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上古流傳至今︱民間「四神」

上古流傳至今︱民間「四神」

上古流傳至 今

民間四神

香火不斷

灶神 /

山神

/

城隍

/

財神

食無憂

/

四季平安

/

風調雨順

/

財源廣進

在農村漢民族居住地區,每逢農曆初一、十五,家家戶戶除要給已故先祖焚香燒紙外,大都要祭拜灶神、山神、城隍、財神,以求衣食無憂、四季平安、風調雨順,財源廣進。

這種民間風俗從上古流傳至今,代代相傳,香火不斷。

灶神又稱灶王爺,灶君,司命菩薩或灶君司命。

灶神

灶神又稱灶王爺,灶君,司命菩薩或灶君司命。漢族民間祭祀灶神的歷史十分悠久。魏晉以後,灶神有了姓名。隋杜台卿卿《玉燭寶典》引《灶書》稱,「灶神,姓蘇,名吉利,婦名博頰。」祭灶神寄託了漢族勞動人民一種祛邪、避災、祈福的美好願望。

灶神,全銜是「東廚司命九靈元王定福神君」,俗稱「灶君」,或稱「灶君公」、「司命真君」、「九天東廚煙主」、「護宅天尊」或「灶王」。

灶神之起源甚早,商朝已開始在漢族民間供奉,及周禮以吁瑣之子黎為灶神等。

秦漢以前更被列為主要的五祀之一,和門神、井神、廁神和中溜神五位神靈共同負責一家人的平安。灶神之所以受人敬重,除了因掌管人們的飲食,賜於生活上的便利外,灶神的職責,是玉皇大帝派遣到人間考察一家善惡之職的官員。灶神左右隨侍兩神,一捧「善罐」、一捧「惡罐」,隨時將一家人的行為記錄保存於罐中,年終時總計之後再向玉皇大帝報告。十二月廿四日就是灶神離開人間,上天向玉皇大帝稟報一家人這一年來所做所為的日子,又稱「辭灶」,所以家家戶戶都要「送灶神」。謝灶之期也分階層,關於何時謝灶,漢族民間有所謂「官辭三」、「民辭四」、「鄧家辭五」,有稱:忘了辭五,別辭六,就是說,二十三、二十四沒辭,就辭五,但千萬不要辭六了。「官」指官紳權貴,習慣於年廿三謝灶。「民」指一般平民百姓,會在年廿四謝灶,「鄧家」即指水上人家,會在年廿五舉行。但是漢族民間百姓大部會選擇年廿三謝灶,希望有貴氣,取其意頭。

送灶神的供品一般都用一些又甜又黏的東西如糖果、湯圓、豬血糕等,用這些又黏又甜的東西,目的是要塞灶神的嘴巴,讓他上天時多在玉皇大帝面前說些好話,所謂「吃甜甜,說好話」,「好話傳上天,壞話丟一邊」。一般家家戶戶都貼年畫灶君,兩邊貼有對聯「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上天去多言好事,下界回宮降吉祥」。另外,黏住灶神的嘴巴,讓他難開口說壞話。也有人用酒糟去塗灶君稱之為「醉司命」,意思是要把灶神弄醉,讓他醉眼昏花,頭腦不清,以使其少打幾個小報告。因此,祭灶神象徵著祈求降福免災的意思。

在祭灶君之時,擺齊供品,焚香祭拜,接著第一次進酒,此時要向灶君誠心禱告,完畢後再進行第二次進酒,進第三次酒之後,將舊有的灶君像撕下,連同甲馬及財帛一起焚燒,代表送灶君上天,儀式便順利完成。而焚燒一個用篾扎紙糊的馬,是作為灶神上天的坐騎,還要準備一點黃豆和乾草,作為灶神和馬長途跋涉所需的乾糧、草料。此外還要焚香、叩首,並在灶坑裡抓幾把柴火灰,平撒在灶前地面上,並喃喃叮嚀:「上天言好事,回宮降平安」之類的話,送走神明後,可別忘了正月初四(一說除夕夜)把眾神接回來,此之謂「接灶」或「接神」。接灶神的儀式很簡單,只要在灶台上重新貼一張新的灶君畫像即可。

