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優衣庫不屑於僅僅做一家服裝公司,我們真的明白它的個性嗎?

優衣庫不屑於僅僅做一家服裝公司,我們真的明白它的個性嗎?

你的衣櫥里,是流行款多呢?還是基本款多呢?

緊跟流行?還是保持真我?相信這是每個姑娘在換季買衣服時都會思考的一個問題。而現在,即使是一些主打基本款的品牌比如優衣庫,也在問自己這個問題。

日本優衣庫從9月14日開始,相繼在東京銀座、仙台、名古屋、大阪及博多等多個中心城市的門店裡,開設了類似快閃店的特殊商品樓層。這些樓層將首次推出專為非標準身材的消費者準備的「半定製商品」。

「半定製商品」,是指顧客可以對半成品的服裝進行挑選,然後根據自己的喜好,調整衣服的尺寸、顏色、以及一些諸如衣領、袖口等細節的長短,最後買到最適合自己身材的衣服。

在日本優衣庫的官網上,消費者也可以通過輸入自己具體的身材數據,選擇到最理想的尺寸。而且最多只要不到一周的時間,就可以收到網上購買的商品。

這並不是優衣庫第一次玩定製了。UT(UNIQLO T-Shirt)是優衣庫的標誌性產品,一直以來或是和各位潮人、大師合作、或是將藝術、音樂、電影等流行元素搬上T恤。

早在三年前,優衣庫就推出過一款定製UT的手機應用UTme!消費者可以自己塗鴉、或是選擇圖像照片,甩動手機來製造出渲染、馬賽克等不同效果,並下單買下自己DIY的定製T恤。

作為一個1963年創立的品牌,優衣庫在過去幾年中迅速崛起的秘訣,就在於販賣「基本款」,而其創始人柳井正也一度藉此成為了日本首富。

基本款的定位讓優衣庫趕上了「Normcore」(極簡風)的潮流,實際上也幫助品牌覆蓋到了更多不同收入的消費人群。H&M質量較差、Zara太歐美風,於是款式更加簡潔、面料更有品質的優衣庫,無論對於年輕白領還是中產階級來說,都可能是個更好的選擇。

但是 「基本款」在愈發年輕、追求個性的消費者眼中,卻也成為了設計缺乏創新、產品相對單一的硬傷。就連品牌請來的代言人,也很少能把衣服穿得好看、讓人產生購買的衝動……

PS.論好看,我只服佐佐木希和龍星涼!

從上一財年開始,優衣庫在日本、中國等一直表現強勢的市場,出現了增長疲軟的態勢。

2016財年財報顯示,優衣庫在日本市場增長率僅為2.5%,這一數字在2015財年時是9%。海外市場中,大中華區的銷售增幅更是直接從2014財年和2015財年的66.5%與46.3%,跌到了9.3%。

同為快時尚品牌的Zara雖然一直有抄襲大牌設計的嫌疑,但平均每2-3周便有新款上架,與之相比,優衣庫的設計和上新能力顯得不值一提。

在潮牌眾多的歐美市場,優衣庫更是乏善可陳。比如在歐洲,優衣庫只進入了5個國家,而在美國,優衣庫則一直陷入赤字的苦戰。這不得不讓優衣庫選擇通過推出聯名款、以及現在的「半定製化」推動自我革命。

早在2007年,優衣庫便開始試水設計師合作款,並於2008年與Alexander Wang合作。2015年、2016年,優衣庫與前愛馬仕創意總監推出了兩波「爆款」的聯名系列,給優衣庫帶來了巨大的商業成功。J.W.Anderson的設計師Jonathan Anderson、Theory創始人Andrew Rosen也都是聯名名單里的大咖。

雖然和名設計師強強聯合,看上去是再好不過的事情,但對於優衣庫來說卻並沒有達到「增粉」的最終目的。這是因為聯名款的消費者與優衣庫傳統消費群體,重合度其實並不高,很難轉換成優衣庫固定核心消費者。

優衣庫的模式核心是精簡SKU。SKU=StockKeeping Unit,意思是「最小存貨單位」,比如一件同樣花紋的衣服有5個顏色4個尺寸,那麼它的SKU就是20。

優衣庫的SKU常年保持在1000款左右,其中70%都是基本款,相比之下本土休閑服飾企業的SKU基本在2000-5000款。精簡SKU讓優衣庫擺脫了服裝企業「庫存高企」的通病,而從成本角度來看,基本款也容易做量,規模生產成本也低。

自從在定製市場自從在定製市場火起來之後,服裝行業又出現了一種新的商業模式——C2M(從消費者到製造商),揚言要顛覆優衣庫的SKU模式。C2M是C2B的進化模式,不僅讓消費者與製造商直接對接、去除中間加價環節,也能讓消費者在平台上充分表達自己的個性化需求。

如今優衣庫的推出「半定製」模式,顯然也是從C2M中取了經,希望藉由新的銷售概念,來穩定市場份額、提升產品銷量。

但有了個性的優衣庫,還會是消費者認識的那個優衣庫嗎?

據專業人士分析,優衣庫的「半定製化」商業模式,至少要面臨兩個門檻:

第一個是個性喜好。消費者可能有各自不同的喜好,比如同樣一件襯衫,有消費者需要一個口袋的,也有消費者需要兩個口袋。對於這種情況,優衣庫就必須採取提前預售、確定後生產這樣的操作方式,而這種操作方式在很多品牌看來並不新鮮。

第二個是小眾群體。一般來講,基本款是沒有必要通過定製化或者是半定製化進行操作的。而現在,優衣庫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與客戶、設計師、面料採購、生產線等進行協調,這樣的操作對於快時尚品牌來說,成本代價更大,意義並不大。

優衣庫從來不屑僅以一家「服裝公司」自居,柳井正更願將它定義為一家技術公司。

優衣庫今年3月啟動的「有明計劃」中,宣布公司正轉向「信息產業零售業」。今後,消費者會思考適合自己的需求,優衣庫要能為消費者提供各種指導信息與建議。

優衣庫甚至和諮詢公司埃森哲展開了合作,希望研製出一款新系統,能夠根據顧客購買記錄,預測他們未來的購買行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巴九靈新媒體 的精彩文章:

這一周,HTC靠「賣身」求生,飛機上玩手機名正言順,董明珠也要做「野蠻人」
CEO界最偉大的女人,從職場小白走向人生巔峰的典範
聚美優品自稱「顏值貸」未給學生放貸,卻暗中為學生貸款行方便
終於可以在航班上玩手機了,國人被一謊言欺騙幾十年
格力否認入股夏利,董明珠不會為了造車夢「跳坑」

TAG:巴九靈新媒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