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第294期:《湖心亭看雪》

第294期:《湖心亭看雪》

湖心亭看雪

文:崇禎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擁毳衣爐火,獨往湖心亭看雪。霧凇沆碭,天與雲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兩人鋪氈對坐,一童子燒酒,爐正沸。見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飲。余強飲三大白而別。問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說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古文上什麼:文言、文意、文學、文化

一、文言與文意

譯文:崇禎五年(公元1632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邊。大雪接連下了多天,湖中的行人、飛鳥的聲音都消失了。這一天初更時分,我劃著一葉小舟,穿著細毛皮衣,帶著火爐,獨自前往湖心亭看雪。(湖面上)冰花一片瀰漫,天與雲與山與水(渾然一體),天上地下全是白的。湖上影子。只有長堤像一道痕迹、湖心亭像一個黑點,以及我小舟如同一片草葉,舟中兩三人好像米粒罷了。

到亭上,有兩人鋪氈相對而坐,一個童子燒火溫酒,爐子上的水爐正在沸騰。 。(他們)看見我,非常高興地說:「想不到在湖中還會有您這樣的人!」(他們)拉著我一同飲酒。我儘力喝了三大杯酒,然後和他們道別。(我)問他們的姓氏,(得知他們)是金陵人,在此地客居。等到了下船的時候,船夫小聲念叨:「不要說相公您痴,還有像相公您一樣痴的人啊!」

二、文學:

1、作者:張岱(1597年—1679年),字宗子,又字石公,號陶庵、又號蝶庵居士,山陰(今浙江紹興)人。明末清初文學家、史學家,還是一位精於茶藝鑒賞的行家。是公認成就最高的明代文學家之一,其最擅散文。他的散文語言清新活潑,形象生動,廣覽簡取,《西湖七月半》《湖心亭看雪》是他的代表作。著有《陶庵夢憶》《西湖夢尋》《夜航船》《琅嬛文集》《快園道古》等絕代文學名著。另有史學名著《石匱書》亦為其代表作,時人李長祥以為「當今史學,無逾陶庵」。

2、背景:明亡之後,《陶庵夢憶》書中記敘了作者對往事的回憶,以此寄託對故國的懷念。

3、內容:

第一節:點明時間、地點、天氣情況。一個「絕」字,傳出冰天雪地、萬籟無聲的森然寒意,為下文作者冒奇寒外出看雪做鋪墊。

第二節:駕船出遊。「更定」者,夜深人靜,寒氣倍增之時也。「擁磊衣爐火」一句,則以禦寒之物反襯寒氣貶骨。在「人鳥聲俱絕」的冰天雪地里,竟有人夜深出門,「獨往湖心亭看雪」,表現出作者迥絕流俗的孤懷雅興。「獨往湖心亭看雪」的「獨」字,寫出作者那種獨抱冰雪之操守和孤高自賞的情調,這種孤寂的情懷中,正蘊含著避世的幽憤

第三節:湖上雪景(白描 對比:大與小,白與黑)。連用三個「與」,生動地寫出天地相連,渾然一體,難以分辨的景象;量詞:「痕」、「點」、「芥」、「粒」等量詞,一個小似一個,比喻貼切,視線由遠及近,景物由大到小,讓人感覺天地之間人物的渺小。

第四節:亭中人物煮酒賞雪。「焉得更有」者,正言其人之不可多得。「強飲三大白」,是為了酬謝知己,也為了不負此湖山勝景。飲罷相別,始「問其姓氏」,卻又妙在語焉不詳,只說:「是金陵人,客此。」可見這二位湖上知己,原是他鄉遊子,萍水相逢,後約難期。這一補敘之筆,透露出作者的無限悵惘:茫茫六合,知己難逢,人生如雪泥鴻爪,轉眼各復西東。

第五節:借舟子之口,點出一個「痴」字;含蓄表達作者對自然景物的痴情。

4、人物形象:語言、神態、動作

金陵人:曠達豪放,心情開朗,享受自然與生活

張岱:遺世獨立,卓然不群,淡淡然。

5、表達方式:記敘——描寫——議論

三、文化

1、對古國山河的熱愛之情——痴,痴心於景,痴心於國

2、封建士大夫的生活情趣與審美趣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語文像花兒一樣開放 的精彩文章:

TAG:語文像花兒一樣開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