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草書十家及其傳世名作(四)

草書十家及其傳世名作(四)

國際藝術微刊·最受歡迎公眾號

傳播:國內、外藝術名家·繪畫·雕塑·攝影·書法·插畫·設計·文學·音樂

孫過庭(公元646~691年),字虔禮,吳郡富陽(今浙江富陽)人,也有說為陳留(今河南開封)人。唐代著名書法家、書法理論家。以草書為擅,精於用筆,正欹明辨,雋拔健朗。又善於臨摹古人字帖,往往真贗不辨。

孫過庭著有《書譜》兩卷,為重要的書法理論著作,今已佚。現存《書譜序》,分溯源流、評名跡、辨書體、誡學者、述筆法、傷知音共六個部分,言簡意深,文思縝密,是古代書法理論史上不可多得之名作,佔有重要地位。作品中諸多論點,如學書的三階段、創作中五乖五合等,對書法的學習和研究有重要意義。有墨跡版《書譜》傳世。

孫過庭《書譜》

現藏台北故宮博物院,紙本,橫:900.8 公分,縱:26.5 公分。

本卷卷首題:「書譜卷上。吳郡孫過庭撰」,卷尾題:「垂拱三年寫記」。

《書譜》

正 文

初唐陳子昂在《祭率府孫錄事文》中說:「元常既歿,墨妙不傳,君之遺翰,曠代同仙。」他將孫過庭的書法,比作魏的鐘繇,可見對孫過庭書法之推崇備至。孫過庭擅長楷、行、草諸體,其中草書最為精到。「其人好古博雅,工文辭。孫過庭的傳世書跡除《書譜》外,尚有《千字文》、《景福殿賦》等兩種,均為草書墨跡,《書譜》為其中影響最大、成就最高的一部。

細觀孫過庭《書譜》的筆法,既得二王筆法的內涵,又添加變化和創新。全文三千餘言,一氣呵成,「翰逸神飛,瀟洒流落,意先筆後」,達到了「智巧兼優,心手雙暢」的書法化境。

【歡迎文末留言、點贊、評論】

點擊文章底部的廣告是對我們的支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風藝術在線 的精彩文章:

草書十家及其傳世名作(三)
寫意螃蟹的畫法
草書十家及其傳世名作(一)

TAG:國風藝術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