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道家小還丹功-返還功

道家小還丹功-返還功

返還功是古代道家功法,具有強身延年的功效,由湖南瀏陽縣中醫院沈岳武老中醫繼承下來。練功只需一席平坦場地,以空氣新鮮、潔靜之處為宜。靠山水花木之處更好。早晚面向規定方向。排除雜念,須無為中求有為,立正,兩目直觀。以意迴光返照,以目內視,意守祖竅(臍內三寸,亦稱天根,俗稱三叉路口、地產),獨自練功。返還功分動功與靜功,動靜功法均以意守和調整呼吸為關鍵。

動動

動功分八個動作(每個動作反覆四次)。

01

一氣三清

詩曰:

一氣三清透頂門,任其百脈自調勻。

周身輾轉舒經絡,氣在先天法自通。

保持立正姿勢;兩足與肩平開,足趾作抓地狀。兩手自然垂直,氣沉丹田,意守祖竅。中正安舒,兩手向前如托東西一樣,掌心向天,緩緩伸直向頭頂,讓氣從足趾伸到頂尖(頭頂)後,再緩緩以意降下,手緩緩向下歸還原狀。

02

橫擔日月

詩曰:

橫擔日月向前推,吐納綿綿著急催。

齒落髮頒空嘆息,快把長生法奮追。

保持立正姿勢:兩足與肩平開,氣沉丹田,兩手向前伸平,掌心向上,兩手平開如一字,掌心向左右,氣隨動作均勻吸入,氣吸足時,再兩手回歸,向前伸平(掌心向下)。再作轆轤式(立圈式)將手收縮平耳,又如推球一樣運出,緩緩歸還原式,氣隨動作徐徐呼出。

03

霸王舉鼎

詩曰:

霸王舉鼎練纏功,內練功夫無止境。

柔中剛化引虛門,彼此之中動中靜。

保持立正姿勢:右手握拳上舉,左手徐徐下降,吸氣,腹向後(命門)收回,動作做完,吸氣止。左腳向左踏開一步兩手向左抱圈狀,目視兩手圈中,氣徐徐胸放腹,左右反覆四次。

04

法輪常轉

詩曰:

法輪常轉象圓周,守法殷勤靠自修。

洗髓九年除色相,左右盤旋萬事休。

保持立正姿勢:氣沉丹田,一手放於臍部,一手貼於命門,右手隨身向左轉90度,再向右轉90度,頸、背、脊、腰椎隨身轉動,每一圓周一息,左右動作交替。

05

彭祖抹須

詩曰:

彭祖抹須走內旋,借撩須式易坤乾。

支撐弓步隨身換,變化全憑意在沾。

保持立正姿勢:氣沉丹田,兩手分別在胸前作撩須式,吸氣後動作起,呼氣隨動作完。左腳向左邁出一步,身向左轉90度,呈弓箭步,雙手從兩腮做抹須動作,握須從乳部向前推出。

06

金剛伏虎

詩曰:

金剛伏虎走腳功,挑纏勾跨側腰伸。

頻頻穩紮金雞立,伏虎全憑剎那中。

保持立正姿式:氣沉丹田,左腳向前挑起,再屈膝,收回平臍。然而兩手握拳向上,腳向側提起,身體向前稍俯,似金雞獨立狀。然後左腳向前伸出,兩手平開,左腳落地,再作右側,左右交替。

07

銀河入海

詩曰:

銀河入海練大元,送寶歸還母腹邊。

爐中火暖填高坎,全功就在蒂中玄。

保持立正姿勢:氣沉丹田,收腹合胸,左腳向前伸直,仰身,重心落在右腳上,吸氣,兩手與肩平開。落式再呼氣,兩手合掌,掌背相貼,掌心向兩側,內旋,從頭向腹部緩緩插下,呼氣亦隨動作,左右交替。

08

卧學希夷

詩曰:

