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越是「全能」的父母,越容易養出「無能」的孩子

越是「全能」的父母,越容易養出「無能」的孩子

處處對孩子包辦代替,你以為你在愛孩子,其實是在害孩子!

作者:桐桐媽

越是「全能」的父母,越容易養出「無能」的孩子


前幾天在朋友圈看到一個段子,一位北大女博士發簡訊給母親,說:「媽,我想吃西紅柿炒雞蛋,您能教教我怎麼做嗎?」,她媽媽回復道:「很簡單,買兩個西紅柿和三個雞蛋,在一起炒炒就可以了!」。一會北大女博士發來照片,只見鍋里有兩個完整的西紅柿和三個未破殼的雞蛋在翻炒.......

當然這可能只是博眾人一笑的段子,但就現在嬌生慣養的小公主和王子們的生活自理能力著實令人堪憂。

前段時間一則新聞報道,開學第一天,寧波一所小學一年級400多個孩子在學校食堂吃午飯,當天的菜譜中有一道蝦,但就是這麼一道家常菜,讓不少小朋友傻了眼,因為他們不會吃,有的小朋友只能舔舔,然後放棄......

問小朋友們為什麼不會吃,答因為在家都是家人剝好殼兒,他們只需要負責吃,自己壓根不會。

就這麼一件小事,上了新聞。可是小事真的小嗎?

由於家長過於溺愛,事事大包大攬,在日常生活中孩子沒有家長的協助缺少必要反覆鍛煉的機會,導致難以掌握自理的方法和技巧。處處對孩子包辦代替,你以為你在愛孩子,其實是在害孩子。

兒童生活自理能力的培養,有助於培養孩子的責任感、自信心以及自己處理問題的能力,對他們的成長以及長大適應社會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但現在的大部分孩子,依賴性強,生活自理能力差,以至於不能很好地適應新的環境。

我們老家有個男孩,成績超好,但是由於生活自理能力太差,上大學了母親還去陪讀,聽說與班級同學合不來又爭強好勝導致有點抑鬱,後來還在家休學了一年。

對於子女應該「管」、「放」結合,該管的管,該放的還是要放。

越是「全能」的父母,越容易養出「無能」的孩子

劉少奇教育子女的管放法值得我們當代家長們的學習。

劉少奇要求子女是很嚴格的。1964年夏季,王光美在河北省新城縣蹲點。為了鍛煉15歲的女兒平平,劉少奇特地寫一封信讓她送去,並囑咐秘書,不要給她買車票,不要送她去車站,也不要通知王光美到車站接她,一切由她自理。秘書感到很為難,他想,平平畢竟是個小孩子,而且從未出過遠門。劉少奇看出秘書的心思,就對他說:「對孩子一是要管二是要放。什麼叫放呢?吃苦耐勞的事情,經風雨見世面的事情,要放手讓孩子去干。這樣可能孩子要跌些跤,但只有這樣做,才能使他們受到鍛煉,更好地成長起來。」

既「管」又「放」,對立統一劉少奇簡單明白的幾句話,說出了教育子女的辯證法

相比之下,我們許多家長朋友就沒有解決好這個問題。有的父母只「管」不「放」,什麼都管,小的時候管吃、管穿、管玩、管學,長大了管找工作、管找對象、管生孩子.....最後導致孩子就像溫室里的花朵,經不起任何的風吹雨打,缺乏「獨立」和「責任」,同時也容易滋生自私、冷漠等性格特徵,變成父母口中的「白眼狼」。

我小時候自理能力就蠻強的,主要是父母工作忙加上他們認為「女老大」就應該有個懂事樣,所以從小到大一路都還挺順,這要十分感謝我父母當年的不寵之恩。而比我小一歲的弟弟從小在家就養尊處優,過著典型的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現在長大了,工作、找對象啥的都還在指望著父母。父母現在也是十分懊悔,當初過於寵愛,導致將近三十歲的男孩子一點責任擔當都沒有。

越是「全能」的父母,越容易養出「無能」的孩子

如何幫助孩子養成獨立自理能力呢?家長朋友們切記四個原則:

一、充分相信孩子,鼓勵他們從小事做起。

二、以表揚為主,激勵孩子的主動性。

三、給予適當的幫助和指導。

四、不要追求完美,允許孩子犯錯

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人的行為習慣都是從小培養的,而孩子的自理能力的強弱很大程度上來源於早期的培養,所以家長朋友們,不想孩子成為溫室里的花朵,就學著放放手吧!只要家長朋友們持之以恆,耐心教導,相信孩子的們自理能力定能快速提高。

越是「全能」的父母,越容易養出「無能」的孩子



作者簡介:桐桐媽,一名熱愛育兒事業的90後職場媽媽,善於發現與總結,專註分享孕嬰健康類及小月齡育兒知識,希望盡一己之力幫助更多的父母,讓孩子健康快樂成長!

品讀「親子溝通如何說」頭條號,關注同名微信公眾號,一起探討有品質的親子溝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