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關於和珅的生平故事

關於和珅的生平故事

和珅出生在一個普通的武官家庭,不過他與弟弟和琳從小都受到了較好的教育,接受了系統的儒學經典教育。和珅天資聰穎,勤奮努力,成績突出,因而得到老師吳省蘭等人的器重。乾隆三十四年,20歲的和珅繼承了祖上三等輕車都尉的爵位職務。第二年,他參加了順天府科舉鄉試並沒有考中舉人。沒有功名的和珅,後來卻多次成為科舉的最高一級考試殿試的讀卷官,擔任《四庫全書》等多部典籍的正總裁。乾隆三十七年十一月,23歲的和坤被任命為三等侍衛。這個差事給和珅經常接近乾隆提供了機會,是和珅人生的一個重要轉折點。總之年輕的和珅英俊瀟洒,又頗有才學,在某一偶然的機遇中引起了乾隆的注意和重視。 乾隆四十年閏十月,和珅被提升為乾清門侍衛,十一月再升為御前侍衛,並授正藍旗副都統。四十一年正月,授戶部左侍郎,三月授軍機大臣,四月,授總管內務府大臣。短短的半年,和珅從一名普通的侍衛,進入清王朝權力最高層,成為乾隆皇帝的親信寵臣。。

乾隆四十六年,甘肅蘇四十三造反,進逼蘭州,和珅受命與大學士阿桂一起去督軍鎮壓。前方將帥本來快要取勝,但和珅先到一步就瞎指揮,竟然轉勝為敗,致使總兵圖欽保被打死。和珅沒有將實情向乾隆彙報,反而將失敗的原因歸罪於將士們不聽從調遣。幾天以後,大學士阿桂趕到現場,重新部署,親自指揮,井井有條,並沒有發現有誰不聽調遣。

乾隆知道情況後,在阿桂的奏摺上批示說:這件事是由於和珅指揮不當造成的,現在你已經到了那裡,那裡的事情由你一個人指揮就夠了。接到命令後,讓和珅馬上回京,沒有必要兩個人都留在那裡。和珅回京以後,不但沒有受處分,反而又兼任了兵部尚書。在以後的幾年裡,和珅又不斷有兼職。和珅每次陞官,史料上都有記載,直至他獲罪前後二十九年中,重要的封官就有47次。

公元1776年,27歲的和珅被授予軍要機大臣。過了三年,領班軍機大臣于敏中去世以後,英武殿大學士阿桂一直擔任領班軍機大臣。當年在軍機處任職的還有大學士王傑、尚書董誥和福長安,阿桂、王傑、董誥都討厭和珅,結果就出現了五位大臣每天不在一起辦公的奇特現象。

乾隆知道阿桂與和珅關係不和,常常讓阿桂在外領兵或查閱工程、辦理案件,軍機處的實權自然就落在和珅的手中。

首先,和珅是很有才幹的,記憶力驚人、聰明決斷、辦事利索。 和珅另一手腕就是投其所好。乾隆一生喜愛做詩、書法,和珅為了迎合乾隆皇帝,在這些方面下了不少工夫,並達到了較高的水平。和珅還經常與乾隆和詩,乾隆的書法很見功力,後來和珅寫的字酷似乾隆,可能是他刻意模仿的,乾隆後期的有些詩匾乾脆交由和珅代筆。另一面,乾隆在晚年時仗著國家繁榮昌盛,生活奢華,大興土木,專門為自己建造了暢音閣、倦勤齋等娛樂場所,就連退位以後居住的寧壽宮也造好了。當時,國庫已經枯竭,那麼多的事情要辦,銀子又從哪裡來?在這種情況下,乾隆非常需要像和珅這樣的人,因為和珅是一個弄錢的好手。他在不大動用國庫的情況下,就想方設法滿足乾隆的需要。如公元1790年皇帝八十大壽,和珅總管這件事,他命令外省三品以上大員都要進獻。和珅很快滿足了乾隆八十大壽的需要。

和珅還創立了一種議罪銀制度,就是讓有過失的地方總督、巡撫等官員用交納罰款來代替處分,少則數千兩銀子,多則數萬兩、數十萬兩。這種議罪銀直接交到內務府,入了皇帝的私人腰包。為此,和珅還專門成立了辦理此事的「密記處」,建立專檔《密記檔》,詳細記錄當時收繳罰銀的情況。許多督撫大員都受到過這種敲詐,而他們對付的辦法就是把損失層層攤派下去,最後加倍落到了老百姓頭上。內閣學士尹壯圖實在看不下去,就上奏皇帝說,這樣下去,所謂加強吏治,整頓官場不過是一句空話,商人老百姓都叫苦不迭。結果惹惱了乾隆,尹壯圖差點為此丟了性命,從此也就沒有人敢提一句。和珅是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貪官;雖然貪污是他的最大的過錯,但他的才華還是應該得到承認。有人將他與劉墉和紀曉嵐並列為清乾隆時期三大中堂。其實劉墉和紀曉嵐均未入軍機處, 所以根本不能稱為宰相或中堂。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看圖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TAG:看圖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