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越過雁門關,才發現無人等候

越過雁門關,才發現無人等候

要點 | 一分鐘速讀

★雁門關古稱勾注塞,稱天下九塞之首。從戰國到明代,都是主要邊防要塞和交通咽喉。重關鳥道,維繫天下安危,牽扯黎民生計。千百年來,多少出彩的、普通的生命在這裡來來去去,多少真實的、衍生的故事在這裡生生滅滅。

首發:9月22日《新華每日電訊》草地周刊

作者:新華每日電訊記者 王文化

車過雁門關,聽著歌,一曲未了,已在關外。

雁門關隧道在從二連浩特到廣州的二廣高速公路上,長5公里,不算短,車行只幾分鐘。一個瞬間,一條隧道,不經意穿過的山巒,沉積著兩千多年的風霜血淚。

雁門關古稱勾注塞,稱天下九塞之首。從戰國到明代,都是主要邊防要塞和交通咽喉。重關鳥道,維繫天下安危,牽扯黎民生計。千百年來,多少出彩的、普通的生命在這裡來來去去,多少真實的、衍生的故事在這裡生生滅滅。

雄關踏訪,追尋那些夢想與隕落、越過與等候的往事,體會歌者唱得出、唱不出的種種況味。

雁門關城和鎮邊祠。攝影:新華每日電訊記者王文化

許多故事有傷心的理由

「聽說是楊元帥為國喪命,不由得年邁人珠淚淋淋。楊家將保社稷忠心耿耿,數十載東西征南北戰,立下了汗馬功勞,老漢我聽得明來記得清。」這是京劇《楊門女將》中採藥老人一段「二黃原板」。

明月樓是雁門關北口第一道門戶,樓前廣場上,楊家將群像分列左右,這邊楊業帶10位男將,那邊佘太君率12名女將,均為4.5米高的花崗岩石雕。兩隊人馬,攜刃騎行,似乎要將人帶入雄關那崢嶸過往。

雁門關是大宋北門鎖鑰,在楊家將的史實和傳說中,雁門關都是主戰場。楊業(楊令公)原是北漢將軍,宋滅北漢後降宋,鎮守雁門關。980年遼軍十萬來犯,楊業以數千人退敵,「楊無敵」威名大震。

986年宋軍伐遼,楊業是西路軍副將,主將潘美(潘仁美)。西路軍收復雲、應、寰、朔四州,因主力東路軍失敗被迫撤退。為將百姓遷到內地,楊業受命孤軍出雁門,他認為是冒險但也只能出征,行前與潘美相約在陳家谷口接應。

楊業帶殘兵殺出重圍趕到陳家谷口時,卻發現無人等候。他力竭被俘,於雁門關外絕食而亡。宋廷問責,潘美因指揮不力被降職,後復任,並未如評書中被楊六郎追殺。傳說里楊令公死是因潘仁美陷害,潘仁美由此成了奸臣代表。

潘美本宋初名將,並沒有那麼不堪。鎮邊祠里有潘美塑像,在武惠堂中,堂前對聯:「萬里鞍馬高低路,一遭是非榮辱身。」堂中只有他孤零零一尊像,導遊稱,因戰功為其立像,有非議讓其獨居。潘美活了67歲,戎馬一生,在平滅南漢、南唐、北漢中功勛卓著,一朝敗績,是非纏身,在雁門關上落個形單影隻。

鎮邊祠在關城南鄰,原稱武安君廟,俗稱李牧祠,始建於1506年,為明代守關將士紀念戰國時期趙將李牧所建,李牧是守衛雁門首位名將。清代雁門關撤去軍防,李牧祠荒棄,1856年僧人在此興建寺廟,過殿里仍塑有李牧像,稱鎮邊寺,抗日戰爭中被日軍毀壞。2009年復建後,成了守衛雁門關諸多名將能臣跨時空「聚會」之地。

雁門關位於山西代縣,在恆山山脈中的天然陘道之上,因「兩山對峙,其形如門,而蜚雁出入其間」而得名,關上有聯語云:「三關衝要無雙地,九塞尊崇第一關」。恆山山脈是農耕文化和游牧文化分界線,戰國時趙國在此修建長城,秦、漢、唐、宋直至明代,這裡烽煙不斷,發生戰事數以千計。

專家稱「在整個長城地區,像雁門關這樣打過很多仗的並不多。」這些戰事中,有幾位戰狼式人物,用勇毅和智慧保衛了耕織的平靜安好。可他們不僅要直面沙場的慘烈,還要經歷朝堂的兇險。常常能殺出屍橫遍野的戰場,卻走不過冠冕堂皇的官場。

