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沒有紮實的太極樁功,不可能練好太極拳

沒有紮實的太極樁功,不可能練好太極拳

現在練太極拳的人,大多數對站樁的功法作用缺乏認識。尤其是不明白太極拳理論和功法的人,他們認為練太極拳站樁枯燥無味,又吃苦。一開始練拳便急於練拳架,好像拳架動作就是一切,以為只要有拳架就懂太極拳了。

有的雖也按功法站樁,但只走過場,不肯認真下功夫。他們視站樁為初級功,視走架、推手、散手為中高級功。對站樁只是一個過渡,便往走架、推手、散手、發放手方面研究。所以進入走架、推手、散手之後,不再回頭練站樁了。

凡不重視站樁的作法都是不正確的。因為由於缺乏樁功基礎。一旦進入走架、推手。上身很容易出現很多不必要的緊張,致使走架、推手不能便利從心,進入散手、發放手之後問題更為突出,處處覺得心有餘而力不足,影響太極功法的發揮。

如練太極拳者不練站樁就會走很多彎路,結果還得費更多的時間來補練站樁。實踐證明,有樁功者與缺乏樁功者相比,他們走架、推手、散手的質量有著顯著的差別,前者沉著、自然,後者飄浮、彆扭,缺乏太極拳的拳味。

調 身

1.抱球式。兩足平行分開,與肩同寬,自然站立;頭部正直,似有線上提,似頂非頂;下頦微收;舌自然置放,不抵上齶;雙眼輕輕閉合;雙肩自然下垂,不可聳肩。

雙手慢慢移至胸前,高與肩平,距離約30厘米手心向內呈抱球狀,手指分開而微曲,兩手約離兩三拳遠,腋下虛空,胸背自然垂直,心窩微收;伸腰沉跨,臀部略向後坐;雙膝微曲,不過足尖;足以自然涵虛,足趾似有抓地之意。

以上這些要求不可刻意追求,應在自虛,足趾似有抓地之意。以上這些要求不可刻意追求,應在自然中逐步形成,最終達到全身舒展,微有挺拔之勢。

2.扶按式。保持上述球式,而後兩手翻掌,手心向下,緩緩下降到與腰帶同高的位置,兩手間的距離與肩同寬,手掌似乎輕輕按在水中漂浮的木板上,重心稍偏前掌,身體略前傾。

3.休息式。同抱球式,只是兩臂自然背於身後,兩手背腕關節置於腰髖部,雙手五指自然分開,如各握一小紙球狀。

調 心

1.抱球式。設想胸前懷抱一個極薄的紙球,若用力抱,紙球會癟;若無心抱,則紙球會飄去。要求似用力而非用力,紙球既不會癟,也不會抱掉。注意當以雙手臂和胸腹來感受這個球的存在,用意念而不用力。

2.扶按式。設想雙手扶按漂浮在水中的木板,稍覺用力按時,身體略有向上伸拔之意,木板則下沉;雙臂放鬆不用力時,木板浮起,身體似略向下坐和回縮,隨手下的木板起浮,體會周身的伸縮吞吐之勢。注意這一切仍須用意念而不用力去做,不可露於外形。

3.休息式。設想身處海邊,兩腳如踩在鬆軟的沙灘上,全身沐浴於溫暖的陽光下,微風吹拂,心曠神怡。雙手所抓的紙球既不緊也不松,抓之用意念不用力。

調 息

無論取上述何種姿勢,均要求自然呼吸。既不提氣,也不沉氣。可以鼻呼鼻吸,也可以鼻吸口呼或口鼻同時呼吸。久而久之,呼吸自然達到深長柔細,也會自然形成腹式呼吸,此過程不可人為造作,要自然形成。

太極拳站樁分為無極樁、馬步樁、川字樁、踩腿法四種。站樁要站的時間根據練習者自己的身體情況來站。

………………… END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太極 的精彩文章:

太極手操來了!趕走你的滑鼠手!
格鬥狂人與太極大師「狂打嘴仗」,就是不開打!聊天記錄曝光,或約戰紹興
【視頻】太極拳對練
太極拳的「神「意「氣」內功理法分析
太極拳以氣帶手之沾黏勁的應用與體會

TAG:太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