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秋已過半,分得開晝夜,分不開人情

秋已過半,分得開晝夜,分不開人情

秋日之詩

《晚晴》

唐杜甫

返照斜初徹,浮雲薄未歸。

江虹明遠飲,峽雨落餘飛。

鳧雁終高去,熊羆覺自肥。

秋分客尚在,竹露夕微微。

秋分

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六個節氣

居於秋季90天之中,平分了秋季

每年的9月22或23日

南方的氣候由這一節氣起才始入秋

太陽在這一天到達黃經180度

直射地球赤道

因此這一天24小時晝夜均分

全球無極晝極夜現象

我國古代將秋分分為三候:「一候雷始收聲;二候蟄蟲坯戶;三候水始涸」。

秋分習俗

「春祭日,秋祭月」

秋分曾是傳統的「祭月節」。現在的中秋節則是由傳統的「祭月節」而來。據考證,最初「祭月節」是定在「秋分」這一天,不過由於這一天在農曆八月里的日子每年不同,不一定都有圓月。而祭月無月則是大煞風景的。所以,後來就將「祭月節」由「秋分」調至中秋。

「秋分到,蛋兒俏」

在每年的秋分那一天,世界各地都會有數以千萬計的人在做「豎蛋」試驗。這一被稱之為「中國習俗」的玩藝兒,何以成為「世界遊戲」,目前尚難考證。

秋分吃秋菜

在嶺南地區,昔日四邑的開平蒼城鎮的謝姓,有個不成節的習俗,叫做「秋分吃秋菜」。逢秋分那天,全村人都去採摘秋菜。採回的秋菜一般家裡與魚片「滾湯」,名曰「秋湯」。有順口溜道:「秋湯灌臟,洗滌肝腸。闔家老少,平安健康。」

拜神

秋分前後的民俗節日有二月十五日開漳聖王誕辰:開漳聖王又稱「陳聖王」,為唐代武進士陳元光,對漳洲有功,死後成為漳洲守護神。二月十九日觀世音菩薩誕辰,每逢誕辰,信徒多茹素齊,前往各觀音寺廟祭拜。二月二十五日三山國王祭日:三山國王是指廣東省潮州府揭陽縣的獨山、明山、巾山三座山的山神,早年由潮州客家移民秋為守護神,因此信徒以客籍人士為主。

送秋牛

秋分隨之即到,其時便出現挨家送秋牛圖的。其圖是把二開紅紙或黃紙印上全年農曆節氣,還要印上農夫耕田圖樣,名曰「秋牛圖」。送圖者都是些民間善言唱者,主要說些秋耕和吉祥不違農時的話,每到一家更是即景生情,見啥說啥,說得主人樂而給錢為止。言詞雖隨口而出,卻句句有韻動聽。俗稱「說秋」,說秋人便叫「秋官」。

粘雀子嘴

秋分這一天農民都按習俗放假,每家都要吃湯元,而且還要把不用包心的湯元十多個或二三十個煮好,用細竹叉扦著置於室外田邊地坎,名曰粘雀子嘴,免得雀子來破壞莊稼。

放風箏

秋分期間還是孩子們放風箏的好時候。尤其是秋分當天。甚至大人們也參與。

秋之養生

秋分節氣過後漸入深秋,此時易誘發胃腸病或使舊有的胃腸病複發。中醫認為,秋分應養生宜養脾胃。那麼秋分有什麼方法有助脾胃安度秋季嗎?食療和艾灸如何搭配可達到脾胃保健的功效?

秋分剛好是秋季九十天的中分點,從秋分起北半球晝短夜長將越來越明顯,晝夜溫差將逐漸加大,氣溫漸降從而步入深秋。秋分之後,涼燥主氣,易發胃腸病或使舊有的胃腸病複發,這與護養不當有密切關係。

秋分時節 五大脾胃保健法

起居:早睡早起注意保暖

《黃帝內經》記載:「秋三月,早卧早起,與雞俱興。早卧以順應陰精的收藏,以養收氣;早起以順應陽氣的舒長,使肺氣得以舒展。

秋分以後,氣候漸涼,胃腸道對寒冷的刺激非常敏感,如果防護不當,就會引發胃腸道疾病而出現反酸、腹脹、腹瀉、腹痛等症。或使原來的胃病加重。所以患有慢性胃炎的人,此時要特別注意胃部的保暖,適時增添衣服,夜晚睡覺蓋好被子。