灶神,姓蘇,名吉利,婦名博頰─

《禮記·祭法》:「山林川穀丘陵,能出雲,為風雨,見怪物,皆曰神。」

山神

古代漢族人民將山嶽神化而加以崇拜。

從山神的稱謂上看,山神崇拜極為複雜,各種鬼怪精靈皆依附於山。最終,各種鬼怪精靈的名稱及差異分界都消失了,或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而互相融合了。演變成了每一地區的主要山峰皆有人格化了的山神居住。

《禮記·祭法》:「山林川穀丘陵,能出雲,為風雨,見怪物,皆曰神。」虞舜具時即有「望于山川,遍於群神」的祭制,傳說舜曾巡祭泰山、衡山、華山和恆山。歷代天子封禪祭天地,也要對山神進行大祭。祭山時大多用玉石和玉器埋於地下,也有用「投」和「懸」的祭法,即將祭品雞、羊、豬或玉石投入山谷或懸在樹梢。

聽村裡的二爺爺說:山神之所以能受到人們的崇拜,是因為它能呼風喚雨,下雪和冰雹,能保佑我們平安健康,牲畜興旺,它也能降災降難,危害我們。山神像天、地一樣不好不壞,亦好也壞。我們敬重它、懇求它、拜服於它。山神比任何一種神靈都更容易被觸怒。凡是經過高山雪嶺,懸岩絕壁,原始森林等地方,都必須處處小心,最好不要高聲喧嘩,大吵大鬧,否則觸怒了山神,立刻就會召來狂風怒卷,雷電交加,大雨傾盆,泛濫成災;若是冬天,就會風雪瀰漫,鋪天蓋地,因此,山神被尊為靈驗的神。同時山神經常以騎馬的獵人形象巡遊在高山峽谷之中,人很容易面對面地碰到他們,一旦觸犯,輕者患病,重者死亡。

居住大山深處的鄉民們對山神的崇拜尤其突出,鄉民們認為任何一座山峰都有神靈。這些神祇和精靈主宰著人們的吉凶禍福。這是由於山區農民世世代代繁衍生息在大山深處的特定地理環境所決定的。居住山區,崇山峻岭幾乎比比皆是,那些險峻的山巒,都被視為有神祇和精靈存在。我們知道,自然崇拜的對象,是以直接為人們感官所覺察的自然力和自然物為崇拜對象的,這就是山區農民之所以對山神特別崇拜的原因。

在山區農民的心目中,山神是享有很大的權力的,它主宰著風雨雷電、狩獵、採集的豐歉。不過這種權力的賦予,是隨著社會生活發展而逐漸擴大的。由於山區氣候多變,多有雪雹之災,鄉民們便認為,這是山神在雲層中吐毒水而形成的;狩獵和採集的豐歉,都是山神的懲罰和賜予。到今天的某些禁忌,仍與山神的喜怒有一定關係。例如人們路經高山峽谷、懸崖絕壁和原始森林時,是不能大喊大叫,高聲喧嘩的。按鄉民們的解釋是:「山神之所以神通廣大,是因為山是神的附著之地」、「山神的根基雖在空中和光明之處,但其主要的活動場所在高山峽谷之中。它已不僅止於主宰風雪冰雹和狩獵、採集的豐歉,它還主宰著天時地利的順逆,生物的興衰繁減,人們的安危生死,甚至瘟疫的傳播和消除也劃歸到它的職權範圍。

每一地區的主要山峰皆有人格化了的山神居住─

城隍,是看家護院的神,民間稱其城隍爺。

城隍

城隍,是看家護院的神,民間稱其城隍爺。

在漢族居住地農村,每個村或每個姓氏都建有城隍廟。「隍」,本來指沒有水的護城壕。古人認為神保佑著人們,從而產生了城隍爺及其廟。明太祖朱元璋曾是土地廟裡的小和尚,做了皇帝後,他對土地公公及其上級城隍爺極為推崇愛戴。他下旨京城和幾個大城市的城隍爺的神職為王,職位為正一品。各府、州、縣城隍爺的神職分別為公、侯、伯,從而與當地的官署衙門同等級別,使城隍廟興旺起來。

