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李鴻章臨終絕筆,寫了什麼,讓慈禧讀後號啕大哭?

李鴻章臨終絕筆,寫了什麼,讓慈禧讀後號啕大哭?

1900年,用我國的干支紀年法算,是庚子年。在這一年,北方義和團運動爆發,並以此為導火線,引來八國聯軍入侵,肆虐東北華北。此時的李鴻章,因甲午戰爭及簽訂《馬關條約》之過,被下放去當了兩廣總督,而因禍得福躲過了戰亂。

不過,等八國聯軍攻入北京,慈禧光緒逃到了西安,回過頭來要和洋人議和之時,李鴻章這位滿朝文武中唯一精通與洋人打交道之人,就無法繼續置身事外了。1901年,李鴻章作為清廷的議和全權大臣,到北京與各國使者談判,並簽訂了又一份賣國契《辛丑條約》。此次北京之行,也耗盡了這位老臣最後的生命,條約簽訂後不久,李便油盡燈枯而歿了。

李鴻章臨死前,給遠在西安的慈禧和光緒寫了份遺奏,十分動情,讓那年邁的老太后看了都悲痛欲絕,號啕大哭道:「(今)大局未定,倘有不測,再也沒有人分擔了。」

而除了這份奏章外,李鴻章還在彌留之際寫下了一首遺詩,全文如下:

勞勞車馬未離鞍,臨事方知一死難。三百年來傷國步,八千里外弔民殘。

秋風寶劍孤臣淚,落日旌旗大將壇;海外塵氛猶未息,諸君莫作等閑看。

自臨危受命以來,李鴻章自是馬不停蹄,人不離鞍,為了與各國使者斡旋,心力交瘁。而臨事方知一死難,更是常人所難體會。旁人遇上難事,頂多不過一死,便可一了百了。李鴻章此刻是代表著大清與列強求和,而非議和。求和者,對方必百般折辱,千般催逼,死對於李鴻章來說算是種解脫。但他心知若無自己多方斡旋,中國必將陷入更加萬劫不復的境地,是故一死難求。

而「三百年來傷國步,八千里外弔民殘」,了解李鴻章平生的人恐怕對此句感觸更深。遙想當年李鴻章進京考試,少年意氣風發,豪情萬丈,立志要做一番大事業,在20多歲之時,寫過一句類似的詩句,「一萬年來誰著史,三千里外覓封侯」。

但經歷了數十年宦海浮沉,國祚興衰,李鴻章的也從一個不可一世的愣頭青小子,變成了一位踽踽獨行,充滿悲憫情懷的老者。不再有一眼望穿萬年的高談闊論,而更關心三百年來的國步艱辛。由「覓封侯」到「弔民殘」,也反映出他的心中從只見自己,到裝滿了天下。

然而,儘管李鴻章晚年時力圖為國盡忠,無奈世界之發展潮流,並非一人可獨力改變。甲午之時,大清慘敗,日本首相譏笑大清「以李鴻章一人敵日本一國」。李鴻章雖為首輔,卻只是一「孤臣」,身邊不但沒有志同道合者,反而在朝堂中處處掣肘受限,雖身懷寶器,卻無處可用。如今海外塵氛未息,自己死後,只能寄希望於國家的有志之士能出來力挽狂瀾,再造乾坤了。

梁啟超之《李鴻章傳》記載,李鴻章簽訂《辛丑條約》後,「肝疾劇增,時有盛怒,或如病狂」。加之俄人在簽約後仍不滿足,還試圖逼李鴻章將整個東北出賣給俄羅斯,「恫喝催促,於邑難堪」。李鴻章一直到死,都不願對俄羅斯人鬆口,臨死時淚流如注,「未嘗口及家事,唯恨毓賢誤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搞哥讀史 的精彩文章:

千年前聖人的一首詩,曾國藩看了想哭,是什麼詩篇如此動人?
咸豐臨終前,為何不效仿漢武帝,誅殺慈禧以絕後患?
八國聯軍侵華,有一支「特殊部隊」,背後真相令人心寒
曾國藩戰前娶小妾,部下提刀質問,得知其用途後哭笑不得
他是晚清怪才 撞破曾國藩秘密與其絕交 因一奇葩原因喪命

TAG:搞哥讀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