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臨床實用-消化道大出血患者介入搶救的護理

臨床實用-消化道大出血患者介入搶救的護理

消化道大出血患者介入搶救的護理

消化道出血是臨床常見的急重症,具有發病率高、死亡率高、發病原因多元化、出血位置多樣化的特點並有一定誤診率,目前臨床上已經能夠使用胃鏡、腸鏡、介入、手術等多種方法進行救治,但胃、腸鏡及手術的治療均需要一定時間準備且禁忌症較多。本文摘選自《1例不明原因消化道大出血病人的搶救護理》詳細介紹了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入院至出院的護理重點,著重介紹了介入栓塞術後的觀察護理要點,希望能讓更多護理同仁參考並獲得更好的護理效果。

1

收治入院

消化道出血發生時發病急、重、病情變化迅速,初診患者又由於出血原因、部位均不明朗所以疾病變化趨勢難以預測,患者入院前收治病區就需做好充分準備以便於搶救使用,收治病區必須需配備基本救治設備、器械及藥品。患者入院後的病情評估以及醫療配合是患者入院後護理人員需要立即開展的護理項目,患者入院後應立即開放並維持靜脈通路,測量生命體征及詢問出血史,完成評估及靜脈通路建立後更換全部衣物避免殘留血漬刺激誘發患者嘔吐或再次出血。由於患者病情變化趨勢多變不易預測,護理人員需要在最短時間內協助醫生完成輸血配型、生化指標凝血功能監測、出血量預估以及是否正在出血,並配置並準備必要的止血藥品。由於患者病情變化快需每5-10分鐘測量生命體征並隨時記錄不良反應與病情變化。救治環境的基本要求必須便於施救,具有較大空間安置設備,緊鄰病區出口便於轉運,溫度受控通風條件優良的病室。

2

出血的動態觀察與護理

患者入院後應嚴密觀察血壓、心率、神志、疼痛變化,患者血壓降低、心率加快、腹痛、神志變化均為判斷患者是否出血及出血量提供一定依據。臨床護理中我們還常使用眼瞼顏色、甲床顏色、四肢動脈搏動情況作為輔助判定及評估依據。患者是否出血判定的主要依據仍為實驗室檢查結果。掌握多種評估方法了解各類評估方法依據原理將為我們的臨床護理帶來很多便利也為患者出血狀態的預測提供支持,本例患者入院後即出現心率加快、血壓下降、甲床顏色蒼白,隨即開放大靜脈通路、備吸痰設施。潛在大出血患者的靜脈通路準備應以中心靜脈通路為主才能保證及時快速輸血補液,但臨床急診病區往往沒有充足時間或條件建立中心靜脈通路仍舊以周圍靜脈通路為主,臨床護理使用中應以肘正中靜脈、頸靜脈、股靜脈為主,必要時行股靜脈血管切開。患者出血時不僅要提供對症支持手段進行治療,患者的心理狀態也尤其重要,需要安撫患者緩解患者緊張恐懼情緒,及時配合對症手段進行止血、升壓。為了避免血漬氣味的刺激還應及時處理血漬,嘔血時及時吸出口中積血清理殘漬,便血後立即更換護理墊或者墊便盆用護理墊覆蓋或被服覆蓋減少氣味散發。

3

搶救轉運&介入護理

當患者出血時藥物治療不能得到緩解,出血量大且出血位置不明。患者病情極不穩定為取得進一步有效治療必須轉運至介入手術室時。轉運前需快速評估患者狀況、轉運支持設備及藥品、轉運路徑、目的地位置以做好轉運計劃。持續出血患者的轉運途中風險極高易發生心搏、呼吸驟停,出血加劇,意識喪失。轉運途中需要兩名以上醫護人員隨同並備心電監護、氧氣瓶、口咽通氣氣道、呼吸氣囊、50cc注射器及吸痰管,並維持兩條以上靜脈通路通暢。快速進入介入手術室,介入術中需要患者一定配合,在介入設備準備過程中護理人員可以對清醒患者進行宣教獲取配合,意識不清或者煩躁患者需要進行適當約束或增加手術人員以免發生意外。介入術中持續心電監護及維持靜脈通路,在介入術中當患者病情發生變化立即施救,維持基本生命體征配合介入醫生快速完成出血位置的定位及相關血管栓塞工作,以達到止血目的。此外介入術中需要反覆攝片及造影場外護理人員可在此操作間隙快速評估患者狀況保證手術的安全進行。

