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反佛教的《色戒》

反佛教的《色戒》

好報原創作品,作者:報大人



這是報大人「每天寫一篇字」計劃第57天的作品







如果不是充分地投入生活,如何能夠通達這種智慧?


如果不充分地活,要這樣的智慧何用?






1


多年前,李安拍了部《色,戒》。是他在情色表現力度方面最大膽的作品。


然而,在我看來,這部電影想表達的東西實在有些簡單。無非就是原著作者張愛玲那句頗為大膽的話語的故事演繹:通往女人靈魂的通道是陰道。




因為性,一個女人產生了愛。而這份愛,讓這個女人可以拋棄一切,什麼國家大義,什麼是非觀念,甚至個人生命安危,統統不要。


你說這是愛么?對女主角王佳芝來說,算是。


對那個她所愛上的漢奸特務易先生來說,算是愛嗎?


你要說是,我就呵呵。




這是一部女性存在主義作品。存在先於意義。沒有那麼多需要追問的意義。這便是這部電影在我看來最大的意義。




2


《色,戒》引起震撼性的反響,主要在於李安以一種極直接大膽的方式,講了一個非常簡單但大家通常不會承認的現實。它迎合了這個時代的討論需要及偷窺欲求。




我對這部電影覺得一般,是由於我在此之前,看過一部泰國同名電影,也叫《色戒》,鍾麗緹主演。相比之下,那是一部要深奧得多的電影,甚至有些令人費解。佛教的故事背景,討論的是人的慾望和佛教

解脫

的衝突。

如何面對自己的慾望,是每一個生命都需要面對的命題。

而這部電影提供了非常有趣的視角,它帶來的啟發意義也要複雜得多。




十幾年前我看過這個電影,對電影中男主角面對慾望與求道的矛盾糾結,印象深刻。


今天剛好

DVD

碟片就在手邊,以選看片斷的方式重溫了電影中的絕大部分內容,竟然又有了新的發現。







3


原來這個電影的導演

雄心大得很

!說得嚴重一些,這是一部

反佛教的電影




電影中的男主角叫達世,一位

5

歲即出家、在寺廟長大、成年後在山洞中苦修三年的年輕僧人。

佛祖菩提樹下靜坐七天七夜,開悟成佛。


達摩面壁十年,一朝開悟,成為禪宗始姐。


這些最經典的佛教啟示錄告訴我們,靜坐苦修,是佛教尋求開悟、脫離煩惱人生的基本法門。




事實上,佛教雖然分支眾多,但靜坐修禪,禁慾苦修,仍然被認為是開悟成佛的最重要途徑。




所以,達世

5

歲入佛門,成年後又在山洞中與世隔絕,枯坐三年,出洞之際,頭髮幾米長,手指甲長得捲成了大麻花,因為長期閉目,眼睛見不得光,因為長期打坐,身體也需要調養才能恢復正常機能。




他的苦修禁慾可謂達到一種極致狀態。照說離開悟成佛很近。








4


然而,在寺廟中恢復身體的過程中,達世作為一個男人的身體本能卻也開始頑固地復甦。在人山人海的佛教儀式上,他獨獨於人群中看見女人奶孩子的乳房,並開始連續發春夢,夜晚遺精。




他的身體終究還是一個凡夫俗子的身體。而他體內的情慾一經發動,便如猛獸,不可遏止。多年靜修輕易破功。




他苦惱,他的方丈苦惱,他的同門師弟也苦惱。


方丈讓他到一個山洞去見一位在那裡隱居修行到老的老僧人。老僧人拿出一些經書給他看。原來都是日本的春宮浮世繪,畫著男女交合的畫面。但稍一翻動紙面,正在交合的男女面相,便成為猙獰的骷髏。




這就是

白骨觀

的教法吧。


然而,在人的自然情慾面前,這些經書紙卷,這些交合男女幻化為骷髏的情景,是多麼蒼白無力的教條。




乃至於達世的苦惱不僅未除,而且生髮出對佛祖教法的質疑!




他問方丈:佛祖

29

歲才出家修行並且悟道,此前,他過的是俗世生活。難道他的開悟不是因為經歷了俗世生活後才會出現的么?

5

歲出家,沒經歷過俗世生活的歡樂,就算我開悟成佛,那我的樂趣又在哪裡呢?




