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從長城到高鐵
去年年底上映的電影《長城》,張藝謀導演完全按照好萊塢式的手法拍攝,虛構了一種入侵地球的、名為「饕餮」的怪獸;而電影中的「長城」,則是人類抵抗的堡壘。
其實,在中國歷史上、長城並不是對抗怪獸的堡壘,而是王權的邊界。
馬特·呆萌主演的《長城》,典型的好萊塢視角
長城是中國的圍牆
跟古羅馬時期的哈德良皇帝一樣,秦始皇也熱衷於修建長城;但不同的是,羅馬帝國還修建了很多道路,以便更方便地侵略其他國家。在古羅馬最強盛的時候,他們建立了橫跨歐亞非三大洲的帝國,因此有了「條條大路通羅馬」這個說法;而中國很少有向外擴張的野心,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就沒有考慮過征服更遠的地方了。
2000年的秦長城遺址。我們看到的長城,大多數是明朝修建的
中國人比較傾向於在自己的土地上安居樂業,所以秦始皇最壯觀的事業是:修建了抵禦外敵的長城。
這樣的好處是,很長一段時間以來,中國老百姓都能安居樂業,從秦朝一直持續到漢朝,直到西晉時期「五胡亂華」;相比之下,這段時間的羅馬帝國,就顯得動蕩不安:軍閥混戰、皇帝不斷被砍頭;而當初為了侵略而修建的道路,也讓蠻族的騎兵輕而易舉就殺進了羅馬城。
英國境內的哈德良長城。全盛時期,羅馬帝國統治過英格蘭
蒸汽火車,拆掉長城的第一塊磚
隨著時間的推移,長城的壞處也慢慢顯露出來,那就是「封閉」。
中國有句老話: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意思是,中土以外的地方,都是蠻、夷、戎、狄,全是未開化的民族。所以,很長一段時間,中國都沒能與外界建立起平等的交流。到了近代,英國馬戛爾尼使團訪華,乾隆老爺子說了一句著名的話:「天朝物產豐富,無所不有,原不藉外夷。」(我大清朝物產豐富,什麼都有,本來是不需要借與外夷通商來互通有無的)
中國人眼中的「馬戛爾尼使團拜見乾隆」
西方人眼中的「馬戛爾尼使團拜見乾隆」
秦始皇之後2000年,中國就像一個不斷成長的孩子,仍然穿著多年前的舊襖子。反觀歐洲文明,在經歷了「黑暗中世紀」的陣痛之後,迎來了第一次工業革命。西方邁出了「現代化」的第一步,而中國還在長城的保護下,守著自家的一畝二分地。直到鴉片戰爭,才撬開了中國「現代化」的大門。
美國「太平洋鐵路」貫通了整個北美,是一個標誌性的事件:代表這個殖民地國家,已然成長為一個統一的世界大國;而中國的鐵路就艱難多了:洋務運動時期,為了搞一條鐵路,經過幾代人的爭取,朝廷搖擺不定,一會兒說火車聲音震動了東陵、一會兒覺得黑煙污染了莊稼。有段時間甚至出現了「馬拉火車」的鬧劇。
馬拉火車,李鴻章為了修鐵路不得不做的妥協
辛亥革命之後,孫中山先生的「強國夢」就是修鐵路。雖然他計劃要在10年內、修「20萬公里」的鐵路很誇張,被袁世凱稱為「孫大炮」(事實上,直到2016年,中國的鐵路才修到12.4萬公里,加上高鐵也不到15萬公里,卻已經高居世界第二了);但他的設計方向是沒有錯的——中國的確需要大力修建鐵路網。
說個最直觀的理由——如果沒有這麼多鐵路,春運怎麼辦?
你看到古老的長城,會覺得「中國的古人多麼偉大」;看到日益發展的高鐵,會覺得「中國的發展多麼迅速」。
而只有當你站在歷史的角度、來看待這兩個事物的時候,才會更深刻地了解這個國家。
中國高鐵承載了國家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