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山西大同華嚴寺:中國現存規模最大的寺廟單體古建築

山西大同華嚴寺:中國現存規模最大的寺廟單體古建築

在大同古城西門內清遠街南側,有一座雄偉的千年古剎,它依據佛教華嚴宗的經典《華嚴經》而建,故名華嚴寺。

在遼統和年間(983-1012年),遼聖宗(982-1031年在位)耶律隆緒為加強其統治,降旨全國尊崇佛法,大力建造佛寺,抄刻經藏。遼道宗耶律洪基(1055-1101年在位)還親自撰寫《華嚴經隨品贊》十卷,使佛教尤其是華嚴宗大為盛行。華嚴寺便是華嚴宗盛行時所建。

據《遼史·地理志》記載,遼道宗在遼清寧八年(1062年),巡視西京(大同),下令在此建華嚴寺,並隨之擴建寺院及附屬建築,如建南北閣、東西廊、寶塔、齋堂、影堂、廚庫及陀羅尼經幢等,盛極一時。此時的華嚴寺,不僅僅是拜佛念經和儲存經書的敕建寺院,而且供奉遼諸帝石像、銅像,具有遼代皇室祖廟的性質,所以其建築規模宏大華麗,氣勢雄偉壯觀。

後有學者在華嚴寺的薄伽教藏殿右側梁下發現題記為「遼重熙七年建」的字樣,即公元1038年,較遼史所記早二十四年。另有清初茅世膺碑記載,該寺之址早在北魏年間,即已建有寺院(已不知其名);而明碑則說該寺建於「李唐」之時。這兩種說法因沒有確鑿的資料,難以考定。因此不論是遼清寧八年還是遼重熙七年,綜合文獻以及建築風格與藝術特色來看,基本可以確定華嚴寺始建於遼代。現僅存下華嚴寺主殿薄伽教藏殿為遼代遺構。

遼末天祚帝保大二年(1122年),金兵攻入西京(大同),華嚴寺大部分建築都毀於兵火。據現存於薄伽教藏殿內的金大定二年(1162年)的《大金國西京大華嚴寺重修薄伽教藏碑記》所載:「天兵一鼓,都城四陷。殿閣樓觀,俄而灰之。唯齋宮、廚庫、寶塔、經藏、洎守司徒大師影堂存焉。」非常真實地記錄了當年華嚴寺被燒毀的情況。

金代大同仍稱為西京。金天眷三年(1140年),僧人通悟大師等人對華嚴寺的殘缺部分進行了大規模的整修。現在的上華嚴寺大雄寶殿,就是金天眷三年(1140年)在被燒毀的遼代建築的舊址上重新修建的,距今已有八百七十多年。

當時除了重修寺院外,僧人慈慧大師還將失散大半的經卷,按照遼藏目錄,經過三年的訪查徵集,全部補齊。此寺儘管進行了大規模的修建,但比之於遼代初建時的規模和盛況,還是遜色了許多。但是一直到元朝初年,它仍然還是北方的名寺巨剎。

元朝末年,戰爭的烽火又使華嚴寺遭受嚴重的破壞。到明代,據《大同縣誌》記載:「明洪武三年(1370年),華嚴寺被沒收為官產,改大雄寶殿為大有倉。直到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才得以恢復。」。

明宣德、景泰年間(1425-1457年),又進行了大規模的重修、重建。四川的瞭然禪師來大同說法,見華嚴寺十分衰敗,發誓重修,於是便在全國各地雲遊化緣二年,重修了殿堂、佛像、壁畫及其它一些建築。現大雄寶殿內的一些塑像、平棋、藻井等即為明代作品。此時寺院的規模雖然又小了許多,但仍可謂勃然中興。

據明萬曆九年(1581年)《上華嚴寺重修碑記》中所載,此時已明確標明為「上寺」,這說明坐西朝東分為兩路的華嚴寺從明代起,雖連為一體,但卻以薄伽教藏殿所在南路與大雄寶殿所在北路各為中心,分別進行了重修和重建,各開山門以後,北路為上華嚴寺,南路為下華嚴寺。

清順治五年(1648年),大同守將姜瓖降清復反,致使大同遭受屠城之禍,華嚴寺又一次經歷浩劫。後因僧人化愚等人募修,才得以倖存。至清末、民國時期,連年的戰爭又使這兩組建築創傷累累、每況愈下。

解放以來,政府多次撥款進行大規模維修,修殿建舍、擴院築路、植樹種花,使其重獲新生。1961年經國務院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華嚴寺整組建築方位為坐西朝東,有別於我國一般佛寺坐北朝南的習慣。對於這一問題,著名建築家梁思成先生曾經有過解釋:「遼人信鬼,拜日為神」。據《五代史·契丹傳》記載:「其俗隨畜牧,素無屋宇。」《新五代史·四夷傳附契丹傳》則又說:「契丹好鬼而貴日,每月朔旦,東向而拜,其大會聚視國事,皆以東為尊,四門樓屋皆東向。」

這就是說,契丹族把太陽當成神來崇拜,把太陽升起的東方奉為上方。契丹族獨尊佛教,視佛如日。同時,契丹族原居黑龍江一帶,為游牧民族,有迎著太陽搭帳蓬、門為東向的居住習俗。可見,契丹族的原始信仰與生活習俗,才造成華嚴寺坐西朝東的格局。

中國營造學社於民國22年至23年(1933-1934年)繪製的華嚴寺總平面圖中可見,上華嚴寺以大雄寶殿為中心,位於西北隅;下華嚴寺以薄伽教藏殿為中心,位於東南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哲學與詩意 的精彩文章:

雲外清都,真武道場:武當山紫霄宮
無盡奇珍供世眼,一輪圓月耀天心
如何偽裝成一名資深歷史學愛好者?
農曆八月初三日:禪宗六祖慧能大師圓寂紀念
如何偽裝成一個具有文獻意識的古詩詞鑒賞家?

TAG:哲學與詩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