這真是經典的一問。體現了電影導演探討這個問題的意圖。




方丈答不上來這個問題。便說:

你下山到村莊里去吧,去圓你俗世生活的夢想吧。




於是,達世脫下了僧袍,披上了俗衣,騎著白馬,風馳電掣一般地下山,奔向俗世紅塵,奔向他期待中的新的修行道場。


他想要走一條佛祖式的修行道路。






5


只因為他此前下山時,認識了一個農戶家漂亮的女兒瑟瑪。他對瑟瑪念念不忘。於是,他回到那個村莊,跑到那個農戶家,當了一名割莊稼的短期工人。




他抓住機會對瑟瑪表白。瑟瑪感動於這個某種意義上為了她而還俗的僧人。他們有了魚水之歡。那是一場天為被地為床的激情野合。情慾的美好第一次浸透了達世的身體和靈魂。




代價是,他們的

姦情

暴露。


但因禍得福的是,村莊里的族長判定這通姦的二人結為夫妻。


達世終於和夢中的情人成為合法的伴侶。達世住在瑟瑪家,與瑟瑪及她的爸爸媽媽一起生活。


他的情慾終於有了合理合法的出口。他過上了平靜的俗世生活。




與所有其他俗世中的男人一樣,他與妻子日出而作,日落而棲,夜夜笙歌,盡享魚水之歡,然後,孩子出生,陪伴孩子成長,白天勞作

……


這期間,達世還和收糧的奸商鬥智半勇,把自己的莊稼運送到鎮上去賣,結果賣出了雙倍的價錢。




當然,也承受了莊稼地被不明大火救掉大半的痛苦。他還大打出手,找到奸商的糧站,最後被暴揍一頓不說,對方還告訴他,瑟瑪家的莊稼不是他燒的,他們是不幹這種事的。




日子就這樣繼續,如果不出新的情況,也許就此過完一生

……










6


然而,還是出現了新的情況。每年豐收季節都要到瑟瑪家打工的一位美麗女人,趁瑟瑪外出賣糧之際,主動勾引達世。




而達世,曾經對這位美麗女人產生情慾,為了抵制這種不適當的情慾,他想過將她辭退,但瑟瑪沒同意。


當這位女人找到機會主動勾引達世時,達世的抵制力終於崩潰了。他體內實在有著強大的情慾,而與妻子日漸平淡的生活,加之為人父母后性生活的不便,他的情慾實際上受到了壓抑。




而這位美麗女人提供了一個出口。他便瘋狂沉醉於這一次外遇偷歡。


偷歡還沒結束,屋外就有動靜。瑟瑪賣糧回家了。




達世催促偷情女子趕緊穿衣離開。


偷情女子離開之前,說了一句令達世心驚肉跳的話:

瑟瑪早就知道你與我會有這一天的。




原來,平靜如水的外表下,瑟瑪洞若觀火,早窺探到了達世內心的一切。


這令達世羞愧難當,雖然妻子回到家後,相安無事,平靜如常,但達世的內心難以平靜。


他回到他修行過的寺廟,想尋回心靈的平靜。但師父已經去世了,他在這裡失去了依靠

……




他回到家,輾轉難眠。


終於,他下決心,要脫離俗世生活,重新回到山中修行。




他趁著夜半,看了看熟睡中的妻兒,雖然

不忍,還是

偷偷離開了家門,向山中走去。






他終於走上了佛祖當年走過的道路:經歷了紅塵中的快樂與煩惱之後,拋家棄子,踏上成佛悟道之路

……




7


然而行至半途,他猛然發現,瑟瑪已騎一匹快馬,在前方路途上等他。




瑟瑪平靜地給羞愧的達世講了一段話。


這段話是關於佛祖出家修行的一段典故。


這段典故,是關於佛祖的妻子耶輸陀羅的。




佛祖為了尋道,有一天離家別子,從此沒再回來。


耶輸陀羅和她的兒子突然就少了半邊天。


她經常面對兒子的追問:

爸爸上哪兒去了?

而不知該如何回答。




耶輸陀羅和兒子就是在佛祖尋道路上的一個犧牲品。


佛祖尋道,並為世人解除煩惱根源,就是以犧牲耶輸陀羅和兒子的幸福為前提的。


而耶輸陀羅,事實上比佛祖本人更早地體悟到眾生的苦難,也許她也曾經有過離家出走去尋道並解救世間疾苦的念頭。但作為女人,她無法拋棄自己的孩子,她留了下來。




直到有一天,她和兒子遭到了佛祖的拋棄。


在此後,耶輸陀羅經歷了孤獨,痛苦,也開始了她的救苦濟貧的事業。




佛教的歷史成就的是佛祖的一世英名。


而背後的那個女人耶輸陀羅,則名不見經傳。


事實上,她的覺悟並不比佛祖晚,她

解救

人間疾苦的發心也未必比佛祖小。




但她成為一個被犧牲被忽略的對象。








8


瑟瑪的話令達世有如大夢初醒。他說:

我跟你一起回家吧!


