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日巨型機甲線下約戰,會是點燃機器人格鬥競技的第一把火嗎?
雜魚丸:自《機器人大擂台》停播後,我就只能在電視上翻到各種「鐵絲機器人」比賽投籃的益智節目,後來索性連電視都不看了。
這麼多年過去了,「鐵絲機器人」是否健在我不清楚,但國外的機器人愛好者卻決定搞出個大新聞!
GIF/993K
愛玩網百萬稿費活動投稿,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什麼是現代人想像中的巨型機甲?
是《鐵鎚》中強勁馬力驅動著四輪或雙足的鋼鐵,在黃土上軋過一道道飛馳的痕迹。
是《高達0079》里安有大口徑炮與火箭巢的移動武庫,在空氣中迸發出齊射的硝煙。
抑或是《環太平洋》中內里架有合金與鋼材的堅硬鐵拳,在彈盡糧絕之時仍可展開驚心動魄的肉搏。
然而想像終歸只是想像,巨型人形機甲的薄弱實戰性已在戰爭形態的演變下一次次被否決,人們或許永遠等不到軍用人形機甲的誕生。
但東方不亮西方亮,實戰被推論為毫無用武之地的機甲,卻已不知不覺在民間觀賞娛樂中開花結果,成就了機甲格鬥業。
人形機甲的浪漫,一旦迷上就再難忘卻
美日鋼鐵大戰,本月即將開打
2015年7月,一則重磅消息毫無懸念地霸佔了當年的機器人圈頭條:美國巨型機器人製造商MegaBots公司通過YouTube向日本水道橋重工發起戰書。
水道橋重工,我有一個巨型機器人(MegaBots Mk.2),你有一個巨型機器人(Kuratas),一山不容二虎,來一決雌雄吧!
很快,日本水道橋重工的社長倉田光吾郎果斷應戰,並表示「巨型機器人是發源於日本的特有文化,我們必將全力捍衛。」
宣戰與應戰PV里的中二氣息溢滿了整個屏幕
最初,對機甲格鬥的印象還停留在《機器人大擂台》(雜魚丸:真是童年回憶啊)的吃瓜群眾們只把這當作兩國機甲迷的日常中二,結果雙方展示出的傢伙遠遠超出大家的想像:
原來不知不覺中已有人開發出了如此體面的人形機甲!他們分別是美國的MK與日本的KURATAS。
由於事關兩國技術人員的尊嚴與機甲愛好者的感情,該比賽一經公布便激起千層浪,引起廣泛熱度。
這場約架原本定在2016年,但由於改裝事宜、場地、美國隊資金等種種問題不斷延期,直到改至今年9月,也就是現在。(截止發稿前,約架的具體時間仍未公布)
不再是以往的小打小鬧,這次約架的機甲終於有了「鋼鐵大戰」的實感
值得一提的是,在等待的過程中還意外殺出了新的黑馬——中國的「大聖號」。
今年五一節期間,由中國藝術家孫世前設計、與吉米客組建的GREATMETAL戰隊製作的中國機甲「大聖號」意外地在鳥巢登場,並邀請到了這次參展的美國隊MK同台進行靜態展出。
展出後雙方負責人也成功約架,中國方面還透露出消息:在不遠的將來,也就是美日大戰之後,中美之間也將有一戰。
不過相比起埋頭改裝的美日機甲,中國的「大聖號」更多地帶有幾分推進國內機器格鬥產業的宣傳意味而非實戰追求,這點我們將在後文的機甲格鬥的產業演變中介紹。
在此之前,先讓我們詳細了解大家最關心的部分——參賽作品,並從中體會不同國度迥異的「機甲情懷」。
「你倆打架也帶我一個!」中國「大聖號」的公布在國外社交網路上引起熱議
遠近高低各不同——不同文化血脈中的鋼鐵基因
正如水橋道重工的社長倉田光吾郎在應戰聲明中提及的「人形機器人是發源於日本的特有文化」,機器人文化,尤其是人形機器人,是由日本發源、饋贈給全世界愛好者的瑰寶。
以1972年較為成熟的《魔神Z》為起點,日本在這40年里衍生出了眾多的機器設計與流派,風格從最初的超級系演變到真實系,期間還派生出諸如《櫻花大戰》的復古蒸汽朋克式等。
構造從簡單的一體式到變形機器、核心機艙等腦洞大開的設計,活動範圍也從地下跑的、天上飛的,到漫遊整個宇宙,日本的機器設定堪稱腦洞大到外太空。
GIF/453K
四十年前的《魔神Z》明年仍有劇場版推出,在日本堪稱經久不衰的典範
正因如此,水橋道重工在設計真實機器人的路上可以說是有取之不盡的參考與範例,真正的難點是在天馬行空的想像與現實技術中取捨出一個最佳的平衡點。
