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寶寶多大能吃蝦、蟹這些海鮮

寶寶多大能吃蝦、蟹這些海鮮

海鮮含有豐富的營養,特別是深海魚類中含有豐富的DHA,有助於孩子大腦發育。但海鮮同時也是高蛋白的食物,要等寶寶到一定階段之後才能給他吃,而且不能吃太多,最好是弄成肉末或煮湯,讓寶寶喝點湯就行了。

按照最新的美國輔食添加原則,開始添加輔食以後就可以添加海鮮(魚蝦蟹等),也就是寶寶6個月後,嘗試不過敏的情況下,蝦和螃蟹都可以吃。但還是建議1歲以下的寶寶還是盡量少吃帶殼類海鮮,腸胃功能發育尚不完善的寶寶本來就比較敏感,這類食物寒涼吃多了對寶寶沒有好處。1歲以上的寶寶吃魚蝦的話平均每天25-50克。

海魚類推薦三文魚、海鱸魚、鱈魚、鯧魚等,另外貝殼類容易匿藏寄生蟲,不建議給小寶寶吃。盡量選擇魚刺少的魚,沒有比食用安全更重要的了,尤其對於糾結黨媽咪,總是擔憂刺有沒有挑乾淨,這裡告訴媽媽一個去刺小竅門:媽媽們可以徹底洗凈雙手之後用手感剔刺。

給寶寶添加海鮮時最好先從白色魚肉(比如銀鱈魚)開始,而後再添加紅色魚肉(比如三文魚)。惕過敏:寶寶初次添加魚時,微量即可,待確認沒有過敏表現時方可逐漸加量。添加每種海鮮至少嘗試三天,無過敏現象才可添加下一種。

盡量選擇常見的海鮮,每周建議給寶寶食用2-3次,寶寶適應的很好也可以增加到每周3-4次,但是不可以完全替代紅肉,海鮮雖然營養豐富,但是補鐵補血的效果遠不及紅肉。過於頻繁地吃魚蝦會導致營養失衡,同時也有重金屬超標的危險。

相關結論:

1.首次「河」為先——河魚河蝦引發過敏的幾率比海鮮相對小一些,可作為初次給寶貝添加魚蝦的選擇。中國營養協會建議:給寶寶添加海鮮時最好先從白色魚肉(比如鱈魚)開始,而後再添加紅色魚肉(比如三文魚)。給寶寶添加魚類時要選擇肉嫩刺兒少的,這種魚肉寶寶吃起來方便而且容易咀嚼消化。

2.警惕過敏——寶貝初次嘗試魚蝦時,微量即可,待確認沒有過敏表現時方可逐漸加量。

3.少油炸、多燉蒸——油炸易使多不飽和脂肪酸氧化破壞,不但營養降級,還會產生有害的脂質過氧化物。

4.死魚死蝦不要碰——細菌的滋生可不是從魚皮開始的,除非確定魚蝦「剛剛過世」。

5.「小比大好」——體積大、份量重的魚體內容易蓄積更多的有毒重金屬,小於兩斤的魚安全係數更高哦。

6.多≠好——每周3-4頓、每頓2-3兩是最適宜的量。過於頻繁吃魚蝦會導致營養失衡,同時也有重金屬超標的危險。

7.清洗重點——魚頭和魚腹內的黑膜往往藏著寄生蟲和重金屬,一定要清除。

8.湯水為輔——魚蝦含蛋白質、鈣、鈉的量都高,食後需要更多的水分來幫助消化,因此,更適合安排在早午餐中,並搭配青菜湯;下午和傍晚則注意給寶貝多喝清水。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寶寶 的精彩文章:

寶寶愛流口水 是病了么?
寶寶小時候做出的3件有趣事情,第二件最有意思
月子寶寶,體重增長多少才達標,相信很多寶媽都很困惑,看看這些
孕婦玩手機的時候,你猜寶寶是什麼反應?
分享檢驗一個好名字的10個標準!你寶寶名起好嗎?

TAG:寶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