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秋分到,天氣漸涼,是時候吃點它了

秋分到,天氣漸涼,是時候吃點它了

今日迎來今年第十六個節氣——秋分,北半球的秋天由此開始。

秋分養生這樣做

1、養胃吃南瓜

秋分節氣過後,氣候漸涼,是胃病多發時節。胃腸道對寒冷的刺激非常敏感,患有慢性胃炎等消化系統疾病的患者,應特別注意胃部的保暖。

中醫認為,南瓜性溫味甘,入脾胃二經,能補中益氣,是秋季暖胃護胃佳品。南瓜中含有豐富的果膠成分,有助於保護胃部不受刺激。早餐煮粥時放幾塊南瓜或在晚餐上加一道南瓜粉絲湯,簡單方便,營養美味。

2、潤燥分溫涼

秋季,天氣轉涼,雨水稀少,空氣乾燥,易出現口乾、鼻干、咽干、舌干少津、乾咳少痰、皮膚乾裂等現象,此即醫學上所說的「秋燥症」。

但需要注意的是,同樣是秋燥症,卻有溫燥和涼燥之分——

溫燥:多發生於初秋天氣尚熱之時,除上述乾燥癥狀外,還可見煩渴、咳嗽、喉痛、失音、眼赤腫痛、大便不通等症

涼燥:多開始於秋分之後,通常伴有惡寒無汗、鼻塞、乾咳痰清等症。

梨對熱燥所引起的各種秋燥癥狀均有很好的預防和治療功效。梨生吃可清六腑之熱;熟食又可滋五臟之陰。李時珍說,梨能「潤肺涼心,清痰降火,解瘡毒、酒毒」。

初秋時節,如能每日堅持吃2個梨可在一定程度上預防秋燥。由於梨性寒涼,秋分之後用梨不宜過多,否則傷陽太過冬易生病。

對於涼燥,建議食用白蘿蔔。中醫認為,白蘿蔔溫性,微辣,多汁,可行氣潤燥。所以,秋分後白蘿蔔是克制深秋「涼燥」的有效蔬果之一。

除了白蘿蔔外,菠菜、山藥在防治「涼燥」上,同樣具有卓著的功效。這些食物可在寒露之後多多進食,以遠離寒燥侵擾。

3、起居要守時

從秋分開始,天氣逐漸變得晝短夜長,此時應適當調整「生物鐘」,將夏天晚睡早起的作息時間調整為早睡早起。有條件的人,可以將晚上入睡時間調整在21:00~22:00,晨醒時間調整為4:00~5:00。

需要注意的是,心臟病患者不宜「起早」,肝病、腎病、胃病患者莫要「貪黑」,切忌過勞。

4、進補需有度

「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現在正是秋季進補的好時節,但秋分時節進補,不可太過,要適量。忌無病進補,既增加開支,又害自身;忌慕名進補,過量濫用滋補品反而可能會導致過度興奮、血壓升高等。

5、飲食潤且酸

根據秋季「燥者潤之」和「少辛增酸」的原則,可適當多吃具有滋陰潤燥功效的食物,如芝麻、核桃、蜂蜜、梨、甘蔗、柿子、香蕉、荸薺、橄欖、百合、銀耳、蘿蔔、豆漿等。

另外酸甘化陰,還宜進食一些帶有酸味的食品,如葡萄、石榴、蘋果、芒果、楊桃、柚子、獼猴桃、檸檬、山楂等。

6、養生分寒熱

對於表現為平素較他人更怕冷、手腳涼、喜熱飲者,不要刻意「春捂秋凍」,而應注意隨時避風寒,尤其不適合穿著暴露頸、肩、腰、臍、腳踝的服裝;

要保持心情開朗,心態積極,加強行動力和執行力;

運動適宜選擇慢跑、舞蹈、太極等能夠調動熱量、加速循環代謝的運動,但不宜運動過量或者強度太大;

飲食忌葷腥、冰冷食物及飲料,宜選擇溫陽養陰之品,但不宜溫補太過。慎用熱葯和辛辣食品。

對於表現為平素較他人更怕熱、易急躁、喜冷飲者,應注意養護陰精、固護陰液。

首先要戒煙、戒酒、戒辛辣飲食;

其次要改變操心過勞的思維模式和急躁、爭強好勝的性情,放下心事,減少糾結,開闊心胸,調試自己,放慢節奏,避免著急上「火」,火由心生。

7、精神調攝佳

秋分過後,大自然呈現出一派蕭瑟之景,草木枯萎,花葉凋落,人也與自然相應,容易情緒低落,悲憂傷感。

此時應調整精神狀態,保持樂觀的情緒,胸懷豁達,寧神定志,收斂神氣。以此減輕秋季對人心理上的不良反應,避免緊張、焦慮、惱怒等不良情緒的干擾。

秋分後,另一個問題幾乎99%的人都忽視了,那就是——補腎!