早在這場約架的前幾年,倉田光吾郎就交出了自己的答卷——本次參賽的日本機甲KURATAS,造價135萬美元,為單座巨型全鋼機器人,手部可裝備雙管的加特林油漆炮和高壓水槍。
移動方面KURATAS由四輪驅動,行進速度可達10千米每小時,同時還在開發雙足驅動版的功能。
除此之外,該機器人採用了先進的現實增強駕駛艙,不僅可以單人駕駛,甚至可以從外部用Iphone操縱,武器還可以自動捕獲或跟蹤瞄準目標。
值得一提的是,KURATAS還在機艙內添加了笑臉識別系統,只要駕駛員微笑,機器人就可以開火。
妹子微微一笑敵人即可化為灰燼,無論是操作還是宣傳方式,這感覺都可以說是非常日式了
同時,其看似簡潔的設計上其實能找出諸多經典作品的影子,其前置一體的駕駛艙與勻稱的骨骼結構就頗有《機動警察》中英格拉姆的風範。
而四輪驅動,則是妥協於有限技術手段的改動。儘管如此,設計者融入了智能手機操作等漫畫中未曾預料到的科技,也算是意外之喜了。
不同於日本機甲文化天馬行空的風格,西方的機甲文化似乎要「實在」得多。
如果要用一個詞來形容西方的機甲風格,那就是兩極分化,他們的作品往往有兩種截然不同的風格:
其一是接近現代機械設定風格而且追求實用性的軍事機械,外型設計風格粗獷、強悍,渾身都散發出「武器」的感覺。
雖是人形,卻由機械主體、手臂、武裝等各機械部件按照一定規則自由組合而成,有著更大的組裝靈活性。
《戰錘》中的機甲,大量簡陋的鋼材裝甲板和裸露的輸能線管都是凸顯機械美感的手段
其二是走科幻風格,以材料學高度先進為前提的超前概念設計。這樣的差異在對朋克的喜好中便得以體現——日式機器人非常鍾情以蒸汽動力為標誌的蒸汽朋克。
而西方更青睞以大量電子管與落後工藝來凸顯機械美感的真空管朋克,譬如遊戲《戰錘40K》,以及以高科技材料為基礎走簡約風的賽博朋克。
再來看看美國團隊本次的參賽作品。如果說日本機器KURATAS是早在宣戰前就誕生的「科技概念作」,那美國的MKII則是一開始就奔著「打碎KURATAS」而做出的「踢館機器人」。
美國機甲MkII,三維都比日本機甲更「厚重」:高15英尺,重12000磅,由兩名駕駛員共同操作,可發射初速為時速120千米的油漆彈。
裝備了不鏽鋼裝甲、煙霧發生器等防護措施,底部選用了雙槽履帶式驅動,武器由肉眼觀瞄,可發射初速120英里的氣泵炮。
比起集軟硬體於一身的的日式智能機甲,美國的作品則像一個金屬集成物,顯得非常粗獷
不過與財大氣粗的日本水道橋不同,美國團隊的財力一度捉襟見肘,這也是該比賽一再延期的主要原因之一。
為此該團隊特地在網上發布了50萬美元的眾籌項目,並獲得了美國網友的鼎力支持,使得這場比賽最終得以繼續。
因此,美國的MK並沒有什麼新奇的科技含量,一切都奔著實戰而去,但這正是其定位清晰的佐證,正如設計者所形容:「這是一部專為擂台而生的機甲」。
而從其被命名為MKII到高度相似的結構,無疑都在致敬這樣一部作品——《命令與征服》中的同名機甲:MKII。
最後,我們來聊聊中國隊的大聖號。據設計師孫世前所言,目前大聖號仍處於技術攻關階段,同時面臨著不小的資金壓力,因此我們尚無法得知具體技術細節。
但從在鳥巢驚鴻一瞥的情報來看,該作與日美前輩最大的不同在於這是一台高約4.6米的獸型機甲,由單人駕駛,可以使用四肢發起攻擊,也可以直立揮動武器。而其設計理念源於十二生肖,參照孫悟空原型。
按照製作團隊GREATMETAL的想法,這是一套系列機甲,將囊括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十二生肖。
雖然網友們從各處細節表達出對其實戰能力的不信任,但未成之事尚不可多言,筆者在此不就實戰性多作判斷。
中國機甲「大聖號」
如果要問大聖號的設計展現了中國怎樣的機甲文化,答案便是一片空白的機甲文化。
以往的經驗不斷表明,大多從零起步的文化題材總是會下意識先從傳統文化和自然界中汲取養分,大聖號也逃不開這樣的魔咒。
其實國外機戰也不乏帶有傳統文化色彩的作品,但這終歸只是一個點綴,主要的藝術風格依舊來自於機械本身,而大聖號給人的第一印象卻依舊是大聖而非機甲。
但這並非設計師團隊的過錯,任何一個國家的文化題材都需要一步步地摸索出自己的風格,沉澱出自己的底蘊,作為開山鼻祖的他們已經是功不可沒。
