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讓我們吟誦古詩詞,體驗古代文化音韻,用以提升自己的精神品味!

讓我們吟誦古詩詞,體驗古代文化音韻,用以提升自己的精神品味!

生活本身不光是油鹽醬醋茶,也包含著音樂的享受符號。中國古典詩詞,可以說從它誕生的那天起,就已經植入了音樂的基因。《尚書·虞書》說:「詩言志,歌永言,聲依永,律和聲。」《禮記·樂記》中有「詩,言其志也;歌,詠其聲也;舞,動其容也;三者本於心,然後樂器從之」。可見音樂性是古典詩詞的內在審美特性,承擔著古典詩詞對人們的美育功能。

不少人在古裝影視作品中都看到過,學童跟著私塾先生搖頭晃腦讀書的場景。你或許不知,他們是在吟誦詩詞古文。在古代,吟誦從蒙童入學開始,伴隨讀書人的一生。許多詩詞名家都在作品裡直接提到了吟誦的重要性和日常性,像「行吟澤畔」的屈原、「余亦能高詠」的李白、「獨立蒼茫自詠詩」的杜甫,到近現代魯迅的「吟罷低眉無寫處,月光如水照緇衣」。

吟誦是中國傳統的讀書方法,介於唱、讀之間,其核心要領,是以音樂為紐帶,按照一定的節奏和韻律,將文學語言與情感表達巧妙結合起來,通過對文本的反覆吟誦,聲情並茂地傳達詩文的思想價值和文化意蘊。直到上世紀三四十年代,私塾教授詩文仍會教學生這種讀書方式。語言學家趙元任在《新詩歌集》中曾說:「所謂吟詩吟文,就是俗話所謂嘆詩嘆文章,就是拉起嗓子來把字句都唱出來,而不用說話或讀單字時的語調。」

有智者說,吟誦聲中藏著詩詞另一半靈魂。這話並不誇張。對於吟誦者來說,吟誦一篇古詩文,能夠深刻理解作品的內容、情感、寫作技巧及其作品背景,通過聲音來表現與傳達作品的內涵,從而增強作品的藝術感染力。藉助規範的吟誦,一定會拉近與古典詩詞心靈之間的距離,從而提升自己的精神品味。那麼,在當下復興傳統文化的熱潮中,讓我們吟誦詩文的聲音越來越強烈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慎聞隨筆 的精彩文章:

大學生就業難,企業專業人才少,由「網紅學院」來拓展就是好!
軟權力在現代領導力中的核心作用
外國領導人的奇葩消費
查手機難以挽救「生病」的婚姻
在生活中追尋哲學的詩意

TAG:慎聞隨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