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茶的簡單梳理(二)
在中國的茶葉歷史上,從來沒有一種茶如普洱茶一般被解說得如此複雜,並且產生了數不清的概念。比如生茶、熟茶、新茶、老茶、拼配、純料、山頭、干倉、濕倉……這還只是普通茶友經常接觸到的概念。對於資深茶友,可能還會涉及號級、印級等。
由於茶人、茶商、專家、市場這幾個因素,在互相博弈,導致概念越梳理越亂。
首先普洱茶分生茶、熟茶,這就與其他茶類迥異。未曾聽說還有別的什麼茶分生熟的。比如我們沒有聽說過生烏龍、熟烏龍。也沒有聽說過生紅茶、熟紅茶。普洱茶分了生熟,必然造成普洱茶的複雜性,這也導致末端消費對於普洱茶理解的多重性。
現代普洱茶興盛的歷史,其實並不算長。對於歷史不長的事物,或許思維還沒有形成定勢,因此炒作概念的空間還比較大。既然炒作概念不光能夠吸引眼球,還能夠帶來豐厚的利益,何樂而不為呢?只是這般炒作的後果,讓消費者陷入十分迷茫的境地。尤其前一陣普洱茶又「火」了一把:有人站出來挑戰普洱茶的安全性,稱普洱茶具有高致癌風險。於是江湖再起風雲,各方大神紛紛拿出各種數據證明普洱茶不僅不會致癌,還是防癌抗癌的「良藥」。總之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最苦逼的還是愛茶之人,不知道究竟該聽誰的。
我個人認為,凡事都適可而止。喜歡飲茶,卻也不必拿它當飯吃。再好的東西,過量了,必定都會造成傷害。如果只是每天甚至隔三差五飲幾克的茶,恐怕還不至於致癌。若說日常我們入口的東西,比這危險多多了,所以不必介懷某些人或許出於炒作目的發聲。
我們的飲食,吃喝到了肚子里,身體舒不舒服,自己會說話。我們只需要認真聆聽身體發出的信號,就能夠大體明白一樣東西適不適合自己。好比很多人講要吃素,但是有人吃了素就是營養不良。也有一些人吃點肉就不舒服,吃素覺得很舒服。所以任何一個養生的概念,必定是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來的。沒有完美的「一招鮮」方案。男女老少皆宜的配方,只能存在想像之中。
對於飲茶,也是如此。如果覺得綠茶喝下去,胃不舒服甚至疼痛。那就不能喝偏寒涼的茶。普洱生茶也是很寒涼的茶,基本上脾胃虛寒的人少喝或者不喝。如果是放了很多年的年份茶,性質溫和了不少,倒是可以適當飲用一些。
喝什麼茶,還是要有自己的身體說了算,其他都是瞎掰。
普洱茶是不是應該歸到黑茶一類,也是吵吵嚷嚷了很多年。以至於有不少專家茶人一直在力推生茶應該單獨成為一類茶。如果按照工藝來看,普洱生茶確實不能算是黑茶,但也不能算綠茶。普洱生茶的江湖地位就顯得有些尷尬。
傳統茶類是按照工藝來進行分類的。生茶的核心工藝是殺青,綠茶也是。從這個意義上來講,普洱生茶更接近綠茶。但是他們殺青的溫度差別很大,導致後續茶葉的狀態截然不同,顯然生茶又不能算綠茶。遵循現在的分類法,確實無法安放生茶在合適的位置,看來只有調整標準,才能夠各歸其位了。
約稿:千山獨一鳥
點擊展開全文
※遊客嫌15元一杯奶茶太貴,遭老闆娘追打
※在當下為自己用心沖泡一碗茶湯
※美味神器燜燒杯,你還只用它喝茶裝熱水?
※藏茶不僅僅是人文精華,更是健康之寶!
※安化黑茶火了!國務院副總理汪洋品安化黑茶給出五星好評
TAG: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