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寶寶飲食中 父母要承擔什麼角色

寶寶飲食中 父母要承擔什麼角色

步入一周歲後,寶寶逐漸結束母乳餵養階段,飲食結構會逐漸向成人過渡,飲食也會更加豐富化和多樣化,面對擺在面前的各種各樣的食物,寶寶自然會有一定的食物偏好。但是營養豐富可口的食物才能滿足寶寶身體茁壯成長的要求,所以甜食和空熱量的攝入要有一定的限制。

寶寶會繼續探索自我,在大約15到18個月的時候,會學習首先用手指,然後用小勺子把食物送入口中。父母要給寶寶練習這些技巧的機會,當寶寶在過程中遇到困難時要及時給予幫助。幼兒也喜歡維護他們的獨立性,所以父母要為寶寶提供一個舒適的成長環境和愉快的進餐氛圍。

那麼,在寶貝的飲食環節中,父母到底要承擔什麼角色呢?換句話說,父母應該注意哪些方面的問題呢?首先要明確的一點是:爸爸媽媽決定為孩子提供各種健康的食物,而寶寶更願意自己決定哪些食物吃,吃多少以及是否要吃。

一句話解讀牛奶

牛奶中富含的鈣和維生素D有助於強健骨骼,是正在學習走路的寶寶非常健康的食物選擇。2歲以下的孩子應該喝全脂牛奶,這更有利於正常生長和大腦的發育需要。12個月到18個月的寶寶可以可以考慮使用杯子喝牛奶,這樣更直觀的表現寶寶的牛奶飲用量。

對於要進入斷乳期的寶寶來說,剛開始肯定不習慣喝牛奶,因為牛奶的味道與他(她)所熟悉的母乳不同。如果是這樣的話,媽媽可以考慮喂寶寶混合的全脂牛奶,等寶寶逐漸適應後逐步調整混合物,最後再全部換成牛奶。

保證鐵攝入量

若不注意飲食的話,一歲多的寶寶很容易缺鐵。鐵的缺失影響身體、心理和行為發展,最終導致貧血。下面是保證鐵攝入量的相關做法:

1、保證寶寶每天的牛奶攝入量滿足16 – 24盎司(480 – 720毫升)。

2、增加含鐵豐富的食物,在寶寶飲食中添加瘦肉、魚類、豆類、和鐵強化食品

3、若寶寶未滿18個月,考慮食用加鐵的穀類食品。

如果寶寶的飲食已經達到以上的要求,但仍然有缺鐵癥狀的話,爸爸媽媽要及時帶寶寶前往正規醫院檢查。

食物中的潛在風險

現在,寶寶的飲食更加豐富化和多樣化,只要烹飪手法得當,基本上大部分食物都適合寶寶食用。但是需要提醒爸爸媽媽的是,要注意食物中的潛在風險。若寶寶患有食物過敏、濕疹或哮喘等疾病,其飲食需要多加註意,一些容易導致過敏或誘發病情的食物最好不要再讓寶寶進食了。

除此之外,一些食物在進食過程中可能會造成危險,像爆米花、硬糖、硬水果、葡萄、葡萄乾,堅果類食品,寶寶進食這類食品很容易有窒息等危險,所以安全起見,對於這類食物,爸爸媽媽可以通過一定處理使寶寶能夠更安全的食用。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寶寶 的精彩文章:

寶寶多大能吃蝦、蟹這些海鮮
寶寶愛流口水 是病了么?
寶寶小時候做出的3件有趣事情,第二件最有意思
月子寶寶,體重增長多少才達標,相信很多寶媽都很困惑,看看這些
孕婦玩手機的時候,你猜寶寶是什麼反應?

TAG:寶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