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一定要找到自己的短板,不補上去,改天它就來絆你腳

一定要找到自己的短板,不補上去,改天它就來絆你腳

本文由NativeStudy成員Hu Yuanyuan原創撰寫,授權發布。兩個月提分跨度高達110分,Yuanyuan並沒有把筆墨著重於備考的艱辛,而是把漲分的實際操作和盤托出。樸實的文字里蘊藏著高效備考的智慧!

前 言

17年6月8日 一戰610+IR6

8月30日 二戰720+IR8

在這裡和戰友們分享一下自己複習備考的心路歷程。

一戰前在論壇上看了很多牛人心經,但說實話,方法太多反而有時候發揮不出來。因為你會在多種方法中抉擇猶豫不決,可能最終哪種都沒修鍊好。靠自己摸索的話,又容易浪費時間鑽入誤區。最好的方法應該是找准一條道路,用一種正確的方法論(坑蒙拐騙的套路還是算了),堅持不斷練習下去。先找准方向,再努力。

一、我的一戰二

我是自己複習了兩個月(17年4、5月),刷了一遍OG17數學邏輯閱讀語法,看了論壇上的備考心經,XDF閱讀法,數學雞精就上考場了,結果610分啪啪打臉...考後買了ESR,發現數學DS和Arithmetic部分分數特別低,語法排名也巨低。

一戰後找到OG上數學考點介紹,發現Arithmetic部分我是整數性質,奇偶性等等容易錯,就在一個在線做題的網站上刷了Arithmetic大概一百多道,DS大概80道,總算把GMAT數學的大概考題類型和英文讀題能力提高了一些。

後來我選擇了咖啡課,後面的會詳細說的。

二戰GMAT,感謝GMAC讓我們能調整做題順序,我選的順序是:數學,verbal,IR,AWA。因為我的數學不好,英文讀題能力也不咋地。就先在頭腦最清醒的時候做數學,順便讓自己慢慢熟悉英文題目,再過渡到第二部分verbal。如果讓我一上來就做verbal,可能腦子還沒進入英文狀態,未必發揮得好。最後是IR+AWA,這時心情非常放鬆了,最後成績是720+IR8。

二、各單項備戰情況

1. 數學

一戰46,二戰50我是萬萬沒有想到的。因為對我來說感覺實戰數學的難度很大,和OG的數學難度不是一個量級的好嗎。不過正值八月暑假,論壇上蠻多人放狗的,換褲後一周就有大概160題左右雞精了。我在考前把論壇上能有的數學寂靜全部做了一遍,不只是寫下答案,還要寫下解題思路步驟,考前再把做錯的題反覆看了好幾遍(做錯的題第二次可能還是會錯的),直到一看題目,就想起解題思路的條件反射。考場上看到相似的題也不要高興地太早,還是要穩穩地一步一步算下去。

2. 語法

以前做語法題總是要分析這道題的語法點是什麼,然後背背背,背那些很零碎的知識點。其實這樣做,或許可以把一道做過的錯題分析完畢,但考場上遇到一道新題可能又慌了。因為考場上的新題不會把它考的是什麼知識點告訴你,當你看到每個選項都不一樣時,很容易在「這個點到底是不是split,這個習語這個介詞到底該咋用」上自亂陣腳。

最終還是要回歸題目的meaning,讀完一道語法題後,想想這個題/這句話到底在說啥。說的是一件什麼事情?這件事情有沒有並列的因素?有沒有因果關係?有沒有比較成分?正確選項就是把這個句子的意思表達得最準確,又沒有語法錯誤的選項。

3. 邏輯

前期跟著Linhui老師的CR咖啡課訓練,把OG13/15分題型weaken/strengthen/paradox刷了一遍。每道題凝縮一個CP關係,每個選項不管對錯都分析為啥錯,為啥對,再對照OG解釋,這些事情特別費時間然後做邏輯題也很費腦子,前期每天頂多做5道7道就做不動了。

不過在這個過程中,可以很好地掌握錯誤選項出題套路,比如原命題和否命題類的錯誤選項,無關因素的錯誤選項,無關比較的錯誤選項。到後面做邏輯題,我主要是按照「題目的錯誤類型」複習,比如說這個是斷橋類,這個是因果關係他因類,這個是assumption排除他因類blabla…大部分題是萬變不離其宗的。邏輯題我做的題目不多,因為真的很費腦子…

4. 閱讀

我的閱讀水平還是渣渣啊啊啊啊啊,努力練習吧。

三、四個「關於」

1. 關於知識點框架

自己複習有個不太好的地方就是知識點不容易形成體系,如果按照OG15/17刷題,刷完一本可能都不知道自己哪個知識點比較薄弱。

後來跟著咖啡課學習,對我來說最大的幫助就是有老師領著梳理了知識網路/考點體系。每周都會有一個模塊的知識點學習,一共是八個模塊,每一個模塊里又會有很多小的知識點。一旦知識形成了體系,不再是零散的知識碎片,最容易讓人記住,容易互相聯繫起來。