飲食:看體質吃健脾食療

飲食應以溫、軟、淡、素、鮮為宜,定時定量,少食多餐,不吃過涼、過燙、過硬、過辣、過黏食物,避免暴飲暴食,戒煙限酒。此外,不論是西瓜還是香瓜、菜瓜都不能多吃,否則會損傷脾胃的陽氣。中醫養生學家還提倡在秋季期間每天早晨吃粥,在配製這些粥品食療時,不妨選用一些中藥,如枸杞、懷山藥、黃芪、党參、茯苓、丁香、豆蔻、桂皮等,可以提高保健強身、預防疾病的功效。以下推薦兩款秋季健脾養胃食療:

體質偏寒者:胡椒豬肚湯

原料:新鮮豬肚一個,白鬍椒15克

製法:將胡椒打碎,放入洗好的豬肚內,用線紮緊豬肚切口,放入砂鍋內慢火煮至爛軟,湯中放入少許芫荽調味,將豬肚撈起,棄肚內胡椒,食肉飲湯,鮮香可口。

功效:健脾溫中,和胃止痛。適應症:脾胃寒症胃病患者。

體質虛熱者:雙魚湯

原料:魚膘(又名花膠)100克,鮮魚腥草100克

製法:魚膘用水先泡半天,切成細絲,旺火燒開,改用小火熬煮約50分鐘,再下新鮮魚腥草,滾十分鐘即可。

功效:清胃生肌止痛。適應症:胃熱症胃病患者。

理療:秋分灸防病保健

秋分過後,天氣逐漸轉涼,此時艾灸可以扶助陽氣,提高機體免疫力,起到防病保健的作用。虛寒性胃腸病、反覆呼吸道感染、咳嗽、慢性支氣管炎、哮喘、慢性咽炎、過敏性鼻炎、虛寒性腰腿痛、肩周炎、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凍瘡等患者艾灸更為有效。

秋分艾灸的總原則是要調理脾胃,滋陰潤肺。如果居家秋分灸,一般在秋分節氣當天以及前7天、後7天,共15天,每天操作,不要有間隔,這樣療效比較好。

禁忌:熱象明顯者慎做秋分灸;孕婦的腹部腧穴禁止施灸。

「溫熱療法」對於熱象明顯者來說可謂「熱上加熱」。咳嗽時痰黃、尿少、大便乾澀,多數屬於熱症;發燒、猛烈咳嗽甚至咳出血來,也屬於明顯熱象,皆不宜做秋分灸。糖尿病者易留疤,應慎施灸。老人的皮膚感覺遲鈍易燙傷,應由家人幫忙施灸。家人施灸時可將食指與中指置於穴位兩側,代老人感受熱度。

精神:保持神志安寧

中醫有這樣的說法:「思為脾志,敏感多疑則過思,過思則傷脾。」傷脾則會出現因供血不足而引起的頭昏、乏力、心慌等一系列所謂「心衰」的癥狀。因此,秋分養脾胃,精神調養最主要的是培養樂觀情緒,保持神志安寧,避肅殺之氣,收斂神氣,適應秋天平容之氣。

鍛煉:適度戶外有氧運動。

罹患胃腸病的人,除了更要注意飲食衛生,靜心調養自己的性格之外,可適度進行戶外有氧運動,如打太極拳、騎自行車、慢跑、做廣播體操等,以提高自己的抗病能力。

人世間許多事情並不能像節氣一樣分得清清楚楚,也不會是黑白相等,也並不是非黑即白,你若看得清楚,分得明白,有時也是一種痛苦。

所以,秋已過半,願世安好!

(圖文整理於網路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明倫書院minglun366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明倫書院 的精彩文章:

古訓:心中若有桃花園,何處不是水雲間
中秋將至,向古代君子學學如何送禮
150句古今對偶佳句,讀完唇齒留香
做一個有溫度,有靈魂的人
看古人如何感謝恩師

TAG:明倫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