因為城隍爺是人們心目中的陰間長官,所以很多地方的城隍爺常以去世的英雄或名臣來充任。希望他們的英靈能和生前一樣護佑百姓,除暴安良。例如北京的城隍爺是文天祥、楊椒山。文天祥是南宋忠臣,這是眾人所共知的。楊椒山是明代大臣,因彈劾奸相嚴嵩,被捕入獄,死於昏君奸臣之手。杭州城隍爺周新,在明朝永樂時任浙江按察使,鐵面無私,人稱「冷麵寒鐵」。後遭奸臣污陷而死。南寧、桂林的城隍爺是蘇緘和浙江紹興的城隍爺龐元,均是忠臣良將,對百姓寬厚仁慈。鄭州的城隍叫紀信,在劉邦被項羽圍困期間,扮劉邦假降,劉邦則趁機衝出城門。紀信被項羽怒焚,百姓念其忠烈,尊其為鄭州城隍。

最使人感興趣的是上海的城隍爺,近百年來,供奉在上海城隍廟大殿中的「三城隍」都是大有來頭的名人。上海老城隍廟原為霍光神祠,供奉的是東漢名將霍光神主。上海建城隍廟,相沿成習,霍光成了上海資格最老的城隍爺。秦裕伯是元末明初河北大名人,曾在上海住過。傳說他是一個孝子,因其母感嘆未見過金鑾殿,故專門建了一座象金鑾殿的建築。被人告密,皇帝派員來查,他就連夜將殿改成金山神廟,躲過了一場災禍。清軍南下時,遭到上海地區人民的強烈抵抗,清軍將領原準備屠城。屠城前夜,清軍將領夢見了秦裕伯,秦警告他不準殺人,這才取消了屠城計劃。因秦裕伯「顯靈」,救了上海百姓,故被列為城隍爺。使上海人真正頂禮膜拜的是第三位城隍爺。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後,市民從「陳公祠」中請出了1842年第二次鴉片戰爭中血染吳淞口、在吳淞炮台戰死的江南提督陳化成的神像。當年被供奉在大殿後進的陳化成塑像,被民間雕塑家塑成滿面火紅、神采飛揚、目光炯炯、栩栩如生的英雄形象。這三尊城隍爺在「文革」中被「掃地出門」。現已尊神歸位。

每個村或每個姓氏都建有城隍廟

財神爺在漢族民間傳說中是主管財源的神明

財神

財神爺在漢族民間傳說中是主管財源的神明,主要分為兩大類:一是道教賜封,二是漢族民間信仰。道教賜封為天官上神,漢族民間信仰為天官天仙。

道教賜封並不稱為財神,而是在所官職上加封神明。中國大乘佛教里也有財神:北方多聞天王和善財童子。現代,為了迎合大家的心理需要,還推出了網路財神和電子財神等。

中國主要供奉的五大財神,分別是:王亥(華商始祖),文財神:比干(東)、范蠡(南),武財神:關公(西)、趙公明(北)。還有其它四方財神:端木賜(西南)、李詭祖(東北)、管仲(東南)、白圭(西北)。

以上曾被七布施:一為和顏施:對於別人給予和顏悅色的布施;二為言施:向人說好話的布施,存好心做好事做好人說好話,並勉人切實力行;三為心施:為對方設想的心,體貼眾生的心的布施;四為眼施:用慈愛和氣的眼神看人;五為身施:身體力行幫助別人;六為座施:讓座給需要的人的布施;七為察施:不用問對方就能察覺對方的心,並給予相對其所需的方便的布施。

中國傳統的漢族民俗是正月初五拜財神,七月二十二祭祀財神生日,又叫財神節。該習俗遍及整個中國大陸,港澳台,南亞國家及華人聚居之地。

這一天,所有的經商業戶,都要大放鞭炮,大宴賓朋,感謝財神的到來,感謝親戚朋友的大力支持......大吉大利、開開心心、歡歡喜喜,所有美好的語言一起開放。鞭炮自清晨開始,一直延續到午後。中午宴賓朋,晚上親人聚,熱熱鬧鬧一整天。祭祀時,紅燭高燒,鞭炮齊鳴,用面做成元寶、聖蟲,或用錢做成錢龍,吃水餃謂之「元寶」,意謂招財進寶。

