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男人不喜歡聰明的女人?戳心了
對一般人而言,我們天天都得面對「不滿足」的考驗。不滿足的原因很多,其中一種被社會學家稱為「相對剝奪」的感受。
這種感受來自外在因素,尤其在我們「以為欲求理當獲得滿足,卻受阻於外在條件」,以及「別人有,我沒有」時最為強烈。
相對剝奪感,在男女親密關係方面,同樣能夠解釋某些令人困惑的現象。就在前兩天,一位年近四十、未婚、事業有成的女性友人問道:「為什麼有些男人不喜歡聰明的女人?」
筆者身邊不乏無論從主觀講還是客觀上看,外貌、工作能力和收入等方面都不差,不乏異性關心的朋友,然而他們都覺得自己倍受冷落。
當然他們的寂寞感受是真,但這種感受有時並不是身邊的人關心得不夠好,而是來自與他人比較的結果。
舉個例子,和前任分手後,還時不時通過網路,或是通過共同友人「關心」著對方的近況。相信很多人都做過類似的事情。
當你對前任的依戀逐漸消逝,那種非他不可的心情逐漸消散,甚至還會發出「當初怎麼會為這個人痛苦的死去活來」這樣的自嘲。
本以為即將走出失戀的陰影,然而某一天前任突然曬了一張恩愛的照片,甚至一家三口出現在眼前,當場把你所有百日來為重獲自由而努力的奮鬥,砸得灰飛煙滅。
從相對剝奪的感受,反映出一個問題:「共享樂可能比共患難」更難。
當我們看著和自己能力差不多,付出不相上下的同事得到升遷;
當我們目睹條件不如我們的閨蜜覓得良緣;
當我們眼睜睜面對昔日戰友獲得莫大的成功,而我們只能顧影自憐。
這些經驗都在提醒我們根本一點都不大肚,我們心懷忌妒與不滿,憤恨的情緒充斥。
我們一方面對自己失望透頂,另一方面又對那些「竟然」過得比我們好的人燃起惡意。
坊間關於感情的相對剝奪論述,大多脫離不出上述範圍,但撇開那些對自己認識不清,過份自戀的人。以及人所不能控制的命運、機緣。依舊無法解釋在一般尋常生活中,為什麼確實有人內外兼修,卻沒有獲得更多被愛的機會。
我們不妨通過經濟學的行為心理理論來解讀這個現象。
當我們對一個人了解不深,我們往往會做出對自己最保險的選擇。
所以即使一個人很優秀,但為了確保我們不會在交往過程中因為彼此的認知差異受到傷害,有時我們反而會轉向相對來說條件差,但自認能夠掌控的對象。
這類似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喬治·阿克洛夫提出的「檸檬市場」理論:他以美國二手車市場的現象為例,質量好的二手車俗稱「
桃子」,質量差的二手車俗稱「檸檬」。
「
當賣方手上的是桃子,自然不願意降低求售,而買方往往因為無法判斷車子的好壞,總是先把價砍下來再說,直到價格落在一個買方可以承受風險的範圍。
結果造成「
劣幣驅逐良幣
」,既然好車難賣,乾脆多進一些質量不高,但符合多數消費者預期價格的車。更嚴重的結果是車廠也不願意投入高成本生產好車,因為用料差的便宜車反而受歡迎,能夠賺取更高的利潤。
阿克洛夫認為這是
買賣雙方信息不對等
造成的結果,所以有些條件好的男女,他們得不到關愛的眼神,因為條件好的另一個面向,就是和追求者間的差距拉大。當這個差距大過追求者自認可以承受的風險(年齡、資金投入等),他可能就會選擇放棄。
」
不過男女之間還是有不理性的因素存在,譬如盲目瘋狂的愛戀,但這種機會不見得被追求者(賣方)會買單,這個僵局就在於買賣雙方內心的底價落差。
畢竟我們不是車商,沒有辦法同時擁有複數產品,我們只有一個自己,經不起高風險的交易。
當一個市場的商品質量越來越差,非但會傷害消費者,還會危害整體社會。
這間接的解釋了某些女生認為「女孩子要裝笨,才會討人喜歡」的觀點,因為當一位「檸檬」,等於降低被追求的門坎,易於推銷自己,吸引更多男性追求者。
但風險就在於,會買檸檬的消費者,可能自己也就是檸檬的級別。
當社會上缺乏向上追求的動力,就會有更多缺乏積極人生觀的人組成情侶,從而愛情破裂的可能性也隨之增大。
假使兩個人在將就的過程中互相挖掘對方的好,一同提升自我,那麼愛情將會逐漸升溫;但同樣也有可能兩個人無法脫離將就所帶來的自我厭惡感。而這份自我厭惡會有意無意地投射出去,讓一個人情緒不穩,看伴侶不順眼而造成衝突。
實際上,發怒者看不順眼的是「
被迫卑躬屈膝的自己
」。
可以想像,在經歷了幾段糟糕的戀情,非但自我厭惡得不到釋放,還徒增自卑感,甚至失去對愛情的憧憬,直到對愛情麻木,將就過一輩子。
甚至在日後對自己的兒女傳達「愛情不可信」、「不要跟最愛的人結婚」、「漂亮的女人不可信」等盲目、錯誤的理念,致使下一代對愛情的希望之火還沒點燃就被迫熄滅。
從而在彼此認知差異和風險評估的雙重因素下,產生了道德和選擇行為,為低風險而放棄自我提升的惡性循環。
回到我們一開始的問題,「與其說男人不喜歡聰明的女人,不如說是缺乏信心的男人做了委屈自己的選擇」。
覺得不錯,請在下方點贊
※12星座憑什麼惹人喜歡
※為什麼明知伴侶不合適卻死活分不了手?
※當男人對你做出這些事,說明他百分百愛上你了!
TAG:星座命理測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