舉個栗子,關於GMAT語法,之前我自學的時候,把語法知識點放在一個word文檔里,滿滿當當幾千字啊,好像很厲害的樣子...其實根本記不住,甚至要找的時候都難。之後學習了SC咖啡課程,Claire老師有把知識點分為verb,pronoun,modifier等模塊,平時在練習的時候哪個知識點不懂立刻去該章節PPT找對應知識點,不斷強化記憶。最最讓我記憶深刻的是「比較」章節,分為as/like等很零碎的知識點。

Claire老師反覆強調知識點框架,課程結束時還讓我們再背一遍框架,使得知識點非常容易記憶。我後來把知識框架整理成一個word文檔,沒事就在背,平時做題發現哪個知識點忘了就立刻對著文檔和PPT去找薄弱的點在哪。考前失眠到兩三點,又把語法的大概知識點從頭到尾背了一遍。

2. 關於模考/pace

很多心經都說要考前一周模考,不過我一次都沒模考過。因為最後備考複習的時間不夠了,考前三天我還在上SC老師的答疑課。還有就是模考要兩三個小時我實在坐不住,覺得很耗費心力,我還不如花時間在單項訓練上。因為每個人每天的精力都是有限的,如果我花太多精力在模考上,就沒那個狀態去訓練單項了。(大家根據自己情況斟酌,模考應該還是蠻有用的!)。

至於模考練pace一說,我是沒練過pace,只在論壇上找到一個Ron推薦的pace表格,考試一開始就默寫在草稿紙上,然後偶爾看一下。對我來說,要提高做題時間或者說掌握好pace,最重要的有兩點。

一是讀題能力要提升,抓住主謂賓,然後盡量一次讀完就明白大概意思,千萬不要回讀。回讀很浪費時間不說,也對理解題目造成障礙。我一開始練習的時候,習慣讀完一、兩句後閉眼在心中用中文回想這道題,這幾句話是什麼意思(只是個人方法,到後期這樣就很浪費時間了)。一定一定要理解題目到底在問什麼以後再做題,如果題目都沒讀懂或只懂個大概,就急吼吼去看選項,反而時間用得更多。

二是在考試時,遇到難題,實在想不懂了,就趕緊排除幾個必錯的選項,在剩下1,2個猶豫不決的選項中,結合題目信息,快速選完進入下一道題。容易的或是有解題思路的就穩穩地慢慢做,特別是對於數學容易粗心的人來說,做得快可能反而會在簡單題丟分。數學實在沒有解題思路的話,想想這道題的考點是什麼,Arithmetic?整數?排列組合?幾何?把考點往上套,如果還是解不出來那就讓它滾蛋吧,下一題。

再有就是遇到難題不要慌,一慌就容易看錯題或者題目讀不進去,反而浪費時間。一定要冷靜,強迫自己把題目讀進去讀懂,再看選項。

再補充一點,關於數學的。平時練習就要有檢查的意識,避免粗心造成的錯誤。還記得一個聽到的段子,一學霸考試時數學150因粗心只得了148,問你為什麼知道粗心算錯了檢查時還不改正呢?學霸冷冷地說,在第二遍檢查時才發現的錯誤不值得我改正。好吧我偏題了… 我是一個做數學題很容易粗心的人,到現在還記得Vanity老師的數學咖啡第一節課上,我把3^2算成了6…然後我就把這個糟心的錯誤記在備忘錄里,時不時拿出來看看提醒自己不要粗心。平時因粗心丟分,考場上就也可能這樣。

3. 關於難題

有些OG難題真的很扎心,對於目前的我來說還不到攻克此類難題的境界。所以如果這類難題做錯了,那就讓它錯吧,我的目標不是800。複習的時候,努力把每個知識點都掌握都吃透,避免犯粗心類的錯誤,努力把自己的境界從610提高到700(目標遠大的話就多花時間把自己的知識水平提高到750),然後自己境界外的難題能弄懂就懂,不能的話就多把時間花在符合自己水平的題目上。

4. 關於短板

一定要找到自己的短板,並把它補上去。

找到短板。一戰前我以為我語法還是蠻好的咧,結果考完試後28th的成績又啪啪啪打臉了,二戰前我以為我閱讀還蠻好的,邏輯做的題太少了可能不太擅長,結果考完閱讀60多,邏輯84th。所以可能模考的作用就在這吧,定時,給你高壓,讓你找到自己的短板。

補上短板,短板就是你的弱點,你薄弱的地方,也是你最不想改變,最難改變的攔路石。花的時間可能最多,但成效可能最小。但還能怎樣呢,還是要補啊啊啊啊。你不補上去,改天它就來絆你腳了。

如果你對心經中的內容有獨特的觀點或疑問,

歡迎留言與我們討論。

最時新的GMAT/TOEFL心經,完全原創撰寫,最真實的經驗。與真實的他們學習、互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NativeStudy 的精彩文章:

TAG:NativeStud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