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有何深層含義
不忘初心有何深層含義
問:佛教講因果的關係,有人說父子、母子、婆媳,包括幼兒與老師、老師與老師之間都存在因果關係。在現實生活中,有人犯了不可饒恕的錯誤,按照因果的道理我們應該原諒他、救度他,但是心裡感覺做不到,有時候甚至會產生恨的感覺。我們如何能夠真正做到放下?第二,常常聽人說種子的力量,甚至有這樣一個說法「一粒種子可以改變世界」,我想聽聽師父的想法,感恩。
如孝法師:因果是佛教的基本理論,但解釋與你所說的不同。就拿我們的因緣來說,我覺得如果你們是為了生命,以生命為出發點去教小孩,就種下了一個生命的因。別人的生命完善了,你的生命也可以說是永垂不朽了,這就是你未來生命的果。
現在的發心和未來的結果是同一個性質,所以叫作因果。因果不是為了對過去做總結,而是為了對未來做規劃。佛陀以佛性的角度來解釋因果,就告訴我們「生命要在因上努力,果上只需要等待」。
很多人都是以「這就是我的命」這樣消極的心態,面對無可奈何的果。命只是一個剎那,未來的生命是什麼?這個才重要。佛教用「佛」這個概念總結我們未來一切圓滿的生命,佛並不是像神那樣,需要一個受人膜拜的形式,而是強調我們內在生命的那種莊嚴、燦爛、質感、豐富和壯大。
我們把這種人生的真實、真理的兌現叫做佛。要想得到生命的結果,我們肯定要從當下出發,所以說因果通於三世。
因果有它積極的真理,也有它消極的概念,而這一切都是心的展現。心沒有痕迹看不見,但是心所做的一切,在這個時空、人事當中慢慢展現出來。我們最開始的那一念心,叫作「不忘初心」。它不是簡單的善與惡的問題,它內在充滿了生命的基因,也就是佛性。
生命的起點本來很高,但是因為概念、自我把它變成了一種轉基因,變得混亂了。所以我們現在是自己與自己較勁,原地踏步走,卻覺得我們的萬里長征已經完成了,這是一個錯覺。在錯覺、幻覺、概念,以及消極的情緒當中,我們扭曲了因果。
因果不是用來解釋我們生命不圓滿的現象,而是為了創造我們生命未來的真實境界。因果,看你怎麼用,你知不知道因在哪裡?
《華嚴經》上說一句話,現在大家都在說,那就是「不忘初心」。你最原始的那個心,有沒有惻隱之心?有沒有對孩子的愛護之心?這一念心起來,你就是佛。
這一念心不是通過概念,通過學習得到的,而是與生俱來的。所以它是很久遠的,與天地同壽的那一顆佛心。如果我們不從這個資源上發展,生命一定會在中途某個因緣當中迷失。
人迷失太容易了,都不用學。我們做教育的都有體會,我們把孩子往好的、善的方向引導,但是有時候沒人教,他就會幹壞事、鬧情緒。但是再怎麼樣,我們只要抱定這個佛心,它就是一個智慧與概念互相的交融。孩子可能是他過去的原因而有迷惑,對我們的教導不確認,但只要我們不斷地堅持,他慢慢就會知道,或者等他長大的時候就會明白。
人最靠譜的幸福來源於自身對生命的理解,而不是財富與地位。當一個人經歷了完整的人生,得到了一個正確的觀念,他一定會獲得滿滿的生命質感。這個真的是不可思議的。
而人往往忽略了這種真實的存在,讓這種感動和生命內在本自具足的能力,在概念和五欲的磁場當中走偏。但是人不管走多遠,他的佛性都在一念之間。所以,我們不要忘了自己有這筆無量的財富,永遠最真實地在等待著我們。
我們的人生走得再遠,都可以在我們想要開始的那一時刻,重新揚帆起航。這就是佛性的價值,它是一種真實。
不忘初心,不是說我們發了一個什麼願,而是對生命本體的關注。我們要關注這個,哪怕是一念之間關注,那也是石破驚天的,可以說是所有問題的終結和新的生命的誕生,這是一粒真正的種子。我們生命當中有很多的種子,但它們是牽強的、自我的、與宇宙不配合的,所以最後會被宇宙所排斥。
大家要知道,因和果之間有一個緣,不要跟著緣跑了。那麼,我們因的光明總會給我們一個生命的港灣,歇泊生死疲勞的心。這粒種子真的能夠改變世界。把人生的問題放在第一位,還是把金錢放在第一位,就是我們兌現的事情,也是我們所改變的世界。
每個人本身就在改變世界,生命的意義就是我們心的兌現。但問題是我們不能夠僅僅要一個階段性的目標,而是要有一個長久的、來源於宇宙的生命體的目標,這個才是那顆初心,才能夠改變世界。
阿彌陀佛!
※惟賢長老:走出人生迷局!教你如何正確看待慾望
※證嚴法師:最美的心境
※宣化上人:這是世上最厲害的因果報應 值得每個人好好看看
※凈慧長老:心得明凈
※靜波法師:佛教的滅度絕不是死亡
TAG:佛心慧語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