戰國後期李牧鎮守雁門,曾一戰殲滅匈奴十萬騎,使之十多年不敢來侵擾。後秦國施反間計,賄賂趙王寵臣郭開,誣告李牧謀反,李牧被逼自裁。秦初蒙恬率軍30萬出雁門關,北逐匈奴,開疆拓土,修建長城。秦始皇去世後,因與權臣趙高不睦,趙高攛掇秦二世迫蒙恬自盡。雁門關附近代縣門王村有蒙恬墓。

漢將李廣曾任雁門太守。一次戰鬥中,3名匈奴神射手射殺漢軍數十人,李廣出馬殺二人,擒一人,被敵數千騎包圍,李廣命部屬下馬解鞍,敵疑有詐不敢進。這時一名敵將衝來,李廣上馬將其射殺,敵終退走。但直到年近花甲,尚未封侯。在漠北戰役中他主動請戰,帶東路軍策應衛青主力,結果因迷路誤了會師約期,衛青追究,李廣憤愧自戕。

鎮邊祠里,幾位威震雁門的名將,都選擇了自殺,衛國功勛換不來生存機會,這古老的要塞幾多悲壯凄涼。

想得卻不可得你奈人生何

身經百戰的名將,落得無奈自盡的結局。人們常歸結為奸臣當道、小人作祟。「螢光熠,傷明月。縱潘楊不語,世人還說。可恨忠奸多惹瀣,直疑清濁都含譎。」

世上不乏小人,如郭開、趙高,堂堂君子經常不是他們的對手。但名將自殞,也不全因小人。不是所有的付出,都有相應的回報。小人的算計,上司的偏狹,自己的局限,再加上造化的捉弄,是非功過、榮辱存亡,頗多無奈。穿上人生的華服,就難以拒絕裡面的虱子。

李廣功高難封侯,既有生不逢時的因素,也有自身不足的原因。年輕時逢文景之治倡文偃武,建武功不易,好不容易在平定內亂中立功,又沒把握好政治分寸,交接藩王,被景帝猜忌。武帝興兵時李廣已老,衛青年輕才高且是武帝的小舅子,李廣只能往後排,加上個性剛烈孤傲,玉碎的結果彷彿註定。

楊業之死,與其說是被人陷害的偶然,不如說是不被信任的必然。雖說楊業的才能受到賞識,楊家的忠烈也被朝廷嘉獎,但楊家將在宋軍中地位並不算高,也沒有獲得獨立的指揮權。作為降將,難以和太祖的兄弟兼太宗的岳父潘美相比,楊業以至楊六郎在宋實質上都屬於控制使用,宋朝皇帝本就提防武將,何況是降將。

楊業被迫出戰時和潘美告別說,降將本就該死,還能掌兵已是恩典,既然還不信任,只能挺身先死。這話不是慷慨悲壯,是凄然絕望。

楊業以死示忠,宋太宗看起來也挺感動,卻不安排楊六郎到對遼戰爭的一線,反而派到南方。當時宋遼戰事不斷,然而直到太宗去世後,真宗才調楊六郎回北方。從28歲到41歲,冷兵器時代一個將軍的黃金年華,楊六郎只能懷著殺父之仇,在南國空自北望雁門烽火。

楊家將的傳說開始非常悲情,但最後還是奸臣被處理,忠臣受重用,大仇得報的大團圓。現實的楊家確實悲情,但大團圓則未必。太宗朝思暮想打敗遼軍,卻始終不給讓遼人喪膽的父子一個充分施展的平台。

即使沒有傳說里的曲折和圓滿,楊家將忠心報國、英勇殺敵的史實也足以讓人欽敬。這正是楊家將故事能一再演繹的基礎。傳說有傳說的精彩,真實本身卻比傳說更有意味,楊家將經受的懷疑和委屈如果剖解出來,可能比傳說更深刻,更能透見世事和人心。

不過雁門關下,確有楊家將後人聚族而居。在代縣鹿蹄澗村,現今近千名村民多是楊家將後裔。村中楊忠武祠建於元代,為楊業後人楊友、楊山兄弟奉敕修建,他們定居於此,繁衍至今。

楊忠武祠佔地1100多平方米,正殿面闊5間,進深3間。殿內塑像22尊,既有楊業、佘太君、楊延昭、穆桂英、楊宗保等。祠堂內存有北宋皇帝關於楊家的誥敕10篇,以及歷代頌揚楊家將的題詞、碑刻、匾額等。鎮祠之寶是《楊氏宗卷》,為南宋遺物。

清人廣蔭《題鹿蹄澗楊公業祠堂》雲:「仙鹿留蹄去未回,巍峨寺宇建山隈。令公自是能全節,炎宋何時能愛才。遺節至今留戰血,荒碑何代長霉苔。楹聯題額份無數,名宦詩人幾溯回。」

