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蘭科學家開發纖維素鈉米纖維新用途,制癒合無疤傷口型「創可貼」
納米纖維素尚未被批准用於醫療用途,這意味著在醫療應用之前需要幾年時間。
據悉,芬蘭 VTT 技術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員正在用纖維素納米纖維開發 3D 列印材料,以製造一種可以監測傷口情況的 3D 傷口護理產品供醫院使用。
已經證明3D列印適用於製造複雜、定製和輕型結構的物體。目前,除了熱塑性塑料,3D列印所需的材料還包括金屬、陶瓷和食品等。 其中,3D列印中的生物材料選擇範圍仍然相當有限,因為生物材料的獨特性質為列印過程提出了獨特的挑戰:它們的結構在列印過程中不能崩潰,並且製造的物體在乾燥後必須保持足夠堅固。不過,在3D生物材料細絲中,商業產品已經存在。
纖維素納米纖維為開發高耐用性、基於生物的3D列印材料提供了可能,其未來可以替代目前使用的化學品,如樹脂、合成增稠劑、強化劑和塑料。
值得注意的是,納米纖維素是醫學應用中的優選,例如作為藥物分子的載體。現在,VTT開發了一種關於納米纖維素的新技術,他們將蛋白質附著在3D印刷膠粘繃帶上,其中蛋白質可以幫助促進傷口周圍皮膚細胞的生長,使癒合的傷口區域保持柔性,而不是長出硬的瘢痕。
對此,VTT的高級科學家Panu Lahtinen說:「通過使用納米纖維素,我們已經成功地創建了吸收液體三維結構,比通常用於傷口護理的比較藻酸鹽纖維敷料的效率高三倍。」
此外,這種 3D 列印傷口護理產品甚至可以整合入電子元件。其中,測量電極用銀墨印刷在由聚氨酯--納米纖維素製成的膜上,電極為VTT開發的無線FlexNode讀取器提供連接點,且電極被膜的另一層保護。在該層壓的頂部是三維印刷傷口護理凝膠,其中納米纖維素,藻酸鹽和甘油作為活性成分。 這樣,FlexNode讀取器可以將傷口的溫度或生物阻抗數據無線傳輸到醫療保健團隊使用的計算機。
據悉,這項發展是與坦佩雷大學合作完成的,由芬蘭科學院的BioDisp3D計劃資助,相同的材料開發過程也可用於化妝品行業或人造骨的製造中。
但納米纖維素尚未被批准用於醫療用途,這意味著在醫療應用之前需要幾年時間。
※做手機的三星又要布局無人駕駛,還帶來了3億美元做投資
※堪稱「體內CPU」的微型醫療設備,可以讓醫生自定義診斷方式
※科大訊飛胡郁:我所領導的超腦項目,代表了AI的未來
※人工智慧浪潮已至,李開復指出入局AI的四種方式
TAG:鎂客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