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神黃中醫智庫登上《國醫國葯》封面

神黃中醫智庫登上《國醫國葯》封面

在最新一期的《國醫國葯》雜誌中,神黃CEO周晉成為封面人物,暢談中醫創新之路,介紹神黃從中醫經典到人工智慧的轉變過程,以下是文章主要內容。

中醫藥是中華民族數千年積累下來的寶貴財富,是無數先賢智慧和心血的結晶。為傳承中醫藥技藝和文化,一大批有識之士為之嘔心瀝血,探索中醫藥發展的無限可能。

「中醫+互聯網」產業新藍海

2015年10月5日,中國科學家屠呦呦打破中國人長期止步於諾貝爾自然科學獎門外的魔咒,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2016年2月,《中醫藥發展戰略規劃綱要(2016—2030年)》出台;2017年7月1日,我國首部《中醫藥法》正式實施,讓中醫藥行業有法可依……鼓勵和支持中醫藥產業發展的利好政策頻出,國家對於中醫藥行業的支持態度也愈發明晰,支持力度不斷加碼。

神黃中醫智庫CEO周晉介紹,中醫具有「一人成醫」的特點,不依賴於大型醫療器械,十分適合基層醫療環境,有助於國家分級診療的推進;中醫相對較低的治療費用,則可以有效緩解基層居民就醫的經濟負擔。此外,中醫養生理論、「治未病」的早期干預思想、以人為本的個體化診療模式等在防病治病中效果確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得益於這些因素,中醫藥產業市場規模不斷擴大,2013年時,就已經超過6000億元,且每年以30%以上的速度遞增。

隨著互聯網醫療的強勁發展,中醫行業也開始探索「中醫+互聯網」模式。2016年更是呈現出爆發增長的趨勢,中醫創業公司增多,中醫類醫療項目不斷得到融資,醫療行業巨頭紛紛「入網」布局。

「中醫+互聯網」具體將給傳統中醫藥產業帶來哪些變化,尚需時間證明。但2016年2月出台的《中醫藥發展戰略規劃綱要(2016—2030年)》,為未來十五年的中醫藥發展指引了五大方向。

「中醫藥產業融入互聯網,一是互聯網技術成熟,二是互聯網用戶也成熟。『中醫+互聯網』存在巨大的想像和作為空間。」周晉說。「從長遠角度思考,『互聯網+』其實是一劑導引葯,它會將各種合適的科學理論和工程技術源源不斷地介紹進來,交叉結合,這時會產生真正的突破和爆發。到那時, 勢必從更完整的角度檢驗、完善、促進中醫理論和中醫行業!」周晉告訴《國醫國葯》記者。

「中醫+互聯網」具備天然優勢

傳統的中醫藥遇上現代科技「互聯網+」,會產生怎樣的化學反應?二者能否順利結合?周晉認為,中醫與互聯網的結合其實具有天然的優勢。首先中醫一般治療的是慢性病,重溝通、輕設備。在一次線下診療、望聞問切之後,患者如果能把如口苦、面紅、虛汗等體感描述得清楚,後續醫生通過線上的溝通就能把握患者身體疾病的走向;二是中醫本來就是游醫的模式,適合O2O;三是本身中醫的群眾基礎就在民間。中國目前有4000家大大小小的中醫醫院,而中醫診所有4萬家,這些小診所里的中醫相比大醫院裡的更容易撬動。

「中醫+互聯網」要做集成創新

「中醫+互聯網不是簡單相加,而是要做集成創新,我們要做的不是醫館,而是提供信息服務,如何把兩者更好的結合經過了長期探索,我們的方向也在不斷調整。」周晉介紹到。

神黃科技成立之初主要面向B端(醫療機構)提供醫療信息系統服務,包括數據挖掘、診療決策等,服務對象為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國中醫科學院、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等中醫里的「國家隊」,以及多家三甲醫院。到了2015年,在市場需求以及傳統B2B業務的實現路徑太長的因素影響下,公司決定將業務發展至C端(客戶端),隨之推出了中醫「線上學習」和「醫患撮合」的O2O模式。

創業5年來,周晉和他的團隊奮力求索,為中醫藥產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開出了自己的「藥方」,即中醫藥「聯姻」大數據和人工智慧,通過互聯網平台搭建中醫診療服務閉環。

「傳承是中醫之本,中國有大量的中醫古籍和醫學文獻,需要挖掘、分析,這種研究,需要信息化的支撐。」周晉介紹,這是神黃創建之初就開始的工作。之後,團隊開始加速布局人工智慧在中醫上的應用。周晉說,用人類的大腦去學習古代智慧,在有限的時間內只能達到有限的水平,人工智慧則沒有這樣的限制。人工智慧和大數據的結合,可以將靜態的醫學資料、藥方、數據和動態的望聞問切所產生的感知數據記錄下來,再把數據反映出來的治療方案清晰、易懂地反映給醫生或患者。「這一方面可以促進中醫藥文化的傳承,另一方面能夠為醫生和患者決策提供指導和輔助。」

