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將失傳的鄉村老手藝,在你們那兒還能看到嗎
站在茶爐前的老人姓劉,名字叫劉家義,贛榆區金山鎮人,今年63歲,自17歲拜師學藝,五年後學成出師至今,從事白鐵技藝已達40多年,經他手下打造的成品,大到茶爐子,白鐵桶,取暖的白鐵管,彎頭,小到製作酒端子,油端子,換茶壺底,幾乎涵蓋了一切可以用白鐵皮製作的用品。就拿劉老漢身邊的茶爐子來說,據不完全統計,老劉製作了已經1000多件了,這茶爐子現在使用的已經很少了。
劉老漢的這個工作間是廢棄的豬圈改的,當年為了餵豬,蓋起了著兩間豬圈,後來不餵豬了,老伴說我的這些傢伙放在堂屋裡佔地方,幹活的時候噪音也大,我就把豬圈打掃了一下,在這裡做我的活計,還是蠻好的,說起白鐵匠技藝的輝煌時期,老劉的臉上充滿了神往,那時候,一天可以賺到20多元,要知道,當時上班工人的工資每月也就30多元。
劉老漢手裡拿的這個彎管,是冬天時候取暖用的接頭,這一個彎管才買五元錢,但劉老漢製作這個要用半天的時間。
這是劉老漢用來加熱手工烙鐵的煤球爐,手工烙鐵燒熱用焊錫把鐵皮製品的連接處焊平,可以做到滴水不漏。劉老漢的技術當然不用說,周圍十里八村的,沒有不知道劉老漢的名字的,那時候,幾乎每家都有劉老漢製作的白鐵製品。
劉老漢手裡拿的焊錫條,他說,現在這根焊錫條還是原來從外地購進,就剩下這最後一根了,現在白鐵生意不好,這根焊條往後估計也用不了。
劉老漢正在做的這個酒端子可以盛一兩酒,不能多,也不能少,要經過嚴格的計算,接縫處還要用焊錫焊的嚴實,不能有滴漏。從用白鐵皮捲成鉛筆粗細的圓鐵管,再用鐵皮彎成圓形的小鐵桶,每個環節都是一絲不苟,我一個下午不停,也就做這幾個,每個才賣4元,基本上賺不了什麼錢,但是,有客戶需要,不賺錢我也樂意。
劉老漢說,這些年,隨著塑料製品的興起,白鐵匠這生意越來越難做了,現在我一天趕一個集市,也就賺個十元八元的,有時還不開張。其實呢,我倒也不是為了賺多少錢,只是習慣了這樣的生活,孩子們都結婚了,都不願意學我這行,說賺不到錢,我這技術往後估計就失傳了。
點擊展開全文
※這種叫做「踏槽」的工具你認識嗎?漁民是用它來捕捉海產品的
※早晨六點,劉大爺就到集市擺攤,出售的只是蘋果梨子山楂
※一元錢兩個鹹鴨蛋,為什麼價格越便宜,購買的人就越少
※羊肚怎麼才能清洗乾淨,聽賣羊肚的大叔怎麼說
※七十多歲的大娘每天上街賣涼粉,一天要賣六七盆
TAG:夾谷視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