胡漢不歸路一個輸一個苦

「來到絕嶺,放眼四顧,但見繁峙、五台東聳,寧武諸山西帶,正陽、石鼓挺於南,其北則為朔州、馬邑,長坡峻阪,茫然無際,寒林漠漠,景象蕭索。」

這是金庸《天龍八部》中,大俠蕭峰過雁門關時所見。知道雁門關,一些「70後」是從楊家將故事,一些「80後」則是從《天龍八部》。這部名作以宋遼時期為背景,書根由雁門關而起,高潮在雁門關落幕。

蕭遠山在雁門關被誤為遼國姦細被中原武林截殺,由之展開了幾十年的恩怨情仇。書中姦細之事是個誤會,但歷史上宋遼邊界確實諜影重重。

遼朝間諜主要活動在河北和山西,河北以今雄安一帶為多,山西則集中在雁門關地區。宋在雄州設有機宜司,專門負責刺探遼朝機密。議和後,改名國信司,又稱主管往來國信所,負責與遼朝外交往來事宜,核心職能還是搞情報,外交人員都有責任。包拯1045年出使遼朝,回來後報告:「臣昨奉命出境,敵中情偽,頗甚諳悉」。

遼朝做間諜工作也十分努力,飛狐招撫司、西南面招安使司等都是諜報機關。在宋代之前,遼在中原就有間諜組織。《玉堂閑話》載,後晉時,有個女子貌美而無腿足,其父用車推著她在中原的都市行乞,深房曲巷、華屋朱門,她都能進。後來破獲了一遼間諜組織,這美女是總頭領,已掌握了大量情報。書中丐幫消息靈通,看來有所本。

《天龍八部》寫蕭遠山是在雁門關遇埋伏,後到少林寺出家,這也有一定依據。在山西不少遼諜化裝成僧人。不過他們選擇的不是少林寺,是五台山。

雄州曾上報:遼朝派雁門關以北應州、朔州、蔚州、武州等地的人,以去五台山出家為名混入宋地,探刺情報。朝廷趕緊下詔:五台山各個寺廟接收新的出家人,沒有可靠的人家作保,一律不準入籍。

1036年,宋在五台山設立了「勾當寺務司及真容院兼興善鎮煙火巡檢司」,這麼長的名稱,列出的職能包括管理宗教事務、消防、地方治安等,但其主要職能卻沒顯示,是個反間諜機構,直屬朝廷。

蕭峰最後在雁門關自盡,他身為契丹人而在宋長大,脅迫遼主答應不再犯宋後感到成了契丹罪人,無顏活於世上。書中三兄弟身上都潛藏深層矛盾:段譽是家庭的,虛竹是宗教的,蕭峰是民族的,最後只有蕭峰選擇了死亡。

胡漢不歸路,到雁門關走到了盡頭。

現在雁門關有處景點叫「蕭峰跳崖處」,這個斷崖之上,立著個石碑。有關人士說是按書中的描述,在山上尋找確定的,以滿足愛好者的尋訪熱情。

網上頗有人對此不以為然。其實,也不必太在意。穆桂英、楊宗保等都是史上無正式記載的人物,雁門關前立著他們的雕像也沒聽誰說過不合適。

成功的藝術形象有著強大的生命力,在現實中出現相關標記不足為怪。只是不知道,這蕭峰能否像穆桂英一樣千百年來一直流傳。

有位古典文學教授前些年開始研究金庸,得到過學生的熱追。可近年給「95後」開講座,不少聽眾難有共鳴,因為沒讀過。

那些曾徹夜捧讀金庸的少年,已經捧著保溫杯了。

現實世界裡慢慢老去的雄關,虛擬世界中還在生髮著故事,屬於玩家自己的故事。「看生死事眼前事風馳電掣,盼無常事世間事拋卻我執。貪戀今日決戰時快意恩賜,唯願來日放下時隨心所致。」

越過山丘才發現無人等候

「單衣者誰子,販糴就南府。傾身營一抱,豈樂服遠賈。盤盤雁門道,雲澗深以阻,半嶺逢驅車,人牛亦何苦。」金代元好問《雁門道中書所見》,寫了一位經過雁門關的商販。

雁門關自古以來就是連通中原與草原的必經之地和重要節點。沒有戰事的時候,無盡的商旅南來北往,辛勞翻越。為了趕在春天時到達漠北,他們常選擇在冬天經過雁門關,「雁門高處,積雪封城,凍雲迷路。」不知是什麼樣的希望火光,點亮那些行人的孤苦旅程。

