容僅作公益性分享,若有侵權,請告知刪除。
※從佛那裡 我學到了什麼?
※成剛長老臨終開示:念佛沒有巧路 就靠我們老實
※陳坤:我為什麼一再地推薦《西藏生死書》?
※動人感悟:修行路上 母親的言傳身教…
※孫儷:愛 可以讓你的內心獲得寧靜
TAG:騰訊佛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