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秋色亦可勝春光

秋色亦可勝春光

當一陣涼風吹落槐樹的黃葉,讓寬大的梧桐葉子染上了金秋的顏色,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6個節氣——秋分,飄然而至。

同「春分」一樣,「秋分」也是我國古代最早確立的節氣。每年的9月23日前後,當太陽到達黃經180度便是秋分。今年的秋分明日(9月23日)到達。

「秋分者,陰陽相伴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 這裡的「分」,就是半的意思。具體而言,秋分主要有兩個含義。一是,按照我國古代的四季劃分,秋季從立秋到霜降。秋分日居於秋季90 天之中,旅程過半。二是,這一個秋日晝夜均等,各12小時。這一天,陽光再次直射赤道,此後,陽光直射的位置向南移動,北半球接受到的陽光輻射量越來越少,氣溫下降明顯,夜色長於白天。按物候學的標準,這個時節,長江流域及其以北地區日平均氣溫大都降到了22°C以下,真正的秋天已經來臨。可以說,秋分是初秋到深秋的轉折點。

我國古代將秋分也分為三候:「一候雷始收聲;二候蟄蟲坯戶;三候水始涸」。意思是說,秋分後陰氣開始旺盛,所以不再打雷了。由於天氣變冷,蟄居的蟲子藏入穴中,並以細土密封洞口以防寒氣侵入。此時天氣乾燥,水氣蒸發快,降雨量又減少,湖泊與河流中的水量變少,水量不多的沼澤窪地甚至處於乾涸之中。這也比較形象地描述了這個時間的氣候特點,大部分地區雨季結束,降溫快。正所謂,「白露秋夜,一夜涼一夜」。

雖然此時碧空萬里、蟹肥菊黃,景色宜人,但氣溫變化快的特點,讓秋收、秋耕、秋種的「豐收季」格外忙碌。也是在收穫的季節,人們對五穀豐登,團圓富庶的生活有更多的乞盼吧,秋分曾是傳統的「祭月節」。據記載,早在周朝,就有春分祭日、秋分祭月的習俗。不過,因為秋分這一天在農曆八月里的日子每年不同,不一定都有圓月。而祭月無月則是大煞風景的,所以「祭月節」才由秋分調至中秋。

秋分時節,嶺南一些地方有「 吃秋菜」的舊俗。人們所說的秋菜,實際上是一種野生莧菜。在這一天,人們會用采來的秋菜與魚片等燒「秋湯」,寓意著家宅安康,身強力壯。

「自古逢秋悲寂寥」,但此時正是「秋日勝春朝」的時節。秋高氣爽的秋天是戶外運動的黃金季。登山、慢跑、散步、打球……都是不錯的選擇。特別是在公園、樹林等空氣濕潤度較高的地方鍛煉,不僅可以欣賞美景,也有助於增強抗燥能力,適應秋涼的天氣。為預防秋燥,也可以進行一些飲食上的調養,多吃一些滋陰、潤肺、補液、生津的食物。此外,也要記得給皮膚做些保養,以防乾裂。(人民日報中央廚房·N度生活工作室 文馨)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人民日報中央廚房 的精彩文章:

第二屆敦煌文博會上,外賓發言透露出哪些重要信息
「能與中國做鄰居是我們的福氣」
「一帶一路」跨境聯合採訪,外媒大呼「超贊!」
姚期智:下一代人工智慧,突破口在理論
三代蜘蛛俠,美國「國民英雄」的精神變遷

TAG:人民日報中央廚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