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農本草經藥物解讀——黃芪
祝按:「黃耆」為古代書寫法,現代簡寫為「黃芪」。清代始,將「耆」簡寫成「芪」。 黃芪為中醫最常用中藥之一。《本經》列為上品。李時珍在《本草綱目》釋名謂:「耆,長也。黃耆色黃,為補藥之長,故名。今俗通作黃芪。或作耆者非矣。耆乃耆龜之耆,音屍。」《本草原始》稱:「耆者,年高有德之稱,耆者,歷年久而性不燥,此葯緩如之,故得以耆稱。」張錫純:「為補氣之功最優,故推為補藥之長,而名之曰耆也。」
黃芪主產西北,其色黃白,緊實如箭,折之柔韌如棉,故又名「箭芪」。
黃芪——豆科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5年版一部收載:黃芪為豆科植物蒙古黃芪 Astragalus membranaceus (Fisch.) Bge. var. mongholicus (Bge.)Hsiao 或膜莢黃芪 Astragalus membranaceus (Fisch.) Bge.的乾燥根。
黃芪性平,味甘,歸肺、脾經,功能補氣生陽,固表止汗,利尿消腫,生津養血,行滯通痹,托毒排膿,斂瘡生肌。用於氣虛乏力,食少便溏,中氣下陷,久瀉脫肛,便血崩漏,表虛自汗,氣虛水腫,內熱消渴,血虛萎黃,半身不遂,痹痛麻木,癰疽難潰,久潰不斂等。
藥材飲片
鑒別要點
藥材鑒別
本品呈圓柱形,有分枝,上端較粗,直徑1~3.5cm,下端漸細。表面淡棕黃色或淡棕褐色,有不整齊的縱皺紋或縱溝,可見橫向皮孔。質硬而韌,不易折斷,斷面纖維性強,並顯粉性,皮緊肉鬆,皮部黃白色,木部淡黃色,有放射狀紋理及裂隙,老根中心偶有枯朽狀,黑褐色或呈空洞。氣微,味甜,嚼之微有豆腥味。
飲片鑒別
黃芪飲片呈類圓形或橢圓形厚片。外表皮黃白色至淡棕褐色,可見縱皺紋和縱溝。飲片切麵皮部黃白色,木部淡黃色,有放射狀紋理,呈菊花心狀及裂隙;金盞銀盤明顯。有的飲片中心偶有枯朽狀或空洞狀,呈黑褐色。氣微,味微甜,嚼之有豆腥味。
拓展閱讀
中藥經驗鑒別專用術語
菊花心:指中藥材或飲片橫切面的放射狀紋理,形如開放的菊花,又稱「菊花紋」。
皮鬆肉緊:特指部分根莖類中藥材橫斷麵皮部疏鬆,而木部較為結實。
金盞銀盤:指部分根莖類中藥材的橫斷切面,其木部呈黃色,皮部呈白色,恰似「金玉相映」。
臨床應用
注意事項
黃芪效用:生用益氣固表,清熱,托毒排膿,生肌,利水消腫;蜜炙用補中益氣,昇陽舉陷,益脾生血。
生熟與用量:黃芪在臨床中有生、熟(炙)之別。劑量與療效也有一定關係。量輕,10~30g至100g以下,具有明顯昇陽舉陷、升血壓作用。大劑量250g以上反而有降血壓作用。
醫籍選論
黃芪,性溫,味微甘。能補氣,兼能升氣,善治胸中大氣下陷。《神農本草經》謂主大風者,以其與發表葯同用,能祛外風,與養陰清熱葯同用,更能息內風也。謂主癰疽、久敗瘡者,以其補益之力能生肌肉,其潰膿自排出也。表虛自汗者,可用之以固外表氣虛。小便不利而腫脹者,可用之以利小便。婦女氣虛下陷而崩帶者,可用之以固崩帶。為其補氣之功最優,故推為補藥之長,而名之曰耆也。
——清·張錫純《醫學衷中參西錄》
黃芪色黃,味甘,微溫,稟火土相生之氣化。土主肌肉,火主經脈,故主治肌肉之癰、經脈之疽也。癰疽日久,正氣衰微,致三焦之氣不溫肌肉,則為久敗瘡。黃芪助三焦出氣,以溫肌肉,故可治也。癰疽未潰,化血為膿,痛不可忍,黃芪補氣助陽,陽氣化血而排膿,膿排則痛止。大風癩疾,謂之癘瘍,乃風寒客於脈而不去,鼻柱壞而色敗,皮膚潰癩者是也。五痔者,牡痔、牝痔、腸痔、脈痔、血痔,是熱邪淫於下也。鼠瘺者,腎臟水毒上淫於脈,致頸項潰腫,或空或凸,是寒邪客於上也。夫癩疾五痔鼠瘺,乃邪在經脈,而證見於肌肉皮膚。黃芪內資經脈,外資肌肉,是以三證咸宜。
又曰:補虛者,乃補正氣之虛,而經脈調和,肌肉充足也。小兒經脈未盛,肌肉未盈,血氣皆微,故治小兒百病。
——清·張志聰《本草崇原》
黃芪,味甘,氣平。入足陽明胃、手太陰肺經。入肺胃而補氣,走經絡而益營,醫黃汗血痹之證,療皮水風濕之疾,歷節腫痛最效,虛勞里疾更良,善達皮腠,專通肌表。蜜炙用。生用微涼,清表斂汗宜之。
——清·黃元御《長沙葯解》
黃耆,性溫,味微甘。能補氣,兼能升氣,善治胸中大氣。
黃芪氣微溫,稟少陽之氣,入膽與三焦;味甘無毒,秉太陰之味,入肺與脾。其主癰疽者,甘能解毒也。久敗之瘡,肌肉皮毛潰爛,必膿多而痛甚,黃芪入脾而主肌肉,入肺而主皮毛也。大風者,殺人之邪風也。黃芪入膽而助中正之氣,俾神明不為風所亂;入三焦而助決瀆之用,俾竅道不為風所壅;入脾而救受克之傷;入肺而制風木之動,所以主之。癩疾,又名大麻風,即風毒之盛也。五痔者,五種之痔瘡,乃少陽與太陰之火陷於下,而此能舉其陷。鼠瘺者,瘰癧之別名,乃膽經與三焦之火郁於上,而此能散其郁也。
其曰補虛者,是總結上文諸證,久而致虛,此能補之,非泛言補益之品也。葉天士云:『小兒稚陽也。稚陽為少陽,少陽生氣調達則不病,所以概主小兒百疾也。』
余細味經文,俱指表證而言。如六黃湯,寒以除熱,熱除則汗止;芪附湯,溫以回陽,陽回則汗止;玉屏風散之散以驅風,風平則汗止。諸方皆藉黃芪走表之力,領諸葯速達於表而止汗,非黃芪自能止汗也。諸家固表,及生用發汗、炒用止汗等說,貽誤千古,茲特正之。
——清·陳修園《神農本草經讀》
本文選自《神農本草經藥物解讀·從形味性效到臨床(1)》,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主編:祝之友。人衛中醫編輯整理。
聲明:文章轉載僅作分享,如有涉及侵權煩請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進行刪除。
誠邀稿件,歡迎投稿:yangzhanggk@foxmail.com。
※關於人蔘補氣三七補血必須知道的秘密 這些人服用了竟會……
※【中醫智慧】葯中補氣王!氣上來、血順了~氣血雙補就是這碗湯~
※紅棗這樣吃,養肝排毒、血管通暢!
※葯中補氣王!氣上來、血順了~氣血雙補就是這碗湯~
TAG:補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