財神趙公明,姓趙名朗,字公明,終南山人氏。相傳原是日精之一。古時天有十個太陽,被后羿射下九日後,九個太陽墜落於峨眉山,變成為九鬼王。八鬼行病害人,獨趙公明變為人,隱居九老洞中修鍊得道。《封神演義》雲:商朝末期,紂王暴虐無道,周武王興兵伐紂。武王的姜子牙和紂王的聞太師,各事其主。搬動了天兵天將,許多神仙也參與了。出現一幕幕驚險激烈人仙混戰的場面。在斗陣鬥法中,聞太師被姜子牙攻破,損兵折將。正無計可施時,忽然想起峨眉山的道友趙公明,便親自來迎請趙公明出山相助。趙公明隨同前往,也未挽回局面,反受其害。後姜子牙封神,封趙公明為「金龍如意正一龍虎玄壇真君」,率領招寶天尊、納珍天尊、招財使者和利市仙官等,統管人世間一切金銀財寶。

趙公明在峨眉山的修行洞府--九老洞,位於峨眉山中區的仙峰岩,洞內有一石床,傳為趙公明修鍊時睡過。人民便在此建了一座神台,奉趙公明神像,稱財神殿。許多到過峨眉山的人,都要到財神前祭拜。祈禱或許願,想多點財氣、財運和好運。

財帛星君李詭祖在漢族民間最受歡迎,他的畫像經常與「福」、「祿」、「壽」三星和喜神列在一起,合起來為福、祿、壽、財、喜。增幅財神畫像文雅非凡,錦衣玉帶,頭戴朝冠,身穿紅袍,白臉長須,面帶笑容,左手執「如意」,右手執「聚寶盆」,寫著「招財進寶」四字。身後二童子為他打著日月障扇。左青龍,右白虎,口吐孔錢和元寶,顯得這位財神爺神通廣大,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源源而來的金印財寶。

李詭祖又稱增福相公,文財神,增福財神,福善平施公。姓李名詭祖。生日七月二十二。魏孝文帝時任曲梁(今河北曲周)縣令,清廉愛民,去世後立祠祭祀。五代後唐明宗天成元年(926年)被賜封「神君增福相公」,元代(1271年-1368年)被賜封「福善平施公」。河北省曲周縣有祭祀李詭祖的「增福廟」和李相公墓。

春節時,一般人家必懸掛財神圖於正廳,祈求財運、福運。正月初五,各商店開市,一大早就金鑼爆竹、牲醴畢陳,以迎接財神。據《古禾雜識》記載:「初四日午後接灶,至夜則接路頭,大家小戶門前各懸燈二盞,中堂陳設水果、粉團、魚肉等物,並有路頭飯、路頭湯,鄙俚之至。」清人顧鐵卿《清嘉錄》中引了一首蔡雲的竹枝詞,描繪了蘇州人初五迎財神的情形:「五日財源五日求,一年心愿一時酬;提防別處迎神早,隔夜匆匆抱路頭」。「抱路頭」亦即「迎財神」。我國南方地區有在正月初一拜財神,正月初五接財神的習俗。是日家家戶戶擺供品為財神祝壽,祈求財神賜福,保佑來年財源廣進,五穀豐登,幸福美滿。

道教賜封為天官上神,漢族民間信仰為天官天仙─

代代相傳,香火不斷

獅子山上,一輪紅日冉冉升起,

光芒萬丈,朝之未來

「晨陽東升」工作室

文字編輯 ▏錢書忠、錢樂元

本文原創 ▏忠哥

圖文編輯 ▏Jessica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歡迎分享到朋友圈

本微信公眾號評論功能現已開啟,歡迎留言

本文圖片來源 : 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晨陽東升 的精彩文章:

晨陽東升︱讀書與感恩

TAG:晨陽東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