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微雕第一刀 許通海
微雕大師許通海先生
公元二零一七年九月九日,新華社刊發「漳州籍微雕大師許通海再出精品《金磚揚帆》」,新聞報道了許通海大師在廈門金磚領導人會唔圓滿結束後的第四天,就奉上了一件以金磚國家領導人《廈門宣言》為主題的微雕作品。
這條消息觸動著我的神經。「微雕」、「金磚會唔」、「《廈門宣言》」、「一萬兩千字」、「四天」……一連串的符號,我怎麼也串不到一塊。但許通海大師做到了,以每平方厘米500個字的布局完成了。神人神鵰神品神速,在詫異中我被感動了。這件作品的誕生讓我們體味到一個大家的做事風範和運籌為幄的淡定。
以金磚領導人會唔《廈門宣言》為主題《金磚揚帆》緊張創作中,許通海僅用一天半時光,完成了這件作品。
微雕作品《金磚揚帆》。
「為藝術而雕、為歷史而雕、為文化而雕」!在與許通海近兩個半小時的訪談中,讓我深深感受到他的情懷,他的胸襟,他的氣魄。
許通海,1957年生人。祖籍漳州,現居住廈門。高級工藝美術師、中國傳統工藝美術大師、福建省工藝美術大師。自幼與父親學習書畫,成年後,一次出差偶見一枚米雕作品,從此改變了許通海的一生,戀上了微雕這一門以刀代筆的絕活。為學藝,顛簸近三十多個小時車程,到浙江青田向雕刻師傅學習。學藝之路是艱辛的,師傅不願教,他只能佯裝購石買家,急於返回之借口,以加錢挾之,迫使師傅當場雕刻。就這樣,他學藝機會來了,一次次側視著師傅相石,選石,磨石,運刀,刨光,各種刀具的使用,看在眼裡,默記心中。在每月只有三十多元工資的囧境下,卻用盡幾千元積蓄,購進師傅的雕品。回來反覆琢磨,專研……,多年的嚴謹治學,多年的磨礪,他的微雕技藝大長,同時練就了許通海特別的眼力、特殊的毅力、特有的指功和「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的藝術創作心態。
在創作過程中的挫折、痛苦、困難、寂寞,許通海都當作一種最美妙的藝術享受。
絕技出不了絕品,創意才能賦予作品的靈魂。
刀在石上遊走,一氣呵成。
微雕,尤其是裸眼微雕,是塔尖藝術,也是一種絕活,創作要求極高極艱苦,需要終其一生的努力。許通海以抓鐵有痕踏石留印的韌勁,通過不斷的自身修練與獨特的創新意識,以敏銳嗅覺,高度的使命感,抓住各個重要的歷史節點,施展他大部頭的創作風格,才成就了他今天「中國傳統工藝美術大師」稱號。創下了「全國9個第一」。其中,精心創作的微雕巨作《毛澤東選集》等8部藝術臻品無償捐贈給國家珍藏;首創壽山石立體微雕、九龍璧奇石硬玉微雕。行家譽之為「通靈奇巧寰球掌上微,海闊天空宇宙石中雕」。
相石,是微雕下刀前必須要做的功課。許通海每每挑石,相石,一絲不苟。
絕技出不了絕品,創意才能賦予作品的靈魂。
雕人生、刻心歷、弘文化、道精髓。許通海矢志不移。
從不知足、較勁自己、創新創意、追求卓越。是許通海終極一生的追求。
許通海很成功!成功於他四十多年來的不懈追求和執著,擯棄浮躁、拋棄雜念,拒絕誘惑,靜心用心,專業敬業,把技術做成藝術,把微雕做成同行無法匹敵的卓越藝術品。原北京故宮博物院院長呂濟民評價:「許通海創作的微雕作品是中華瑰寶、傳世珍品,很有價值。」 光環下的許通海很憂心,還在苦苦著尋找著接班人。採訪中他告訴我,先後帶過幾個學徒,但都半途而廢。這個有著三千多年歷史的塔尖藝術,拷問著匠人的意志,錘打著藝人的毅力。
神在刀先,意在刀尖。許通海又在運籌著另一部巨作……
與微雕大師許通海合影
TAG:陳偉凱的影像日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