只是中國在這塊幾乎空白的領域裡,來的終歸還是太晚太慢了,所以在這隻能祝願大聖號團隊能夠披荊斬棘後起直追。
直到09年,中國才播出了第一部國產變形機戰動畫,還始終逃不出一股濃濃的山寨風
不過,在大聖號團隊的宣傳中,我們注意到了一個更有趣的產業,那就是接下來要說的機甲格鬥。
「鐵甲鋼拳」!一場由地下運動發源來的機器人競技
機器人發展至今,大家很難期待他們能夠在實戰中一展拳腳。雖然機器人在教育、醫療、救災等領域日新月異的發展著實令人欣慰,但又有多少讀者內心渴望著終有一日能夠看到鋼鐵與鋼鐵的較量。
不知各位可曾看過著名導演斯皮爾伯格的電影《鐵甲鋼拳》,該電影由夢工廠製作,曾於2011年在中國內地上映。
電影中的故事發生在不遠的未來,在那個時代,拳擊運動已經被高科技的機器人互博取代了。人類無法親自上場比賽,取而代之的是他們操縱的機器人在賽場上廝殺。
GIF/1021K
作為一部融合了時尚元素的科幻動作片,能在豆瓣上獲得8.2分著實不易
故事中的機甲擂台格鬥世界固然令人心馳神往,但其實在現實生活中,機器人格鬥以一種地下運動的形式,早已存在了幾十年。
機器人格鬥的歷史最早的原型可以追溯到上個世紀80年代在停車場舉辦的遙控車大戰,然後是1994年第一屆美國機器人大擂台(隨後被英國BBC引進,成了我們童年回憶的那版《機器人大擂台》)。
直到1999年《機器人大戰》在美國長灘打響後引起廣泛關注,這項地下運動在千禧年的節點向全世界宣布:21世紀的競技場也將有機器人格鬥的一席之地!
不過可能很少有讀者知道,曾經風靡西方的機器人格鬥賽,如今在國內也正如火如荼地舉辦著,那就是中國大疆主辦的RoboMasters全國大學生機器人大賽。
不難看出,從比賽風格到場地設備,這場比賽正在努力向新一代的競技風格靠攏(雜魚丸:電競賽場即視感)
雖然缺乏早年的經驗積累,但諸多細節表明,中國賽區在努力用自己的創意把比賽打造得更加刺激與精細化。
比如比賽中的機器人對戰採用實彈對抗,每個機器人身上裝有血液板,被子彈擊中後機器人將損失血量,一旦血量為零則意味著機器人陣亡。
而比賽發展至今已經吸引了全球160多所高校的228支團隊、近7000名青年工程師參加,從地下到地上,天朝的機器人競賽這一路走得並不容易。
而在近期,ROBOTMASTER還宣布了自開辦以來最大手筆的一次宣傳動作:推出相關動畫《機甲大師》。
這部可不是什麼粗製濫造的國產廣告片,而是委託日本方面DandeLion Animation Studio和GONZO製作的正經十月番。
前者是日本3D動畫的大牌廠商,曾承接《火影忍者》《排球少年》等名作的3D部分,而後者則是老牌製作商,曾做出過《戰鬥妖精雪風》《爆炸頭武士》等享譽海外的大作,製作團隊可以說是相當豪華的陣容了。
該作的質量仍不敢妄下定論,但這無疑向世人們展示了主辦方推廣機器人賽事的決心
雖然機器人格鬥賽將不再只局限於童年記憶的《機器人大擂台》,但時至今日,還沒能成為大眾熱門的該類賽事還在一步步地探索當中。
怎麼才能讓更精彩的戰鬥與智謀共存於賽制中?怎麼才能讓高高在上的冰冷科技重回大眾視野?怎麼才能激發觀眾對機器的熱情與嚮往?
如果能實實在在地解決這些問題,那麼機器人格鬥競技賽躋身成為下一項競技爆款,也並非不可能的事。
最後,讓我們把目光聚焦到約架的日美機器人上:據最新消息,本次機甲大戰的日美雙方皆已到達決戰場地,並開始了組裝作業。
儘管尚無具體日期,但如無意外,這場讓萬千粉絲期待了兩年的精彩大戰已經是箭在弦上。
我們無法預測這場戰鬥會是一場酣暢淋漓的大場,還是會變成兩個技術不成熟產物的尬舞,但無論結果如何,屬於這個世紀機器人格鬥競技的火苗已經點燃。
——歡 迎 分 享 到 朋 友 圈——
點擊展開全文
※超級機器人最多的日本,碰上美國會怎樣?
※任天堂將在紐約舉行SNES收藏版發布慶典
※別人家的叔叔!《守望先鋒》玩家自製糕點為7歲侄女慶生
※為何《二之國2:亡者國度》不再有吉卜力參與?
※《馬里奧+瘋兔王國》成NS銷量最高第三方作品
TAG:愛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