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值錢的都是別人的古錢幣(一)
中國是一個發展歷史從未中斷的國家。作為一個象徵國家經濟命脈的載體,古錢幣自商周出現以來一直延續至明清和民國,可以說,古錢幣的鑄造史貫穿了中國歷史的發展史。
數千年來,一個朝代的更替或者年號的更改,都要進行鑄幣,鑄造的錢幣並不一定都是作為行用錢使用,也可以作為對當時經濟命脈控制的象徵,正所謂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錢幣的鑄造也是掌握權力的重要標誌。比如目前文物界很火的張獻忠,1644年進入四川建國時便開始鑄造大順通寶,雖然只行用三年,但也可以說明張獻忠對四川等地經濟的控制,也是他稱王的體現。
在長達數千年的歷史中,朝代不斷更迭,所以古錢幣的種類繁多,數量龐大。就目前而言,很多家庭裡面尚存大量古錢幣,距今數百年乃至數千年的比比皆是。網路的發達,再加之文物市場的火熱,別有用心之人總會以虛高價格來欺騙廣大擁有古錢幣的人來賺取高額利潤。那麼,對於古錢幣的經濟價值是否就是慣性的以為年代越久,價值越高呢?
對於文物來說,無論何種類別,稀少程度一直是決定價值的重要因素。影響稀少程度的因素有很多,版式便是其中一種。
商代 貝幣
觀復博物館藏
中國自商周以來就出現了早期的貝幣,而後又出現了銅貝以及包金貝。這個時候的包金貝並非如貝幣那樣作為行用錢,而是可能為賞賜之物,所以無論是存世量還是錢幣性質,都決定了包金貝的價值是高於貝幣的。
戰國 刀幣
觀復博物館藏
到了春秋戰國,商周青銅器的鑄造工藝被應用在錢幣的鑄造上面,這便是范鑄法。不同的國家,不同的錢範,所鑄造出來的錢幣也就大大不一樣,既有廣泛區域的差別,同一區域,不同國家之間也各有不同。大致而言,北方和東方為刀幣,南方例如楚國為蟻鼻錢,西方如先秦為圜錢;然而都是行用刀幣的區域,趙國和齊國所鑄造的刀幣不僅在形制上,而且在銘文上也完全不同。從青銅鑄幣出現以後,就開啟了中國古錢幣的版式時代,浩如煙海的版式,使得古錢幣出現了「差之毫厘謬以千里」的狀況。
宋代 灰陶撲滿
觀復博物館藏
到了宋代,尤其是北宋,由於四川等地銅礦的開採,海量的宋代錢幣出現在當時的宋代疆域,而且也不斷流往遼、金、西夏地區,為他們所用。在內蒙、東北等少數民族控制地區發現的古錢幣十之八九都是北宋錢幣可為說明。所以北宋錢幣在目前的家庭中流傳的也較多。然而北宋的錢幣版式極其複雜,同一種錢幣有時可達數十種或者數百種,甚至數千種版式。文字方向和位置的些許差別就可能使這兩種版式在價值上有著天壤之別。
點擊展開全文
※馬未都 往事之染布
※馬未都 小超市
※貓在一起看《嘟嘟》
※價值三億的元代藍釉
※你以為就你辛苦
TAG:觀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