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古代拜師送束脩,常見的比如送肉乾

古代拜師送束脩,常見的比如送肉乾

束修(繁體「束脩」),古代民間上下級、親戚、朋友之間相互饋贈的一種禮物。古代學生與教師初見面時,必先奉贈禮物,表示敬意,被稱為"束修"。早在孔子的時候已經實行。唐代學校中仍採用束修之禮,並由國家明確規定,不過禮物的輕重,隨學校的性質而有差別。教師在接受此項禮物時,還須奉行相當的禮節。束修的致送,表示學生對教師的尊敬。如:其以乘壺酒、束修、一犬賜人或獻人。——《禮記·少儀》。

束脩六禮

「束修」多為一束肉乾,又稱肉脯,有點類似現在的臘肉。古時候肉是奢侈品,人們吃一次肉不容易,不像現在可以隨時隨地大快朵頤。孟子生活的戰國時期,只有七十歲以上的老人才能吃上肉。因此,古時候把有地位的人稱為「肉食者」,就是這個道理。晉惠帝聽說老百姓沒有糧食吃時,竟說出了「何不食肉糜」的雷人話語,成為千古笑柄。從這裡,我們也可以看出,在古代肉是多麼稀奇珍貴。

古代沒有冰箱,一旦有了稀奇珍貴的肉,就先用水將其煮透,然後用鹽裹了,放在屋檐下陰乾。最後,再十條紮成一束,放起來慢慢享用。當然,這些肉乾也可以用來供奉祖先,以求祖先保佑自己能常常吃到肉。言歸正傳,古人對老師是十分尊敬的,對孩子的教育非常重視。因此,在孩子入學拜師時,人們一般都要給老師送上珍貴的「束修」作為見面禮。《論語·述而》:「子曰:『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嘗無誨焉。』」這說明早在孔子的時候,就有送「束修」投師的禮俗了。

所謂的拜師典禮,就是先向老師鞠躬,然後再奉上「束修」,這樣,孩子才算是正式入門求學了。這裡的「束修」指的都是給老師送的見面禮。東西雖然不多,但已經能顯現出對老師的尊敬之情了。

隨著時代的發展,送給老師的見面禮不一定就是「束修」了,也可以用其他禮品來代替,如唐朝就有人送酒肉或者絲綢之類的東西,以代替「束修」。東西雖然變了,但「束修」作為給老師見面禮的名詞不但沒有改變,連後來給老師送的學費、酬金或者工資也都稱為「束修」了。《二刻拍案驚奇》卷二二:「黃公道:『今日這邊所得束修之儀多少?』郭信道:『能有多少?每月千錢,不勾充身,圖得個朝夕糊口,不去尋柴米就好了。』」《官場現形記》第三二回:「你既然有志學洋話,為什麼不去拜一個先生,好好地學上兩年?一個月只消花上一兩塊洋錢的束修。」還有巴金的《春》:「人家每個月拿八塊錢的束修,教你們這樣的學生,也不好意思。」等等,這裡的「束修」就是酬金、工資的意思了。

如今,幾乎沒有人再把老師的工資稱為「束修」了,更沒有人把「束修」作為學費交給老師,當然,更不提倡給老師送禮什麼的。然而,我們需要了解「束修」一詞的來歷,它有利於我們閱讀古文,也讓我們了解敬重老師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輕羅小扇撲流螢 的精彩文章:

TAG:輕羅小扇撲流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