一百多年前,鎮邊寺的和尚為統計進出關人數,在關口放了斗和黑豆,請每位過客往斗里放一顆黑豆,一天下來,裝了三斗半,合20多公斤。

關城邊有個雁門關驛站,是山腰一排窯洞,說是昔日行旅之人歇腳處,有帝王洞、將軍洞、公主洞等。介紹上說漢武帝、隋煬帝、唐太宗等20多個帝王,衛青、李靖、徐達等20多員大將以及王昭君等多名公主曾在此歇息。

「月昏黃,返照雁門關上。塞外風霜,悠悠馬蹄忙。鎮日思想,長夜思量,魂夢憶君王……凝眸望野草,閑花驛路長,問天涯茫茫。平沙雁落,大道霜寒,胡地風光。剩水殘山,殘山剩水,無心賞。」昭君出塞那個塞就是雁門關(勾注塞),黎錦暉這首《昭君怨》書寫了王昭君出塞心情。

那數不清的「黑豆」們,是怎樣地越過山丘,又有什麼樣的際遇和心緒呢?

雁門關外有個歧道地,向西去殺虎口是走西口,向東到張家口算走北口。當地人說,有人出關謀活路,卻不知去向何方,就脫鞋往天上一扔,落下來鞋朝向哪邊,就奔哪邊。

歧道地邊上有道黃花梁,民歌唱道:「上一個黃花梁,兩眼哇淚汪汪呀,先想我的老婆,後想我的娘呀!」

女性在雁門關留下的印跡不多,但作為母親和妻子,她們的音容伴隨著無數翻越者的漫漫愁程,而這旅程也是她們的日夜牽掛。「大雁回家孤雁飛,你走口外扔下妹妹。陽婆(太陽)一落點著燈,燈看我來我看燈。一對對枕頭花頂頂,一床床蓋體(被子)半床床空。提回盆盆頂住門,攤下枕頭短下一個人。」

在清代晉中一帶的地方志中,有不少烈女的記載,男子婚後出雁門關謀生,回來的常常只是棺木,女人只能守著孩子苦度餘生。

實景演藝項目《又見平遙》中表現:清末,平遙一票號趙東家抵盡家產,和200多名鏢師出雁門關,經蒙古到沙俄保回了分號王掌柜獨子。7年後,趙東家和鏢師們已全部死在途中,而王家血脈得以延續。演出沒有展現路途的艱險,卻通過亡魂歸來的方式,訴說著遠行的傷怮。

多少遠行,無人等候。多少等候,無人歸來。多少缺憾,交給時間,多少時間,歸於虛幻。

而現實之中,又有多少的遠行和等候,正在開始。

只不過,已不是舊時關路。

過了明月樓是雁門關村,村民說村子有幾百年歷史,祖上是靠護關謀生。古道艱險,護關是護送過關,工具是磨棒(約一米五長、十公分粗的木棒),扛著磨棒到山頂,等車來了用磨棒橫綁在車軲轆上,下山時增加摩擦減速,沿路扶持,既要力氣,也要技術,還得靠運氣。這是近百年前的事了,當時路是石道,大車軲轆是鐵皮。

1922年,閻錫山在雁門關修建了盤山公路。路好走了,車減速能力也在提高,膠皮大車越來越多,護關漸成往事。

1937年,名記者范長江經雁門關寫道:「車從西北山澗穀道上升,谷將近處,汽車隨奇巧工程之大盤道登雁門山,工程之艱巨,與路基之安全,皆不可多得。」同年,歷史學家顧頡剛乘車過雁門關統計,上山下山共拐了74次彎。

2003年,高速公路雁門關隧道開通,結束過雁門關需走盤山道的歷史,也為雁門關天然的要衝地位畫上休止符。

十里隧道,直行轉眼即過。這條隧道穿越恆山山脈的21條地質大斷層,軟弱不良地質的比例占隧道總長度的78%。

這條隧道穿越兩千多年豐厚的歷史人文積澱,其中血淚情仇不知比這隧道長出多少。

踏訪雁門關,中午一時多出關,牆上的電子屏上顯示當天出關人數,第78位。78顆黑豆,有一兩嗎?

據代縣旅遊部門介紹,近幾年地方已投數億元建設雁門關景區,整修明代關城,雖然隧道里車輛川流不息,下車上山訪關的遊人並不多。

雁門關,不盡的故事,在隧道里瞬間的穿行中,無聲無息地流逝。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燦爛海灘 的精彩文章:

穿越者必備知識,宋代人們流行穿什麼服飾?
雍正皇帝創業時是這樣管理員工的
此人是梁山地然星,同在綠林卻藐視梁山,身懷絕技但難以使用
此人是梁山地然星,同在綠林卻藐視梁山,身懷絕技但很少用上
宋江的巔峰之作,面對八驃騎及五萬敵軍,三招大獲全勝

TAG:燦爛海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