在很多人看來,補腎是冬天才需要做的事呀,其實不然。中醫養生防病,一向主張以調養為主,以腎為本。秋分一般要提前補腎,腎補好了,才容易過冬,這也相當於在打提前量。就好像建房子,地基打好了,高樓大廈才能建起來。

秋分補腎,板栗當先

秋分時節補腎,板栗不僅有秋果之王的美稱,老中醫還專門給它起了個「腎之果」的外號,是真正的「養生高手」,特別適合秋季溫和進補的原則。

栗子的維生素B1、B2含量豐富,維生素B2的含量至少是大米的4倍。

每100克還含有24毫克維生素C,這是糧食所不能比擬的

鮮板栗所含的維生素C比公認含維生素C豐富的西紅柿還要多,更是蘋果的十多倍

鉀的含量號稱富含鉀的蘋果還高4倍……

長食可以防治腎虧、小便頻繁等老年常見病。金秋時節是栗子收穫的旺季,這時的栗子最新鮮也最營養,所以秋分後,不妨根據全家人不同的身體需要,做不同的栗子餐。

蒸食

最簡單的吃法就是蒸著吃,如果一次性買得特別多,蒸熟之後可以放在太陽底下曬,晒乾既能保存時間更長,而且吃的時候栗子殼一掐就破開,特別方便。

栗子糕

栗子糕可以幫老人健脾益氣、養胃、強筋健骨,還可緩解體弱、腰膝酸軟、食欲不振等病症。

做法:將200克鮮栗仁用水煮到極爛,再加500克糯米粉和50克白糖,揉勻,上鍋蒸,等出鍋時再撒上瓜子仁、松仁即可。

桂圓栗子粥

這碗粥補血強腎養顏的效果非常好,適合老人以及愛美的女性喝。

材料:粳米100克,栗子(鮮)200克,桂圓肉15克。

做法:

1、粳米淘洗乾淨,用冷水浸泡半小時,撈出,瀝干水分。

2、栗子剝去殼後用溫水浸泡3小時,去皮備用。

3、鍋中加入約1000毫升冷水,將粳米和栗子放入,先用旺火燒沸。

4、然後轉小火熬煮45分鐘。

5、桂圓肉入鍋拌勻,續煮約10分鐘,煮至粥稠,即可盛起食用。

栗子糊

給孩子可以做點栗子糊,幫他們調理脾胃、滋養腸道,還可以治療因脾胃不和導致的腹瀉。

做法:將500克栗子去皮殼,晾乾磨粉,取適量栗子粉加清水煮熟為糊,最後再加入適量蜂蜜即可。或者還可以把栗子做成生栗子泥,就是每日把4粒左右的生栗子搗成泥,每天給孩子吃,可以治療腳軟無力。

栗子淮山燉雞

栗子加雞能大補,再加上淮山,補腎功效翻倍,大病初癒的病人、生完小孩的孕婦、身體柔弱的人可以多吃。

原料:栗子100克、淮山20克、雞200克、大棗4枚(2人份)

做法:先將栗子剝殼,用開水燙片刻,除去裡層的絨毛,然後將雞飛水去掉血水等污物,最後將栗子、淮山、雞一起放入燉盅中燉制1.5~2小時,後調味食用。

四神粟子糖水

四神加栗子,彙集在一起後互相補遺,製成的湯水對人體具有健脾、養顏、降燥等諸多益處,能起到脾腎雙補的作用,特別適合秋天吃。

材料:薏米,蓮子,芡實,茯苓各15克 粟子肉150克、冰糖100克、清水2000毫升。

做法:用小火煮30分中,再加入冰糖,繼續用小火煮10分鐘即可。

栗子去殼妙招

無論是煮粥還是燉雞,都需要先取出栗子肉,「名家名方」告訴您兩個小竅門,可以更快去殼。

1

鹽水煮法

栗子洗凈後,用刀從中間稍切個口子,;加入適量鹽水,水煮開後煮5分鐘,趁熱去掉板栗的殼和皮。這樣去除栗子皮,省時、省力。

2

冰箱冷凍法

將栗子煮熟後冷卻放入冰箱內冷凍兩小時,可使殼肉分離。這樣栗衣剝起來既快,栗子肉又完整,吃的時候加熱一下,還是那麼好吃。

栗子的食用禁忌

吃栗子時提倡細嚼慢咽,也就是說在食用時要將栗子細細嚼碎,感覺口腔中沒有渣滓了,方可徐徐下咽。細嚼慢咽不僅能幫助栗子消化地更充分,也有利於人體吸收,更能發揮出補益的作用。

脾胃虛寒者,不宜生吃栗子,應該煨食、炒食,也可用栗子、大棗、茯苓、大米煮粥喝。產婦、小兒便秘者不宜多吃栗子。

糖尿病患者在食用栗子時也有講究,在不增加總熱量攝入的前提下,可將栗子代替一部分主食食用,例如吃了100克栗子,則正餐進食時可減少50克米飯,這樣則不會導致熱量超標,同時當餐保證富含膳食纖維的蔬菜攝入,這樣也可以延緩澱粉在體內的消化吸收速度,減慢血糖的升高。

來源:養生中國、中國中醫藥報、名家名方

同興堂

中醫館

健康新

美學

簡介: 高易,出身中醫藥世家,幼承家訓,十六歲拜師學中醫,深得前輩悉心教誨,尊歧黃之術,修習醫聖仲景傷寒之學,師法火神派開山宗師鄭欽安先生,臨證擅以扶陽法治療心臟病、腎病、肝病、肺病、脾胃病、抑鬱症、風濕類風濕病、前列腺病、婦科病、骨病等疑難雜症,療效顯著。

坐診時間:每周五 9:00-16:30

同興堂

中醫館

健康新

美學

賈義西,名義西,字偉,號保元居士,別號西貝附子。畢業於山東中醫藥大學,經多年潛心研悟歧黃之術,通過陰陽辯證,六經辯證,擅長治療婦科雜症、失眠、小兒咳喘,男女不孕不育及中醫內科等疑難雜症。

坐診時間:每周二周六 9:00-16:00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醫技術殿堂 的精彩文章:

入秋了,經常溫灸肚臍,養生調病好處多
三白甘草湯讓你皮膚白白嫩嫩年輕十歲
孩子反覆長口瘡,真的是上火了嗎?
1個穴位,對乳腺增生很有效
早上起床黃金10分鐘,別錯過,學起來~

TAG:中醫技術殿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