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為何?朱元璋死前的一道聖旨,遭到了萬人唾罵!
大明太祖高皇帝朱元璋(1328年—1398年6月24日),字國瑞, 原名重八, 後取名興宗,濠州鍾離人(今安徽鳳陽),明朝開國皇帝 洪武三十一年閏五月初十,71歲的朱元璋走到了人生的盡頭,病死於西宮之中。在這位傳奇皇帝謝幕之時,他卻留下最後一道詔書,內容很簡略,但十分殘忍,甚至比殺功臣還狠毒,讓無數世人唾罵!這到底是什麼內容呢?
朱元璋最後一封詔書的內容是啥呢?內容很簡單,「責殉諸妃」!意思很明白,就是讓所有曾侍寢的妃嬪宮女全部殉葬!據記載,「太祖崩,伺寢宮人盡數殉葬」,當時大約有近40位女性為朱元璋殉葬。這道命令堪稱殘忍,因為當時殉葬制已經消亡了一千年。
話說早在商周時期,身處社會上層的貴族死後,就要殺死許多男女奴隸作為殉葬。在他們看來,自己生前享受人間富貴,死後也要有人伺候,因此必須要殺死一些人,到陰間給自己當牛做馬,《墨子》中記載「天子殺殉,眾者數百,寡者數十」。
比如人們從商王陵墓中發現160多具骸骨,曾侯乙墓中也有20多具骸骨,據檢測這些人都是年輕女性。殉葬之風在先秦時期十分盛行,越是身份高的,殉葬的人越多。孔子曾說道,「始作俑者,其無後乎」,連用人俑都被譴責,用活人殉葬豈不是更殘酷嗎?
也正是因為這樣的原因,殉葬制越來越被人們所唾棄,自秦漢開始,殉葬制走向衰亡,甚至被一些朝代所明令禁止,只不過在少數民族政權中偶然有這樣的例子,在中原王朝中幾乎銷聲匿跡。
但到明朝,朱元璋再一次復活了這一制度。自朱元璋開始,明朝共有五位皇帝是有妃嬪殉葬的,明太祖朱元璋有40多位,明成祖朱棣有30多位,明仁宗朱高熾在位時間短,只有5位妃子殉葬,明宣宗朱瞻基有10位,景泰帝朱祁鈺數字不詳,史書只說「諸妃嬪唐氏等」。
那麼殉葬怎麼進行呢?這在中國的史料沒有任何記載,不過朝鮮人卻做了生動的描述,為啥呢?因為殉葬的妃嬪中有朝鮮女性,而這些人的父親曾在明朝做官,還有就是朝鮮的使者經常來到明朝,因此將信息傳回國內。
比如明成祖朱棣死後,三十多位妃嬪宮女被請到一間大殿,享用人世間的最後一餐,然後向明仁宗告別。之後大殿上換上小木床,房樑上懸掛著三十多條帛帶,這是用來殉葬的。妃嬪們痛哭流涕,「哭聲震殿梁」,然後她們「以頭納其中,遂去其床」,生生被勒死。
我們翻看歷史,不難發現,明朝前期的妃嬪幾乎沒有任何記載,他們甚至沒有陵寢存在。比如清朝歷代皇帝,在自己的陵墓旁邊還有一個妃園寢,來專門安葬自己先後過世的妃嬪。而明朝前期沒有這樣建築,究其原因,不是他們的妃嬪少,而是殉葬後,直接埋入皇帝的地宮中。
時至今日,南京的明孝陵、北京的明長陵,以及明仁宗、明宣宗的陵寢均未被發掘,不過其中肯定是非常凄慘的,數十位尚在妙齡的女子,生生的香消玉殞,將人生終結在寒冷陰森的地宮之中。
朱元璋重新確立殉葬制度確實慘無人道,這比殺功臣還殘忍,因為是世代延續的祖宗家法。如果不是明英宗在臨死前,下了一道詔書,「用人殉葬,吾不忍也。此事宜自我止,後世勿復為」,殉葬制度可能還會延續整個明朝!
雖然朱元璋搞了個殉葬制度,但是自古能君無出李世民之右者,其次則朱元璋耳。」朱元璋是農民起義領袖,是應該肯定的,應該寫得好一點,不要寫得那麼壞(指朱元璋的晚年)。朱洪武是個放牛娃出身,人倒也不蠢,他有個謀士叫朱升,很有見識,朱洪武聽了朱升的話「廣積糧,高築牆,緩稱王」,最終取得了民心,得了天下。
內容來自網路,如有侵權,請告知。
※明朝滅亡其實是另有原因
※明軍與倭寇的那些事
※這個人是明朝最受百姓愛戴的太監,手握重權卻為人正直,清廉
※明朝的後期軍隊的脆弱,為何在投降滿清之後,改頭換面成強軍
TAG:明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