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常識 彌勒菩薩

常識 彌勒菩薩

文/ 達亮

摘自《杭州佛教》

彌勒是梵語Maitreya音譯,是一個人的姓,譯為中文即「慈氏」。彌勒菩薩名「阿逸多」,中文是「無能勝」之意,出生於印度波羅奈國。據說,他生下來後就不食肉,母親自懷孕後,性格脾氣都變得慈善溫和了,故號「慈氏」。「阿逸多」意指菩薩慈心利生沒有勝過他的。後依佛出家,蒙佛授記,成為佛的大弟子。佛經記載釋迦世尊選他為今後娑婆世界的候補佛,所以大家稱他為「當來下生彌勒尊佛」。

彌勒是佛教傳入後到南北朝階段人們最為信仰尊崇的佛之一。彌陀凈土的阿彌陀信仰與觀音信仰後來居上,但自五代起,彌勒佛以中國高僧的形象重新出現,又供奉在寺廟的天王殿中,達到了普遍的程度。彌勒佛本來的塑像是眼觀鼻、鼻觀心,摒絕情慾,超凡脫俗,一副莊嚴法相。中世以後,怎麼變成袒胸露腹、笑口常開的「大肚彌勒佛」呢?據歷史記載,彌勒菩薩為五代梁時僧,明州(寧波)奉化人,或謂長汀人,世人不知道他的族氏名字,自稱契此,又號長汀子。世傳為彌勒菩薩之應化身,身體胖,眉皺而腹大,出語無定,隨處寢卧。常用杖挑一布袋入市,見物就乞,別人供養的東西統統放進布袋,卻從來沒有人見他把東西倒出來,那布袋又是空的。假如有人向他請問佛法,他就把布袋放下。如果還不懂他的意思,繼續再問,他就立刻提起布袋,頭也不回地離去。人家還是不理會他的意思,他就捧腹大笑,他就是家喻戶曉的「布袋和尚」。

布袋和尚應化事迹不勝枚舉,在這裡略舉一二,若有人問怎樣做才不可墮他人是非,布袋和尚就以偈回答:

是非憎愛世偏多,仔細思量奈我何。寬卻肚皮常忍辱,放開泱日暗消磨。

若逢知己須依分,縱遇冤家也共和。要使此心無掛礙,自然證得六波羅。

有人問和尚有法號否?布袋和尚又以偈答:

我有一布袋,虛空無掛礙。打開遍十方,八時觀自在。

問大師有行李否?又以偈答曰:

一缽千家飯,孤身萬里游。睹人青眼在,問路白雲頭。

曾有居士恭請和尚再留齋宿,以盡弟子恭敬之意。翌日一早,大師復書一偈於居士之門上曰:

吾有一軀佛,世人皆不識。不塑亦不裝,不雕亦不刻。無一塊泥土,無一點彩色。

工畫畫不成,賊偷偷不得。體相本自然,清凈常皎潔。雖然是一軀,分身千百億。

北宋元符元年(1098年),哲宗皇帝賜號布袋和尚為「定應大師」,北宋崇寧三年(1104年)岳林寺住持募建閣時,將彌勒菩薩塑像於寺內,宋徽宗賜閣名為「崇寧」,從此天下寺院才開始供奉布袋和尚。

他在後梁貞明二年(916年)三月三日圓寂,示寂於奉化岳林寺東廡下石凳上,留有辭世偈:「彌勒真彌勒,分身千百億,時時示時人,時人自不識。」之所以示時人,時人不識,因為他「日日攜空布袋,少米無錢,卻剩得大肚寬腸,不知眾檀越信心時,用何物供養?年年坐冷山門,接張待李,總見他歡天喜地,請問這頭陀得意處,是什麼來由?」(清·王廷諍題福山湧泉寺聯)有人曾贊其像曰:「行也布袋,坐也布袋;放下布袋,多少自在廠贊語反映出作者及大眾的心聲。

彌勒塑像蹙頻皤腹,形裁服腰,撫膝袒懷,喜笑顏開,樂觀處世的姿態在匠人的手下表現得淋漓盡致,加上龕頂匾額「皆大歡喜」,對講究實惠的中國人來說,那「皆大歡喜」四字就能滿足大眾的口味了,給人們帶來喜氣和希望。

彌勒造像在北魏一直到隋朝以前多呈菩薩裝束,因彌勒是未來的佛,所以現在的身份還是菩薩。唐代對彌勒信仰趨於成熟,宣揚武則天即彌勒化身,故彌勒多以佛裝束出現,菩薩相的彌勒在唐代則罕見。

布袋和尚是彌勒菩薩化身之說廣為流傳,故各寺院塑彌勒像時按布袋和尚生前形像來「定造型」,「江浙之間多圖畫其像」。勒佛從造型到觀念都民間世俗化了,成為中國人心中最為熟知又親切的佛像。時至今日,大肚彌勒佛的小塑像還時常被人們安置於案頭,正迎合人們的中庸隱忍處世哲學,消解心中的怨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靈隱寺 的精彩文章:

法華猶在 浙江圖書館珍貴佛經古籍在千年古剎靈隱寺開展
日常行事即修行
出家現僧相就是良福田
佛陀時代神醫耆婆的故事
如何讀佛經?

TAG:靈隱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