4

介入術後護理

經股動脈介入術後通常採取動脈壓迫止血器壓迫法與血管縫合器縫合法。在臨床護理中,動脈壓迫止血器壓迫法返科後需要觀察患者一般生命體征外還需觀察介入穿刺部位肢體足背動脈搏動、下肢膚色、溫度以及周圍血管有無雜音,通常患者在解除加壓包紮前多面臨排尿困難、腰痛、腹脹、活動受限等問題並影響患者睡眠質量,同時由於加壓包紮位置距離股靜脈較進亦有可能導致股靜脈受壓血流速度減緩從而導致下肢DVT的發生或者下肢血栓脫落導致肺栓塞。加壓包紮的弊端給我們的護理帶來了一定的風險所以在患者使用加壓包紮時需嚴格謹慎,按照術後觀察要點嚴格進行減壓操作,每兩小時進行一次減壓,6至8小時完全解除壓力,在減壓過程中觀察患者足背動脈搏動狀況及傷口敷料有無滲血、壓迫中心位置有無移位既要避免傷口出血又要減少併發症的發生。血管縫合器縫合法的護理較壓迫法簡單,也為患者帶來了減少痛苦,縮短卧床時間以及避免引起下肢DVT發生的可能但仍然有發生局部滲血、血腫、迷走反射、假性動脈瘤、腹膜後血腫、失血性休克的多種可能,且局限於血管縫合器縫合法臨床觀察例數較少以及器械尚未普及等原因尚有其他併發症或高風險結局尚未得知。綜上所述在臨床護理觀察中血管縫合器縫合法亦需加強傷口敷料觀察、一般生命體征變化及患者主觀感受的發生以及改變,用以作為併發症發生的預兆並及時處理避免高風險併發症的發生造成嚴重後果。

5

宣教與關懷

患者大出血發作時,患者及家屬均可見大量出血常有緊張恐懼情緒表達,此時護理人員一定要迅速清理血跡。加強巡視,多關心及詢問患者感受拉近與患者及家屬距離加強信任感,出血發作時護理人員應沉著冷靜迅速搶救,以精湛的護理技術讓患者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

近年來消化道出血患者呈增長趨勢,患者發病急,上消化道及少量出血易被忽視、誤診從而錯過最佳診療及干預時間,一旦發生大出血多危及生命。患者中老年病人又為多見,老年患者又多合併心、腦、肺等多臟器且均為重要臟器的疾病,所致的出血原因複雜,難以選擇最佳治療手段,死亡率高。在對患者的健康教育中我們要重視患者個體差異性進行區別健教並獲取患者及家屬配合以提高康復效果及避免再次出血。在院期間在患者癥狀緩解後可開始與患者建立合作關係,分析患者在院期間存在的問題制定針對性的干預措施,獲取患者及家屬配合以取得患者充分信任。待獲取患者及家屬充分信任後可以進行出血早期的識別與自我護理、救治方法,在院期間用藥目的及相關反應,以保證患者在院期間的醫療護理配合。出院前及出院後需對患者出院後的飲食知識、自我護理、再出血觀察、堅持服藥、合理作息進行系統性的強化教育並與患者交換聯繫方式,以保證健康教育接受質量。

本文引用格式:

柯雨停、湯運紅.1例不明原因消化道大出血病人的搶救護理[J].全科護理.2017,15(25):3192-3194

參考文獻:

[1]張曉嵐, 郭金波, 尹鳳榮. 2015年消化系統疾病主要臨床進展. 臨床薈萃. 2016. (02): 131-142.

[2]付志剛, 張曉磷, 余成新等. DSA診斷不明原因下消化道出血. 中國介入影像與治療學. 2014. (09): 565-568.

[3]湛先保. 消化道出血的藥物治療. 中國實用外科雜誌. 2010. (6): 425-427.

[4]廖巧玲, 蔣可松. 上消化道出血的搶救觀察與護理. 河北醫學. 2007. 13(5): 612-615.

[5]韋樹長, 蘇江. 動脈性消化道出血患者介入治療後複發情況及原因分析. 中國全科醫學. 2012. 15(17): 1979-1981.

[6]趙年, 李春華, 李德秀, 張維珍. 上消化道出血SATE診斷及介入栓塞止血的臨床觀察. 西南國防醫藥. 2016. 26(8): 881-883.

[7]陳春養. 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患者使用股動脈壓迫止血器的不良反應及護理. 護理學報. 2008. (03): 48-50.

[8]肖書萍. 介入手術股動脈穿刺術後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原因及預防性護理. 護理實踐與研究. 2010. 07(16): 45-46.

[9]張穩柱, 宋明才, 梁嘉永等. 冠狀動脈介入術後血管縫合器的血管併發症分析. 嶺南心血管病雜誌. 2008. (03): 190-192.

[10]Kahn Z M, Kumar M, Hollander G, et al. Safety and efficacy of the Perclose suture-mediated closure device after diagnostic and interventional catheterizations in a large consecutive population[J]. Catheterization and cardiovascular interventions, 2002, 55(1):8-13.

[11]方躍華, 沈衛峰, 張瑞岩, 張建盛, 胡健. 經皮血管縫合器的臨床安全性評價. 臨床心血管病雜誌. 2006. (06): 339-340.

[12]鄒曉平. 前言——老年消化道出血的診治進展. 實用老年醫學. 2015. 29(3): 179-180.

[13]張芳, 盧雪琴, 張濟周. 聚焦解決模式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健康教育中的應用. 解放軍護理雜誌. 2016. 33(15): 65-68.

[14]林白浪, 王曙紅, 符小玲, 安學芳, 庄叢, 王秀波. 全程分期健康教育對消化道出血患者遵醫行為及生活質量的影響. 中國健康教育. 2016. 32(08): 739-742.

護理前線∣一個一起成長的公眾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護理前線 的精彩文章:

TAG:護理前線 |