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平台的推薦演算法,真的是洪水猛獸嗎?
最近,關於某資訊APP的「演算法」爭議,在社會上引起了些微的討論與爭議。可是,「演算法」究竟是什麼,它又是如何影響到我們的資訊獲取和創作者的寫作呢?在這裡我們說的演算法,也就是「推薦演算法」,可以說是內容平台推薦資訊的基礎,它決定了你在內容平台上會看到什麼,不會看到什麼。
演算法為用戶推薦內容的依據有兩點,一是當前社會的熱點話題,因為熱門的文章自然多推薦,即使用戶沒有興趣也會因為好奇而去關注;二是用戶的自身選擇,用戶個人經常會關注的話題就會多推薦,不常看甚至是主動點擊「不感興趣」的話題自然少推薦或者不推薦。其作用就是讓用戶能及時獲取自己所感興趣內容的最新消息,通過推薦演算法,內容平台能夠根據用戶的喜好篩選內容,並推薦給喜好類似的用戶。
你想想,當每天打開資訊軟體,可以立刻知道相關的遊戲、明星八卦或者科技等自己感興趣的新聞,是不是覺得特別棒?這比起你每次還要在搜索框里搜索,然後逐條點開看是不是方便很多?
近期關於演算法的爭議中,提到了演算法決定內容,那我們看什麼內容都是由演算法決定的嗎?顯然不會,畢竟「演算法」本身是沒有主觀意識的,選擇看到哪些內容都是用戶自己做出的選擇。平台不會在用戶第一次使用時就推薦內容,而是在其多次閱讀感興趣的內容後才會進行,換言之,哪些內容出現頻繁,哪些內容出現很少都是用戶自己的喜好,演算法本身並沒辦法決定。
在當今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日常的信息量多到可怕,但是讀者又不可能同時接受太多內容,否則就會出現信息疲勞。並且每個人的喜好不同,如果能有針對性地獲取自己感興趣的內容,有利於我們刪繁就簡。何況大多數讀者看資訊新聞本就是為了打發時間,以及了解一些新消息,如果能夠精準獲取與自己匹配的信息,無疑就有效地降低了內容獲取的時間成本。
隨著知識分享時代的到來,內容平台上的內容更替越來越快。面對繁雜紛亂的各種信息,正是因為有「演算法」的存在,我們的日常閱讀才能更有效率,能夠避免看到自己不感興趣的內容。總的來說,演算法的存在使得閱讀更高效,使得資訊App的用戶體驗更好。
對於目前的互聯網資訊APP來說,大家都處於公平的市場競爭環境中,如何才能實現更好的用戶體驗呢?每天大量的資訊之上,一個聰明的演算法顯然將會極大的降低人工成本的投入,而一個內容平台的成功也是基於用戶對其的認可,由此也可以看出,用戶的認可的同時,事實上也就是對於該平台推薦演算法的認同。
在內容平台上,用戶擁有更多主動權,可以藉助演算法選擇自己希望接收的信息,而不是像傳統媒體那樣,只能被動接受既定的信息。其實從某種程度上,我們的信息選擇面更廣,獲取的內容也更豐富。
對於內容的創作者,演算法也驅使著他們寫出更為大眾所喜聞樂見的內容,因為對於創作者而言,內容平台同樣也是公平競爭的市場平台。好的內容被更多人看到,作者名利雙收;低質量的內容無人問津,創作者日益邊緣化,這本身就是市場競爭的公平結果。只要內容創作者不誇大內容,不編造事實,迎合讀者喜好的內容創作有何不可?如今內容平台的競爭,不僅是內容上的,也是市場上的。具有優勢的自然用戶群體也足夠龐大,媒體如果想要獲得更多讀者的認可,也同樣需要迎合用戶群體的需求。
至於平台上的低俗、謠言、抄襲現象,它們和山寨、假冒偽劣產品何其相似,最終的結果也必然受到讀者的擯棄,被市場(閱讀平台)的自然完善所去除。在這個過程中,代表廣大讀者直接選擇的「演算法」同樣將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能夠直接過濾這些信息,讓用戶獲取更有效的信息。
內容平台依靠演算法,難道人就沒有起作用了嗎?機器演算法顯然是冰冷的,沒有思維、情感和價值觀,但其可取之處是效率高。而人則是有思維能力、有情感溫度、有價值取向的,能做出更平衡的判斷和決策。所以,在演算法為王的時代,人的作用同樣關鍵,未來資訊類新聞客戶端的發展方嚮應該是「人工+智能」。
平台設計演算法的初衷顯然是希望通過人工智慧技術,促進人與信息更好的交流,而演算法在內容分發上也展示出了其優勢。今後內容平台需要做的,無疑是不斷加深人與演算法的磨合,幫助用戶選擇更有價值的內容,讓演算法真正做到為用戶服務。
據說普羅米修斯盜火,為人類帶來了智慧的啟蒙,讓人們學到了知識和技能,得以成為世界主宰。可是人類使用火,燃燒了這個世界,帶來了很多罪惡。火所帶來的好與壞,究竟是人類的使用問題,還是要怪罪普羅米修斯呢?
※新AppStore來了 可有人卻要失業了
※三星Galaxy C8今日發售 雙攝手機1999元起
※上汽榮威RX3將11月上市 搭1.6L和1.3T兩款動力
※新款眾泰T600運動版將推出9款配置 預售9萬元起
※95後辭職的奇葩理由:我要像風一樣自由
TAG:三易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