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它被放在《詩經》第一篇,說明孔老夫子不是個糊塗人

它被放在《詩經》第一篇,說明孔老夫子不是個糊塗人

編輯:微信公眾號才韻生活

來源:文治圖書

《詩經》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收集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五百多年的詩歌305篇。在這麼多篇中,「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這句一定是大家從小就學過的。但你真的知道這一句的內涵嗎?現在,就讓流沙河老先生帶我們品讀這篇你耳熟能詳,卻遠未了解的「關雎」。

文章摘自 | 《流沙河講詩經》

作者 | 流沙河

標題 |周南·關雎

「周南」不是一個國家,而是指「洛陽以南周公管轄的地區」。這個周公,不是協助武王伐紂的周公姬旦,而是他的後人,是「周召共和」時期兩個共同輔政的大臣之一(另一個是召公,這個「召」讀shào)。所謂「周召共和」,就是周厲王胡作非為、搞得大家只能「道路以目」以後,國人忍無可忍,於公元前841年發動暴動,把他廢黜了,直到公元前828年才擁立周宣王,這一段時間就是由周公和召公共同主持朝政,史稱「周召共和」。因為周公和召公的封地都在鎬京和洛陽的南面,所以就叫「周南」和「召南」。因為周公和召公是分別留在洛陽、鎬京的,並沒有到封地去做國君,所以不能把這兩個地區稱為「國」,很多研究者把它們和十三國風並稱為「十五國風」,我認為是有問題的。周南就是周公管的這一部分,大致在今天的河南西南部和湖北西北部一帶。

《關雎》是周南的第一首詩,也是《詩經》的開篇。老實說,孔夫子的這個選擇,是動了腦筋的,它表現出的文化觀念、詩歌觀念,比我們今天的許多人還要先進。我們今天如果要去編一本詩選,放在前面的肯定是領袖作品,或者是某個著名詩人的作品,你們去看現在編的詩集文集,哪一本不是這樣?而且主題一定是很嚴肅的。孔夫子卻不是這樣。其實我們不妨想一想:社會是由家庭構成的,家庭是由夫婦構成的,兩性的結合就是天地間第一件大事情,叫作「男女婚姻,人倫之始」。這就是孔夫子的觀念。是不是比我們還先進呢?

全詩可分為五章,是一個漸次遞進的過程:

1.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2.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3.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

4.參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5.參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鐘鼓樂之。

「關關」是一種水鳥的叫聲,它叫「雎鳩」,叫聲是「呱呱呱」的,也就是「關關關」的。雎鳩就是你我都很熟悉的「漁老鴰」,學名「魚鳧」,又叫「鸕鶿」。有人說它就是「魚鷹」,據我的研究,最多只能說它是「魚鷹」之一種。因為另有一種捕魚為食的猛禽,也叫魚鷹,但它沒有這種叫聲。你們去看漁老鴰捕魚:如果一隻漁老鴰發現了魚,馬上就會「呱呱呱」地呼叫,其他的漁老鴰聽到了,就會撲過來圍獵。這就是「關關雎鳩,在河之洲」,說的是河邊沙洲上,一群漁老鴰正在圍獵,一片此起彼伏的叫聲。洲者,河中小島也。出現在這片叫聲中的,是「窈窕淑女」,是君子之人求偶的好對象。「逑」是對象、目標,就是object,「好逑」就是佳偶。窈窕是個連綿詞,就是「以音求義」之詞,不能分開來講「窈」是什麼、「窕」是什麼。「窈窕」就是「遙迢」,遙迢者,遠也。

「雎鳩」,就是捕魚為食的鸕鶿

「窈窕淑女」是說和那美麗的女子距離很遠。這個距離,指的是感情距離:雖然那個淑女就在江邊,可以見到,但是彼此不認識,無緣靠近,就感覺隔得很遠了。這就像《西廂記》裡面,張生初見崔鶯鶯的那個唱詞:「隔花陰,人遠天涯近」——明明和美女只隔一片花陰,因為無法攀識,無從交往,就覺得比天涯還遠了。這種情況就是「窈窕」。漢代的經師們說:「窈窕」是因為淑女住在閨閣之中,很不容易見面。這個解釋,顯然不符合這首詩歌描寫的現場場景。

