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前教育呼喚創新型幼兒教師
前不久,我參加了由華東師範大學教授周念麗在南寧主持的主題為「課程遊戲化」的研討。周教授播放了日本和瑞士幼兒園一日生活活動的照片和視頻,我們看到:一歲多的嬰幼兒學習自己戴圍兜、用勺子吃飯、穿紙尿褲、如廁等;年齡大的幼兒親身體驗挖土豆、摘酸梅,並用來製作美食;冬日裡幼兒赤身進行耐寒練習,還有十幾個幼兒疊羅漢等具有較大挑戰性的戶外運動……
國外幼兒的生活能力和生活常識讓在座的教師們佩服和讚歎。觀看完畢,周教授問:大家看完有什麼感想?語畢,有個細細的卻令全場鴉雀無聲的聲音說「沒有」。周教授問:為什麼沒有感悟?大約5分鐘的沉默過後,那位教師尷尬地站起來說:一是國情不同,難以借鑒;二是家長極力反對,教師壓力大難以開展活動。
周教授誠懇地對敢於說實話的這位教師表示感謝,然後說了兩個故事。
故事一:奶嘴事件。周教授在日本攻讀學士學位期間,女兒在日本上幼兒園。有一天,女兒班級的老師問周教授:「您的女兒用的是多少孔的奶嘴?」周教授一下子愣住了,家裡有六個奶瓶,但她從來不關注女兒用的奶嘴有幾個孔。而且,有幾個孔有什麼關係嗎?那位日本老師很有耐心地說:奶嘴孔的數量與幼兒的吮吸力有關,會影響幼兒的喝奶量。一般來說,吮吸能力較強的幼兒適合用十字孔奶嘴,其次是八孔梅花形奶嘴、六孔梅花形奶嘴,最後是三孔奶嘴。當時,周教授為這位幼兒園老師的專業性所折服。從那以後,這位老師給的教育建議周教授都會欣然接受。
故事二:花園。這是周教授在2010年上海世博會的美國館看到的一個視頻。鏡頭開始,黑白色的畫面里,一個小女孩對著窗外垃圾堆滿的街角舉起一張彩色的畫,畫上畫著女孩夢想的街角,那是一個美麗的花園。接著,女孩手捧一盆漂亮的鮮花,種在髒亂的街角,但花朵被踩得粉碎。小女孩很傷心,但不放棄,又拿了一盆花種在地上,花又被踩踏。女孩傷心地站在街角,這時她的媽媽捧了一盆花種在土裡,接著爸爸也種了一盆花。女孩開心地笑了。女孩和父母開始遊說漠不關心的鄰居和路人加入打造花園的行動,起初沒有人理會,慢慢地,有人捧來了各種不同的花種下,可垃圾堆滿的街角種不下更多的花,於是他們組織更多的人清理垃圾,種上更多鮮花。
突然,天空電閃雷鳴,傾盆大雨,大家一鬨而散,街角一片狼藉。女孩傷心地站在雨里,畫著漂亮花園的那張畫被雨打濕……女孩傷心地蜷縮在家裡的床上。可是,當她起身站到窗前,看到爸爸媽媽和大家一起把花重新種上、把廢舊的浴缸裝飾成花園的大花盆、牆面塗上美麗的色彩時,她高興地加入。街角變成了整潔、美麗的花園,人們在這裡野餐、下棋、侍弄花草、嬉戲玩耍……鏡頭拉長,一個個街角被花朵裝扮,一幢幢樓房被綠色裝點,原本沒有色彩的城市因夢想而變成一個美麗的花園城市。
沒有長篇大論的說教,周教授用兩個生動的故事回應了那位說「沒有」的教師,將創新型教師的明顯特質概括為:具備豐富而專業的知識結構、較高的職業理想和創新性的教育觀。我由衷地佩服周教授能鎮定自若地用生動的故事回答難題。同時,我也在反思我們的幼兒教育。
反觀我們的幼兒教育,不缺安全漂亮的教學樓,不缺先進的教學輔助設備和各種教育理念……我們看上去好像什麼都不缺,我們大多數幼兒園的教育熱熱鬧鬧,但有一部分只注重形式而對教育內涵、本質把握不夠。大多數幼兒教師,雖深知幼兒教育的現狀卻沒有進行改革創新的意識和勇氣,他們會說教育創新是專家的事,是家長的極力反對使創新無法開展,是國情、地情不同無法借鑒他人經驗……
如果教師無法意識到教育創新的重要性與緊迫性,他必將對每日的教育教學活動採取一種「習以為常」的態度,他將因此而變得習慣化、保守、缺乏進取精神,這對幼兒的發展來說是不利的。創新型幼兒教師,是學前教育改革的呼喚!
(作者:陸海蓮,單位:廣西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
《中國教育報》2017年09月24日第3版
※上海:給學生一個多選的未來
※資金資助+心理「資助」=精準資助
※上海首批82名中職生今秋升本
TAG:中國教育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