瑟瑪似乎是用佛祖與耶輸陀羅的典故讓達世反思了自己,為她和孩子挽回了男人的一顆心。




然而,達世的話並未讓瑟瑪展露笑容。相反,她拿出一個布袋,扔在達世的面前,然後從達世面前消失了。


達世打開布袋,那是他的僧缽。




這意味著,瑟瑪已經表達了對他放手的決心,成全他的修行之路。


達世見到僧缽,痛哭倒地,哭聲久久不絕。




9


達世為何痛哭?電影中沒有一個明確的解釋。


在我看來,是因為他到現在才真正體悟到:紅塵中不留痕迹的瑟瑪,才是真正的開悟者。




而為求悟道卻顛倒紅塵、沉淪慾海又糾結痛苦的達世,雖然走在修行路上,但他已經明白,在這條路上,他已經完敗於瑟瑪。


而且他已經失去了一切。


失去了瑟瑪,失去了孩子,失去了平靜的生活,卻並沒有悟道。




佛祖之路是不可複製的。








10


佛教的法門帶不來達世內心的寧靜,它敗給了塵世中一位普通的農婦。


佛教講究修行,許多人修行一世,只為尋找擺脫內心的的煩惱,脫離輪迴。能否脫離輪迴我們不知道,但我們看到,內心的煩惱達世從來沒有根除過。




達世抵制慾望,結果慾望來得更猛烈。


他滿足慾望,卻從來沒有真正暢快過。因為修行的痕迹,佛規教化,會讓他知道,自己是在墮落沉淪。有了分別心,他的心無法寧靜。




而反觀達世在走進俗世之前所身處的僧人的世界,一切看似儀軌分明,每個人謹遵佛規教義,活得清心寡欲,讓人脫離了慾望的糾纏,但那些修行到老的和尚,卻一點也見不到開悟的喜悅和放鬆,甚至根本無法回答年輕修行者達世提出來的對佛祖的基本質疑。


他們只是遵循佛門教化,一輩子在修行,在禁慾。他們似乎忘記了這樣做的目的到底是什麼,他們只是在佛教框定的框框內,小心地活著,他們的生命,見不到任何的活力。




修行的目的究竟是為何呢?


我們生命中樂趣到底是什麼呢?


達世曾經追問他所屬的佛門,但找不到答案,所以來到塵世中尋找。但他依然找不到。




11


所以我覺得,這是一部反佛教的電影。


電影否定了佛祖的成佛之路。因為他犧牲了耶輸陀羅和孩子,這至少不能算是功德圓滿。




而被他犧牲掉的耶輸陀羅,在修行上卻未必低於佛祖本人。只是耶輸陀羅為了孩子,忍受了生活拋給她的一切。


誰更偉大?佛祖還是耶輸陀羅?




而佛祖創建了佛教,佛教的各大寺廟裡有無數專業修行者,按照佛陀的教法在修行,然而,

他們得到他們想要的幸福了嗎?




12


在紅塵中摸爬滾打的農家女瑟瑪,卻反而順應生命之流,

愛情來時,接受,並享受它;愛情走時,不留,勇敢面對,並堅強地生活下去。




命運並非對她公平。然而,

就算是這不公,她也一口吞下,並不怨天,尤人。


她也不依靠男人的施捨去過活。




當達世說:

我跟你一起回家

,她知道,那只是一時的心軟,那樣的愛已經失去意義。


所以,她說完她的話

——

實際上是給達世布了一次道

——

然後,自動消失。




就像她在與孩子玩耍時教導孩子的:

讓它流入大海。




一個普通的農婦,卻擁有佛門職業修行人一世苦修也未必能夠通達的智慧。


真正的生活智慧。




如果不是充分地投入生活,如何能夠通達這種智慧?


如果不充分地活,要這樣的智慧何用?











報大人:好報主編。為讓寫作成為一種習慣,讓文字像打開自來水一樣自然流淌,現正在堅持每天寫一篇文字。


進入我的個人公號,閱讀「每日寫一篇字

計劃的一篇作品:


我為何自毀前程,放棄高大上職業,當一個自由人



可隨手關注公號「報大人」,

第一時間看到報大人每日一文更新!








本文由好報原創。歡迎轉發朋友圈。公號轉載請後台回復「轉載」。



一生那麼短,


為何碌碌度過




好報



每個生命都要發光!


長按二維碼關注


↓↓↓↓↓↓









為了這一滴源自枸杞的精華,兩個男人一個守了9年,一個追了20載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好報 的精彩文章:

央視曝光紙巾黑幕後,他耗時17年研發出可以吃的紙,難以置信的柔軟,一天賣1個億!
變態的日本人
何處惹塵埃
要不要做人生規劃?
這個泰拳冠軍出身的花臂和尚,為拯救孩子,與毒品鬥爭25年,卻並不依靠暴力……

TAG:好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