第二章四句,很值得分析:「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淑女們正在採摘一種叫「荇菜」的水生植物。《詩經》裡面對此有專門的解釋,說這種荇菜是「宗廟祭祀之用」。參差者,長短不齊也,就是長長短短的荇菜在水面漂浮。荇菜的根沒在水中,牽得很長,像藤蔓一樣;葉子是圓的,顏色紫紅,直徑一寸左右,漂浮在水面上,所以採摘時只需要微微彎腰。「左右流之」的這個「流」,是借來表現採摘動作的動詞,相當於「撈」或者「揪」,表現女子採摘的動作:左手撈一下,右手揪一把,腰肢扭來扭去,極盡女子的體態之美。顯然那個時候的風氣是很開放的:這些漂亮女子在水裡采荇菜,雖然不像今天穿三點式泳衣,總不會是穿得很複雜,不然怎麼方便呢?讀到這裡,這首詩的秘密就現出端倪了:它寫的是古代的一種民俗活動。每年的春末夏初,荇菜成熟的時候,各家各戶的年輕女子都到水裡去采,用來敬鬼神、祖先。她們在採摘的時候,搴裳及腰,亮出玉臂美腿,姿態又是那麼優美,就引得城裡的小夥子——也就是「君子」們,都去河邊看,看誰家的女子漂亮,哪個女子身材好看。這就相當於一種含蓄的選美活動。古今人情不遠,這些事是無師自通的,並不是只有今天的小夥子才會欣賞美女。小夥子看得心有所動,夜晚睡覺都老是在想,既覺得伊人遙遠,又實在割捨不下,這就是「寤寐求之」。「寤寐」是個偏義複詞,本來「寤」是指醒來,「寐」是睡著了,聯用的偏義在「寐」,就是夢中都在思念,都在追求。這個「之」是代詞,指那位讓人心動的女子。

他想到了什麼程度呢?「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這個「服」字,上古音近pé,和現代「急迫」的「迫」意思相通。迫者,接近也;「寤寐思服」就是說他在夢中都想和那個女子在一起。悠者,長也。失戀的人覺得夜晚太長,等啊等啊等不到完,就是「悠哉悠哉」。「輾轉」的本義是車輪轉過去又轉過來,就像司機轉方向盤一樣;「反側」是翻過來覆過去,兩個詞連在一起,就是翻來覆去睡不著覺。夢中似乎相親相近,實際上又不能見面,就像從前一首歌唱的那樣:「夢裡常相親,覺來隔遠道。」

荇菜,《詩經》里的美女們愛採的水生植物

第二天,那個女子還在那裡采荇菜:「參差荇菜,左右采之。」我們的這位君子又去了河邊,這一次終於和那位女子有了交往,還約到了一個什麼地方,一個奏琴,一個敲瑟,這就是「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就是以音樂作媒介,開始談戀愛了。這個「采」讀音qǐ,「友」讀音yǐ,兩個字在當時的讀音是押韻的。古今談戀愛大約都是這個樣子,聽音樂啊,看電影啊,先從這種似較含蓄的形式開始。這是第四章的內容。

最後一章,一對戀人終於結婚,結婚儀式上請了文工團班子,用鐘鼓這些樂器來慶賀,乒乒乓乓地熱鬧起來:「參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鐘鼓樂之。」「芼」讀音mào,也就是我們今天的「拔」字,還是描畫那個女子采荇菜的動作,只是因為它現在要換一個韻,所以要換一個動詞。這裡的「樂」要讀nào——音樂讓自己愉悅,就是「樂」(讀音lè),如果是為他人演奏,就叫nào,「熱鬧」的意思。

綜觀全詩,它就是描寫一對青年男女,從初見、相思到相識、結合的過程。大概這就是孔夫子的理想:在一個社會裡面,青年男女應該通過自由戀愛來彼此認識,組建家庭。從這裡,你能看到上古時代自由戀愛的痕迹,不是什麼包辦婚姻,說明自由戀愛絕不是現在才出現的事物。它被放在《詩經》的第一篇,反映出孔老夫子決不是那種糊塗、冬烘的人。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才韻生活 的精彩文章:

小山的校園時光2
這姐妹三有眼光 大姐嫁給了上將 二姐嫁給了中將 三妹嫁給少將
背下這66句《論語》,你將提升一個境界!
《詩經》中的兩首念母詩:讀之淚下的千古名篇!
《小山放牛8》文/劉希千

TAG:才韻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