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學中醫要知五臟用藥簡決和臟腑用藥妙訣

學中醫要知五臟用藥簡決和臟腑用藥妙訣



1》心經用藥歌:
助陽桂附與細辛,瀉火黃連梔子心,龍眼熟地補心血,生地膠冬養心陰,人蔘五味益心氣,硃砂琥珀安心神,通竅菖蒲蘇合香,豁痰牛黃竹瀝臨,欲化瘀阻急性子,桃仁川芎與丹參。 
2》肝經用藥歌:
羚角鉤丁熄肝風,鎮肝赭石與決明,龍膽蘆薈瀉肝火,滋養肝血首烏貞,柴胡鬱金疏肝鬱,柔肝止痛歸芍靈,香附青皮理肝氣,丹皮薑黃血瘀通。
3》脾經用藥歌:
脾氣不足參術山,導滯枳實厚朴添,溫脾乾薑吳茱萸,中陽衰微姜附安,升清升麻與荷葉,清瀉大黃與黃連,濕盛蒼朮薏苡苓,醒脾藿蔻與佩蘭。
4》肺經用藥歌:
麻杏紫蘇散風寒,清肺黃芩地骨前。葶藶白前瀉肺飲,乾薑細辛化寒痰,杷葉瓜蔞肅肺氣,款冬紫菀潤肺全,參芷五味益肺氣,沙參二冬肺陰添,熱痰貝母天花粉,斂肺百合銀杏安。
5》腎經用藥歌:
助陽肉桂與附子,益火之源消陰翳,黃柏知母瀉腎火,壯水之主益精液,五味蛤蚧納腎氣,壯陽起痿問肭臍,陽起石與淫羊藿,菟絲潼蒺鹽巴戟,金櫻鎖陽固精關,枸杞熟地精血添,強筋健骨壯腰膝,鹿茸龜板補骨脂。
臟腑用藥妙訣
肺疾用藥妙訣
桑葉杭菊味苦甘,疏散肺衛風熱先。
前胡杏仁入太陰,咳嗽初起肺氣宣。
桑皮配伍淡黃芩,瀉肺泄熱功堪任。
野蕎麥根配連翹,肺系熱甚咽喉清。
麻黃宣肺杏仁合,降氣化痰平喘息。
苡仁杏仁共入方,化濕除痰能止咳。
痰熱欠母蔞皮聯,寒痰半夏陳皮痊。
款冬紫苑亦治咳,理肺溫潤痰嗽安。
熱傷肺津津液耗,蘆根石斛鮮用妙。
沙參麥冬甘苦寒,清金潤肺奏奇妙。
胖大海合凈蟬衣,化痰開音投最宜。
旋復花加海浮石,痰鳴氣逆哮喘醫。
補骨脂兼紫石英,補腎斂肺上氣寧。
人蔘哈蚧治虛喘,納氣歸腎研未珍。
仙鶴草伍白芨片,功專止血安肺金。
心腦病用藥妙訣
黃芪宜與人蔘共,心氣虛弱首當宗。
孩兒參合丹參用,益氣行血心痹通。
胸膺痞悶或隱痛,香附鬱金兩相同。
當歸身與酸棗仁,營血不足心怔忡。
溫補心陽桂與草,止汗除煩藥力宏。
蜜炙遠志淮小麥,安神寧心總堪供。
夜交藤偕合歡皮,通治失眠建奇功。
痰火內發心官病,菖蒲鬱金宜竅好。
類中膽星天竺黃,豁痰清熱不應少。
半身不遂亦可治,地龍牛膝用須草。
心下支飲長沙法,白朮澤瀉療昏冒。
天麻更同白蒺藜,頭暈目眩常取效。
景天三七徐長卿,研吞能除癲癇擾。
脾胃病用藥妙訣
柴胡黃芩調升降,肝胃不和法宜嘗。
芍藥甘草緩急求,蘇梗香附疏理良。
九香蟲共八月札,通則不痛氣滯解。
丹參苦同血竭配,痛則不通血瘀泰。
旋復代赭治噫氣,降逆宣中仲師旨。
呃忒頻仍尚有方,柿蒂應偕刀豆子。
連翹若還配知母,胃脘灼熱服之愈。
扁豆山藥補中虛,嘈雜思食勿庸慮。
白螺螄殼能制酸,更增瓦楞效益顯。
納谷式微勸加餐,木瓜烏梅宜膺選。
腹痛瀉泄木乘土,白朮還需佐白芍。
全瓜蔞合望江南,便秘何愁取入葯。
肝膽病用藥妙訣
柴胡配合制香附,疏肝理氣如桴鼓。
厥陰熱邪入黃芩,奏效還賴連翹輔。
川楝延胡古方有,氣血並調脅痛愈。
田基黃偕雞骨草,清肝泄熱宜並取。
陰虧生地白芍嘗,血虛歸身首烏當。
女貞子與墨旱蓮,乙癸同源雙補強。
鱉甲再加生牡蠣,軟堅消症用勿忘。
葫蘆麥柴療膨脹,煎湯代水法尤良。
茵陳若獲梔子襄,功擅利濕兼退黃。
海金沙共金錢草,肝膽結實力能除。
腎病用藥妙訣
腎虛汗出逢於風,風水黃芪防已使。
白朮倘與山藥配,健脾益腎法可恃。
巴戟仙茅溫腎陽,滋腎生地山茱萸。
知母更兼川黃柏,下焦濕熱恆相須。
南芡實加白蓮須,固腎澀精功殊顯。
萆薢分清石葦配,小便混濁稱靈驗。
菟絲子合覆盆投,溺有餘瀝自能療。
貫仲炭與薺菜花,血尿用之效亦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醫技術殿堂 的精彩文章:

入秋了,經常溫灸肚臍(神闕穴),養生調病好處多
秋分到,天氣漸涼,是時候吃點它了
入秋了,經常溫灸肚臍,養生調病好處多
三白甘草湯讓你皮膚白白嫩嫩年輕十歲

TAG:中醫技術殿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