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從小眾的逆襲到大眾的狂歡,揭秘《中國有嘻哈》是如何做到的?

從小眾的逆襲到大眾的狂歡,揭秘《中國有嘻哈》是如何做到的?

作者 | 伊一

編輯 | 藍

你要是在KTV里唱上一首《一無所有》,從60後到90後,都要擦擦眼淚說說情懷。唱一首民謠《成都》,要麼引來掌聲要麼招來搶麥。但你要是點了一首小眾的嘻哈歌曲,一開口就沒朋友了。

這個夏天《中國有嘻哈》不亞於當年《中國好聲音》出現時彷彿天降甘霖的感覺,霸佔熒屏。播出之前,嘻哈音樂只能算中國流行音樂這桌大餐上的一個小菜 ,誇張點說,可能只是一包榨菜,然而就是這樣邊緣的、小眾的嘻哈音樂,碰到一批從電視台轉型到視頻網站的媒體人,創造出了一檔火爆的互聯網綜藝節目。 有人說,選秀節目的第二春到了,有人說互聯網內容生產贏了。

由愛奇藝製作的國內首檔嘻哈選秀節目《中國有嘻哈》於6月24日正式登陸愛奇藝。這檔劍走偏鋒,舉全平台之力斥資2億元打造的網路綜藝節目似乎從一開始就註定會走上一條不平凡之路。針對《中國有嘻哈》的爆款之路,麻辣娛投專訪了愛奇藝戰略規劃副總裁王世穎女士。

王世穎,著名遊戲製作人、作家、IP專家。現任愛奇藝戰略規劃副總裁。具有20年的遊戲行業從業經驗,是中國最資深的女性遊戲製作人。 作為國內最早的獨立製作人之一,曾獨立製作國內首款戀愛養成遊戲《情人節·不見不散》。在遊戲理論,遊戲心理學,以及IP產業鏈等方面有深入的理論研究,著作頗豐。

一個小眾的,不是主流的舶來品,為什麼能燃爆這個夏天?

洞悉互聯網市場,從小眾走向大眾

與以往最火爆的綜藝節目不同,《中國有嘻哈》選擇了一個非常小眾的題材,在這之前可能中國大多數觀眾根本不知道嘻哈是什麼?但是通過這個節目,大家開始認識到嘻哈,即使是在音樂的門類里也是一個非常小的垂直門類。

王世穎王總告訴麻辣娛投,事實上嘻哈的音樂領域在中國已經經過了十幾年的發展,到了一個非常繁榮的階段,它有足夠的群眾基礎能夠支撐到大型的綜藝。在有群眾基礎的前提下,愛奇藝成功的點在於找到了一條非常契合嘻哈文化的道路即運用一種很特殊的剪輯方式——劇情式的真人秀的選秀。

小眾的領域很多,選擇做嘻哈是因為嘻哈是一個泛商業的文化符號,在全球環境中,嘻哈也已經跟所謂的街頭潮牌聯繫在一起,是一個外顯的東西。同時,嘻哈也是一個年輕化的符號,在互聯網領域,掌握了年輕用戶就等於掌握了未來。

去創造、不跟隨

《中國有嘻哈》沒有劇本,沒有設計,因為生活比設計更精彩。愛奇藝用近百台的攝像機在現場錄製,每剪輯出一分鐘背後的資源量是3000分鐘,這麼大的資源量,這麼精簡的剪輯,呈現出最有戲、最有衝突性、最精華的東西。

王世穎王總說:《中國有嘻哈》成功的秘訣可以說就是六個字:去創造、不跟隨。在國內,嘻哈連調研的可能性都沒有,因為國內對嘻哈的定義就是模糊的,三年前,標籤也還沒有盛行,嘻哈音樂的小眾,節目模式在國內沒有先例可尋。

無論是買IP,還是策劃一個綜藝夜幕、影視劇,經常會有人提到大數據,把歷史數據拿出來根據這個判斷一個東西會不會火,如果用這些老的方法,做出來的東西一定是同質化的產品。

跟風或者順勢的作品,只要趁著熱度沒降下來之前跟一波風是能夠保證成功率,但並不能保證成為爆款,文化產品同其他產品不同的點就在於每一款文化產品都是截然不同,需要去打破一些固有的模式和看法,把新的東西浮出來,而這種浮出是建立在大量的觀察、數據參考的基礎上。每一個小眾領域其實都有走向大眾的一天。

實力+標籤運營完美結合

《中國有嘻哈》有多火?整個朋友圈全中了「嘻哈」的毒,吳亦凡一句「你有freestyle嗎」的火爆已經無需再說,一言不合就狂飆專業術語,瞬時引起了全網的嘻哈科普浪潮,聊天必須押韻,時不時就要來場Battle,就連拍照都要擺出「Peace」的手勢,不懂freestyle就沒朋友,「嘻哈」粉一夜之間變成了Homie,看來這股強勢的嘻哈風已經刮遍生活的每個角落了。

可以肯定,節目組有意圍繞freestyle製造的,如果圍繞這個做調查,估計有半數以上的觀眾都是因為這個話題才對這個節目產生興趣。

近幾年吳亦凡在電影、真人秀等領域人氣很高,然而主流的認知對他仍停留在「花瓶」的定位上,當「吳亦凡+freestyle」這個話題被拋出,大眾的潛意識裡多停留在「是不是蹩腳的英文發音帶來的笑話」, 「是不是不合時宜、錯配或反覆到讓人發笑的用詞」,究竟是哪一種,沒看過節目誰也不知道,因而觀眾就好奇去看節目了,一看乖乖,怎麼跟自己想的不一樣——吳亦凡英語很好,rap水平很高!一下子顛覆了潛意識裡對吳亦凡的印象,黑的轉路,路的轉粉,粉的轉鐵粉,節目的熱度從此就維持住了。

反觀另一個因為今日感情糾紛的薛之謙,摔話筒而短時間爆發巨大流量的《明日之子》,當期確實因為各大門戶、自媒體的推送而成為熱點,然而這個熱點並沒有堅持住,老套的選秀、無聊的情節,讓進來的流量幾乎沒留下多少有效的轉化,後面該冷的還是冷。

如今,越來越多的嘻哈選手被關注,嘻哈文化的討論度也居高不下,一檔節目要維持高熱度,需要在整個的節目內容,內容和傳播相對應的關係中預埋著、設計著用戶交流的點,這個點可以當成評論和爭議,但更重要的是,要在節目中找到求真與共以及真善美,以此形成與觀眾的共鳴共情。

麻辣娛投是中國文娛CEO資訊指南、創業方法論第一自媒體。每年專訪100+行業大咖,報道200+創業公司,發布1000+專業文章,覆蓋10萬+粉絲。已入駐頭條號、百家號、一點號、搜狐號、大魚號、網易等平台。


點擊展開全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麻辣娛投 的精彩文章:

銳觀察:今年最火犯罪懸疑網劇《白夜追兇》是如何煉成的?
IP走入誤區,影視精品化遇到瓶頸?看17位業內資深大咖怎麼說?
創風傳媒吳旭果:在大公司夾擊下,衍生品創業型公司該如何生存?
IP加持的「劇二代」暑期檔集體掉線,國產劇為何「富不過三代」?

TAG:麻辣娛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