神黃開發的具體承載這些功能的平台就是:「神黃中醫智庫」和「神黃名醫館」,兩款手機APP也已登陸各大應用商店。

中醫人的掌上知識庫

名目繁多的中醫典籍,各流派的寶貴學術與豐富經驗,廣大人民群眾的秘方、驗方和絕技,被譽為中醫的「三寶」。只是由於這些「海量」的經驗科學,分布分散,造成了檢索、學習、交流的極大不便。人們期待將存世的中醫知識數據化,打造中醫自己的「百度百科」。

創業之初,周晉也萌生了創辦一個專業的中醫學習平台的想法。經過前期的市場調研,他發現市場上的類似平台產品普遍存在信息殘缺、專業性弱、使用不方便的問題,而且面向患者的多,面向醫生這類專業人群的少。這堅定了他創辦中醫學習平台的信念,明確方向後,設計開發了現在的「神黃中醫智庫」。

中醫藥需要傳承也需要創新。周晉說,傳承的工作包括:把老祖宗留下來的醫藥典籍、方劑等收集齊全、勘校仔細、建設數字化古籍圖書館,創新的方向涵蓋:數據結構化、構建知識圖譜和研究智慧診療輔助。泱泱華夏五千年文明,醫藥典籍浩如煙海,中醫流派眾多,信息獲取極為不便,成本也很高,是大數據和人工智慧技術的出現使這一切成為可能。

2015年3月,神黃的拳頭產品「中醫智庫」正式上線,定位為「中醫人的掌上知識庫」,旨在幫助醫生和愛好者學習中醫知識。

「信息齊全和信息的真實有效、權威可靠,是我們首先需要追尋的。為此,我們引入了國家中醫古籍數字化工程、中國中醫藥傳統知識保護名錄資料庫、國家名老中醫學術經驗傳承項目、中國中醫藥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等多個科研項目的成果數據,還到日本、東南亞各國尋覓中醫古籍,到全國各地圖書館購買版權……通過日積月累,目前中醫智庫已收錄了2000餘種經典古籍、4萬例病案、30萬首方劑,涵蓋了1000種疾病、9000種證候、20000種癥狀,全面覆蓋了存世中醫經典。」周晉介紹說。

他介紹,為了確保信息的權威可靠,所有數據均採集自古、近、現代名醫名家的病案、醫方和古籍;每條信息都經過專家委員會評審,且每條信息都會標明出處,讓學習的中醫有據可查;他們還會根據訪問者反饋意見,「下架」那些不好的信息。周晉欣慰地表示,從數據層面來看,神黃中醫智庫已做到了行業第一。

大數據助力實現中醫人工智慧

「要實現中醫人工智慧,必須要有大數據的支持,這也是我們最初把業務重點放在神黃中醫智庫上的原因。」周晉說,「信息齊全和信息的真實有效、權威可靠,是我們首先需要追尋的。為此,我們引入了國家中醫古籍數字化工程、中國中醫藥傳統知識保護名錄資料庫、國家名老中醫學術經驗傳承項目、中國中醫藥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等多個科研項目的成果數據,還到日本、東南亞各國尋覓中醫古籍,到全國各地圖書館購買版權。將中醫典籍數字化,這點絕大部分公司都能做到,但能超過100種古籍的公司都很少。而進一步將內容結構化,如將眩暈的病案全部檢索出,目前,就只有神黃科技辦得到。」

達到這樣的數據量級後,神黃即開始在古籍和藥方的基礎上加速布局人工智慧。2015年底,「神黃中醫智庫」APP正式上線智慧開方和智慧自診的功能,將人工智慧真正布入其閉環服務中。智慧開方的使用對象是醫生,智慧自診則是患者。

周晉認為,人工智慧技術已經在西醫上得到一定的證明,診療時,根據患者的身高、體重、性別、年齡、病症,通過近似的醫案做匹配,能為醫生節約很大的成本。但中醫又與西醫有所區別,中醫各門各派,沒有標準化的診療路徑。「神黃」要做的是,為每個專家都生成一個機器人,這個機器人代表了這個專家的學術思想。如何凝練這個專家的思想,就是人工智慧技術的應用。每個機器人會經過大量的實驗,與專家本人確認這已經代表了其思想後,才能獨立工作。出於倫理的考慮,目前像感冒這樣的簡單疾病會直接推薦給病人使用,複雜的則推薦給醫生,讓小醫生學習借鑒大醫生的學術思想,這也是對名醫醫術的傳承。

——關於《國醫國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