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國面積不到中國的十萬分之一,卻敢向英德兩國宣戰,逆天至極
文/格瓦拉同志
國際社會好比一個龐大的叢林,各國自有其生存發展之道。總體而論,大國發展靠實力,小國生存靠智力,無論方法如何,目的無非是維護國家尊嚴,並儘可能地擴張影響力。這國家尊嚴就好比「臉面」,容不得別國輕易褻瀆。一旦面子嚴重受損,大國自然會發雷霆萬鈞之怒,小國也難免會有魚死網破之舉。比如二戰期間,歐洲彈丸小國聖馬利諾,面積還不到中國的十萬分之一,卻敢於向英德兩大強敵宣戰,實在匪夷所思。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聖馬利諾位於南歐亞平寧半島,四境被義大利包裹,國土面積只有61.2平方公里,人口到今天也才剛過3萬人。雖然國小民寡,但聖馬利諾的歷史卻很悠久,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301年,為當今世界最古老的共和國。建國後的聖馬利諾,大概是面積太小容易引起忽視的緣故,周遭列強即使彼此間打得再熱鬧,似乎戰火也很少波及到這個「世外桃源」,確實是一個很奇異的現象。
聖馬利諾依蒂塔諾山而建,風景優美
1815年第一次維也納會議期間,聖馬利諾作為主權國家的地位得到歐洲列強的普遍承認與尊重。在義大利統一戰爭期間,聖馬利諾積極支持起義者,並為加里波第等民族主義者提供避難所。作為回報,加里波第承諾義大利將保證聖馬利諾的獨立的地位。為此,從1862年起,聖馬利諾與統一後的義大利王國政府簽署了一系列友好條約,並從1872年起正式成為義大利的保護國。
二戰期間,聖馬利諾為避免「惹禍上身」,務實地採取中立立場,對軸心國、同盟國兩大對立集團均保持適當的距離。但在當時「非左即右」的情況下,聖馬利諾的中立立場遭到軸心國的猜忌,同時由於聖馬利諾與義大利傳統友好關係,所以同盟國對其也是心懷芥蒂,採取過一些制裁措施。總之,這是一個兩大陣營都不願相信的國家,同時這個國家還處於前線戰場,這樣的局面讓聖馬利諾的處境微妙而危險。
聖馬利諾處於二戰前線戰場,處境危險
1943年7月,墨索里尼政權垮台,希特勒派傘兵救出了墨索里尼,幫助其在義大利北部組建傀儡政權,同時向南挺近,並威脅聖馬利諾邊境。面對南下的德國大軍,聖馬利諾陷入驚慌之中,為了安撫德國人,聖馬利諾允諾在未來的戰爭中不投靠同盟國。這個承諾,很快就給聖馬利諾招致大災難。
1944年6月26日,英國空軍連續4次對聖馬利諾進行「無差別轟炸」。儘管當時聖馬利諾的邊界線已用巨大的白色十字標示出來,以證明國內既無軍事陣地,也無軍火倉庫,更無德國軍隊過境或駐紮,但依然遭到英國空軍的轟炸,導致60名聖馬利諾公民和義大利難民死亡,另有100多人負傷。
德軍攻佔聖馬利諾
兩邊受氣的聖馬利諾徹底憤怒了,為了表達對世界大戰的憤慨,這個彈丸小國在7月5日宣布同時向英德兩國宣戰!而按照當時的慣例,向英國宣戰便意味著向同盟國全體宣戰,而向德國宣戰則意味著向軸心國全體宣戰。這近似「瘋狂」的舉動,很快就招來強敵的侵襲。
8月10日,由哈里·霍珀指揮的德國陸軍第278國民擲彈兵師突襲聖馬利諾,眾寡不敵的聖馬利諾放棄抵抗,全境被德國佔領。9月19日,尾隨德軍的英印第四步兵師進入聖馬利諾,在蒂塔諾山下的大博爾果鎮與德軍遭遇,雙方兩個營的士兵展開了一場激戰。戰鬥進行了約40分鐘,德軍最終敗下陣來,在留下19具屍體和40餘名傷員後撤離了聖馬利諾。
德軍與英軍在聖馬利諾交戰
在聖馬利諾北邊的科里阿諾山,戰鬥狀況更為激烈,英軍中的傳奇部隊-廓爾喀士兵也出現在戰場上。隨著德軍的撤退,英國不僅沒有追究聖馬利諾對自己宣戰的罪過,反而在聖馬利諾維持了2個多月的秩序,還協助東道主分發食品、救助難民。同年11月,聖馬利諾政府與英國簽署了和平協定,英軍隨即便撤出聖馬利諾。至此,聖馬利諾向兩大陣營同時宣戰事件,以一種近似被兩方無視的結局收場,好不「尷尬」!
聖馬利諾作為彈丸小國,儘管面積還不到中國的十萬分之一,因不堪遭受列強的凌辱,即使明知道憑藉自己的力量對抗強敵,無異螳臂當車、玩火自焚,但還是勇敢的邁出同時向兩大集團宣戰的步子。儘管敗局已在意料之中,但其膽氣實在可嘉。小國受辱依然奮起,如果作為世界數一數二的大國,面對外敵的欺凌,又怎麼可以忍氣吞聲,只做無謂的口舌之爭呢?
※《南史·諸帝本紀》評點二:南梁、南陳諸帝
※神仙還是怪胎?大一統王朝的開國皇帝們,出生時都有哪些異象?
※《南史·諸帝本紀》評點一:劉宋、南齊諸帝
※六位死在無名小卒手中的名將,個個令人嘆惋,第六位極受清廷倚重
※別被《三國演義》給騙了,看似軟弱的劉備,其實也是一位霸氣英雄
TAG:文史磚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