卧學希夷很自然,壺中日月性中天。

河東運上崑崙頂,無物何塵便是仙。

保持立正姿勢:氣沉丹田,左腳伸出,屈膝,兩手伸出,掌背相貼,手指向下,附於胸前。側睡,右手舉作枕,左手放於髂部,隨左腳緩伸出,呈睡眠狀,緩呼緩吸,左右交替。

收功時,兩手搓掌後,放在鬢角,兩大拇指在風池、風府兩穴橫擦數次,咽津一次,下達丹田。

靜功

靜功分調息,胎息,乾元,純陽等四層功夫,由淺入深。其功法有坐法、立法、睡、行法等。為適應臨床之需要,本文主要簡介坐法的調息和胎息功法。

靜坐式有單盤法坐、雙盤坐、木馬坐、一字坐、平坐等。坐式雖殊,練意則一。練功前,排除大小便。選擇一定的位置:如床上、坐椅等。寬衣解帶,正身,兩膝兩手按坐式選擇,兩目向前平視並屏息片刻,讓頭腦清靜,滌除一切雜念,做到正中安舒。

01

調息功

詩曰:

靜坐少思寡慾,冥心調息存神。

此是返還妙訣,學者可以體會。

舌平,舌尖抵於天河(上齶近門齒部位)。兩目垂簾,松腹,意守祖竅。勻其鼻息,使呼吸柔細勻長。鼻吸口呼時,吸氣收腹,使丹田之氣上行。呼氣放腹,以意運氣下達丹田,在調息功練就時,自有口中津液增多等現象,則為胎息功打好基礎。

02

胎息功

詩曰:

法練乾坤祖,陰陽本是宗。

殷勤持此法,長壽貌如童。

姿勢如前,在調息功呼吸深細柔長的基礎上,易後天呼吸為先天之呼吸(即胎息呼吸,內呼吸,又曰屏呼吸)。做內呼吸時,呼氣舌尖抵「天河」,吸氣舌尖轉下,練至「口中沾沾潤,唾液咽下腹中涼」,則為乾元功奠定了基礎。

至於乾元和純陽功法,較為繁複,暫不詳解。

丹道修鍊姿式

道家修鍊,非必盤坐。因為這是內在的功夫,並不取決於外在的形式。曾見有人盤坐一生,自我標榜道行不淺,結果仍然不免老病而死,皆因不悟內在丹訣之故。徒然追求外表形式,等於猴子撈月,執形而求,遠道千里。

道家修鍊,不拘外形,行、立、坐、卧、蹲、跪、趴,橫豎均可,而以四大威儀較為常見。丹經云:「行則措足於坦途,住則凝神於太虛,坐則抱臍下之珠,卧則調丹田之息。」

行,可緩步徐行,措足坦途,神態自若,安然行炁。

立,自然站立,腳同肩寬,雙膝微屈,雙手自然下垂,放於體側;或雙手相疊,放于丹田。

坐,可以盤坐,盤坐較為穩固;亦可兩腿放下坐於凳上,雙手相疊 (或掐訣),放于丹田,或手撫兩膝亦可。

卧,可以平躺,先轉動頭部,使脊椎正直,手心向上,置於體側,或雙手相疊,置於丹田;或者側身卧最佳,一手置於頭側或枕肱,另外一手放于丹田。

以上各種姿勢,皆須注意頭脊正直,自然安適,以利氣血流通和放鬆入靜。

試觀華山「睡仙」陳摶老祖,壽享一百一十八歲高齡,終生以睡功作為修鍊手段,至今華山希夷洞內,猶存其卧功睡像。又如「全真七子」之一的王玉陽真人,面對大海站功九年,人稱「鐵腳先生」,而入於大妙,功成道備,大著靈異。皆可證明, 道家修鍊之成就,並不取決於一定盤腿打坐。

明天精彩繼續……

分享此文的一切功德,皆悉迴向給文章原作者及各位讀者...

GIF/28K

如果各位師兄覺得看完對您有幫助,歡迎您的打賞。

無需關注長時間按住二維碼

掃一掃圖中二維碼。

1元,5元,10元,50元,100元任意金額都可以,感謝你的支持!

賞金將用於電腦採購編輯視頻!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修鍊探索 的精彩文章:

腳底養生11招,讓您百病消!
今天教師節-禮敬最偉大的導師釋迦牟尼佛
02/12易筋經:韋馱獻杵第二勢手太陽小腸經
大白傘蓋佛母功德與心咒
您不知道吧?十二個穴道,幾乎可以調理全身所有的疾病!

TAG:修鍊探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